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问题,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改造社会风气都有深远的影响,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千秋大业。当前,对于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崇高风尚的形成,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对于培养又红又专的一代新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以研究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科学。这一学科毫无疑问,与马列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学科有区别又有联系。它是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经过实践自成体系而形成的一门塑造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新型的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已经开设五年多了。它对提高高校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前进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它又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是否还需要继续开设这门课?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行改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在高等学校开设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为了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科学地吸收和运用心理学中的有关知识,应该是改进和提高这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院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件意义深远的人事,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在逐渐被大多数同志所认识。但是,在一部分同志中还存在着疑问,有的说,“思想品德课是东拼西凑的拼盘,不能成为一门科学”,还有的说,“思想品德课是独出心裁,适兴一时,不会长久”等等。这种思想不单在一部分学生和教职员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大学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党团工作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马列主义教育课。 目前,我国大学申开设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理由两点:其一,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其二,课程没有达到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是在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学科,它是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讲好这门课程,中央有关领导都有过指示。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必须具有说服力、吸引力、战斗力。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初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出现,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出现的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形式。它标志着高校思想工作走上了系统化、正规化教育轨道。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人生观的教育,而且还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在高校学习的学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时期,这个时期能否使学生的思想达到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关键在于教育者能否将其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门新开设的课程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常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随后,教育部为贯彻这一精神,于同年8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年和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规定:“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为中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有两个含义,广义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一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狭义讲,是指最近几年来按教育部关于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而在各高校中陆续开设起来的专门课程。在这里,我们要谈的主要是后者。  相似文献   

10.
<正>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化未知为有知。旧的未知认识了,新的未知又会产生,促使我们不断把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对大学德育课的认识也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德育和德育课、品德课应是不同的概念,德育是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称,它包括马列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以及共产主义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教育。而作为一门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简称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比其他学科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得更为密切;德育课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运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设的《大学生思想修养》作为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建设和优化这门课程,增强科学性和效益性,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 思考之一: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 的一致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总目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修养》课程,必须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它不仅要起到指明政治方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这门课的教学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思想不端正,重教书,轻育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对一年级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增强这门课的吸引力?如何提高这门课的可听度?是德育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增强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德育课)的吸引力就必须研究大学生的接收心理,通过情境、人格、知识、情感、艺术等多种方式进行育人,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二年中央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历时五年,各高校先后设置了这门新兴的教育学科(以下简称德育课)。在五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各院校已积累了许多经验,逐步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实践已证明它是一门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教育课;德育课的作用与地位是其他各学科包括马列理论课所无法代替的。要适应党的十三大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战略目标,要培养出“有理论,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人才,抓好德育课,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工作。笔者想就这门课的大纲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两个问题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并指出这是全党、全国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本文就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任课教师认为,上好这门课不容易,而要让课堂内容真正进大学生头脑尤其难。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社会上以及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于开设这门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清,甚至极个别人还主张予以取消。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对这门课的教学普遍重视不够,以致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17.
教材都是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的教与学而编写的材料。石油高校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材,不仅要贯彻原教育部一九八四年制定的《教学大纲》(试用本)精神,而且要根据石油高校的特点,体现出石油特色,这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8.
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自一九八二年正式开设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目前这门课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同时,近年来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社会震动很大,从而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拟就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一、现状与问题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已有10多年的历史。早在ig82年和1984年,教育部曾两次发文,要求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7年,结合高校的教学实践,国家教委再欢发文,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其中《形势与政策》和《法律基础》为必修课,《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政治理想、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该课程的首要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因此,贯彻思想品德课的主线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