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创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武装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以下简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在1949年赢得了全国的胜利。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把集体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作了系统阐述,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发展,对于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在中国共产党内 ,瞿秋白较早对中国革命新道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 ,为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基础 ,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创造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党和人民在集体奋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特别是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向全国胜利的。这条新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学说的伟大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多次才能完成。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理论,就是在中国革命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战”时期,在北伐战争的推动下,农民运动迅猛异常地开展起来,它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而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因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而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则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悉心解剖农村情况,彻底摸清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创立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它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问题,近年来党史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从实际出发,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关于毛泽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刍议王生杰,赵守仁东方历史的巨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开创出一条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以农村为依托,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  相似文献   

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信把城市斗争看得比农村斗争更重要,没有明确地把小块红色政权与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联系起来,所以不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形成的标志;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战争和战略问题》报告,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领农村,后夺取城市,明确地当作革命道路问题提了出来,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为大家所熟知,但对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虽有许多文章和教科书进行过探讨和阐述,但尚未形成共识。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930年初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已基本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即以毛泽东1936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抗日战争前期,即以毛泽东1938年11月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及1939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标志。上述几种意见均  相似文献   

13.
14.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形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龙堂 《南都学坛》2002,22(2):31-36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仍然坚持以大城市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还未形成。长沙撤围前的“立三路线”时期,毛泽东仍未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从长沙撤围开始,毛泽东真正实现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5.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一般规律。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坚决抵制来自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又与党内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从而创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理论。实践证明,毛泽东不愧是我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的革命学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①两位导师把这两个革命之间的关系概括为:“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②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③由于欧洲在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本来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无需再争论的了。但是,杨福新同志撰文质疑:“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吗?”他并没有论述这条道路同世界革命的关系,显然是指中国革命问题而言的,即: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不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以为他的观点是值得商椎的。作者说:“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斗争形式,走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他把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道路划分为1927年前和1927年后两个阶段。他认为1927年前的“北伐战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采取‘长驱直进和夺取大城市’的斗争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那种斗争形式是可行的。”作者引用了毛泽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列主义荩本原理和我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对我国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本文仅就毛泽东在探索我国工业化道路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一学习和研究,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一、社会革命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略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得出的在中国如何实现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结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两年党史界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内容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