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体系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毛泽东,为民族,为国家,为阶级,为人民奋斗一生。他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纵览历代兴衰治乱本末,吸取古今中外治国经验,不断寻求和总结治国安邦之策,形成了许多不朽的论述和光辉的实践,其中关于廉政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体系,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其基本内涵:一、以德养廉是毛泽东廉政建设理论的基础所谓“以德养廉”,是指无产阶级政…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站在中国历史发展前列、站在世界历史高度的伟人。我们纪念毛泽东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就是要充分认识和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沿着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和探索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一)必须深刻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 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早就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民族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不仅是无产阶级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也是无产阶级天才的军事家。他的人民战争思想,指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和印度反动民族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攻;指导中国人民消灭了蒋介石八百万匪军,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今天,人  相似文献   

4.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周恩来都形成了丰富、系统、各具特色的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对发展人民民主政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保障人民民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方面,周恩来的主张与毛泽东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由于两人在党内外分工与所担负的政治责任不同等原因,毛泽东作了更多的思考,在基本理论和民主政治架构上进行了更为充分的论述;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当然包括周恩来)设计和创立了保障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豆.明确提出“人民民主”的科学概念,深刻阐发了“争取民主”的战略意义。1939年毛泽…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特别是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范例。”这是对毛泽东军事著作的哲学思想的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军事著作中的认识论思想最可贵之处,在于把哲学理论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引入社会实践,使它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毛泽东的认识论代表作是《实践论》。然而,早在《实践论》发表之前,他已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认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实践论》发表之后,他又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民主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民主;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包含关于人民、人民主权、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保证等重要思想;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对当代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以后,他们继续领导我党、我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进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党的理论——毛泽东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最早是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来的,他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人民政府的宗旨,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它作为一种精神力  相似文献   

10.
开国领袖毛泽东受到全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一是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巩固新政权、创建新制度、建设新国家、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等方面,为中国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他在革命和建设中展现出超人的才华。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勇于探索的理论家、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战略家、文韬武略的军事家、浪漫豪放的诗人、博古通今的学问家、挥洒自如的书法家。毛泽东集众"家"于一身,其超人的才华,在中外历史上罕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如何反腐防变(反对腐败防止蜕化变质),继续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曾经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探索,无论其正误得失,都给我们以启迪。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毛泽东反腐防变的理论与实践,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其他领袖一起,为国际无产阶级解放理论贡献了毛泽东思想,从而成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极为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论述是占有重要位置的。王震同志在1991年接见日本客人时就说过,改革开放是毛泽东主席的遗志。从而说明,毛泽东对改革开放的态度和立场。其实,毛泽东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于改革开放有很多重要论述,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也是主张改革开放的,就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说,其本身就是一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此,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这对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不仅大有裨益,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伦理思想李建成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道德。”①他在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就开始学习、研究伦理学,并作了大量的笔记和批语。后来写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民主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包含关于人民、人民主权、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保证等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注意调查研究中国国情 ,提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的论断。他认为农民是生产和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具有很大的革命性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并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土地问题、农民武装和农村政权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来没有主张过闭关锁国,而是一贯倡导对外开放,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战略家。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有关对外交往、对外开放的论述很多。下面就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开放思想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理论是极其丰富的,教育理论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教育理论丰富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论述.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就应该研究这两位伟人的教育思想,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把社会主义大学办好,为四化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王稼祥同志是中国人民熟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要领导职务。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称他是同毛泽东同志“一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党的其他杰出领导人”之一,这是完全符合中国革命历史实际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