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彪 《社会工作》2011,(12):30-33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兴起。空间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和方法论要求,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或理论拓展。社会空间的发展脉络,既可从西方经典社会学大师马克思、西美尔等寻找到源泉,更能在当下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看到背影。总之,空间社会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转向的新路径,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对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本土化进程具有开拓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来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在对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主要包括欧陆的话语理论和北美的叙事理论,它们否认现代西方历史理论的宏大叙事,否认现代历史学理论所坚持的真实、客观和分析的社会科学化的历史学的合理性.语言学转向对现代西方历史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简单否定和肯定都是错误的,应批判地吸收,以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现代西方历史理论和历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宁 《社会》2008,28(2):112-112
亨利·列斐伏尔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提出城市的权利和城市革命,指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认为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以往社会理论对空间研究的空白,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解释和说明意义。但是,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品 《社科纵横》2010,25(6):87-89
空间研究成为近几年城市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知识史的回顾与总结,整理出空间理论的核心基础,使之呈现出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同时认清空间转向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未来空间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对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际安全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表现为冷战后兴起的借鉴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超越传统的安全理论本体论假设、研究对象与议程的新安全研究.影响较大的欧洲学派与美国学派虽然研究风格不一,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都呈现出整体的理论特征:以社会实在为本体论基础,运用结构-行动者的社会互动为研究路径,借鉴社会学概念来组建自身的概念系统.西方国际安全社会学视角研究充分体现并有力地推动了冷战后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并产生了较大的现实影响力.该研究在理论的系统化、实证分析的多样化以及研究队伍的多元化上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郑从金 《社会》2007,27(1):180-180
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一书中,米尔斯对美国传统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抽象和僵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新的理论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在对人类历史和当代的看法上,在对宏大理论的批判上,在对实证主义的态度上,在对学科分化的理解上,以及对价值倾向的偏好上,米尔斯都表现出很强的后现代转向。然而他对现代社会学的批判是立足于古典社会学传统之上的,并没有完全放弃现代性,这使他的思想有别于纯粹的后现代主义,处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之间。这样,通过对《社会学的想像力》进行再解读,似乎可以把后现代社会理论和现代社会学在逻辑上连接起来,表明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7.
“空间转向”与社会理论的激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转向改变了传统历史叙事时间相对于空间的优先性偏好,并把测度知识的权力条件纳入人文社会研究旨趣,把知识社会学推进到知识政治学方向上,从而为左派理论摆脱传统困境提供了一种路向,并促进整个人文社会研究的激进化。以"后现代"为基本方向的激进社会理论打开了许多新的批评地形,但基于差异逻辑而对边缘空间的偏好同时也面临着独特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社会学受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和人种志方法论的影响,把研究重心转向学校知识(课程)方面,形成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课程社会学(The soiology of curriculum)应运而生。其实,早在50—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对课程就有了一些研究,只不过局限在宏观层次上,着重探讨课程与学生社会化的关系。而新教育社会学则首次立足于微观层次,从课程系统内部(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评价等)入手进行社会学分析。其后的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试图整合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课程所蕴含的意识形态问题。本文拟就后两种理论流派,结合其代表人物,对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何雪松 《社会》2006,26(2):34-48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是社会理论的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本文旨在系统地呈现这一转向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0.
由法国著名学者莫里斯·迪韦尔热撰写的《政治社会学》一书,最近已由华夏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是我国有关政治社会学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物。该书以社会学的互动理论为主干,运用社会学的一些概念与方法,从社会现象的总体中去考察、比较和分析政治行为、政治体制等,展示了政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所特有的视野与角度。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是我们了解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学发展状况的一本有益的读物。西方政治社会学几乎是在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与社会学同时诞生的。但差  相似文献   

11.
这本专著提出了一项如何批判性地分析和总结苏联社会整个历史时期社会学发展的复杂任务。作者在揭示社会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意义时,详细分析了当代社会争论——社会主义模式的主题。Г.B.奥西波夫批判了行政命令式的社  相似文献   

12.
文军 《浙江学刊》2005,2(4):37-42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其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就体现为以"现代社会"为范本进行"现代性方案"的建设和"现代化实践"的推进.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社会转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到了一贯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化为特征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传统上.社会学要理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并对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就必须重新反思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在整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传统的重建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于1839年提出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对社会学系统化作了尝试.孔德的名字和理论在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中影响极广.他的哲学社会学学说成了资产阶级学者研究的对象和理论基础.这一学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就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永恒和不朽的命题提供理论论据.孔德社会学对子当时社会科学来决问题所持的看法是科学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定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孔德对他的前辈、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说遗产的继承.孔德在社会学学说中广泛运用的方法论思想是自然主义和进化主义.孔德相信,只有在实证  相似文献   

14.
J.C.亚历山大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理论分部主席,是美国新一代社会学理论的领航人物。自80年代以来,他立足于对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等人理论的逻辑分析,试图综合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与后帕森斯的各种主义。近年来,他转向文化社会学、解释学理论以及一些经验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了他业已建立的一般理论逻辑,其影响由美国而波及整个西方社会学界,其著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今年年初,本刊曾致信亚历山大表示本刊准备介绍他的理论。他回信说“他为他的理论能被《国外社会科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而倍感荣幸。”本刊这期用较大的篇幅评介亚历山大的理论,意在引起国内学者对他的理论乃至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视。这里刊载的四篇论文中,有两篇(《新理论运动述要》和《社会理论与20世纪的理性之梦》),是亚历山大本人寄给本刊的原稿译文。此外,为了使国内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亚历山大的理论,本刊特约社会学所的苏国勋同志就亚历山大理论的新功能主义特征作了全面考察,又请该所的夏光同志对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的认识论基础作了具体分析,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第二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微观社会学是研究小社会群体及其原子结构的社会学理论.微观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流派的特点."小群体研究"是当代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最普遍和最发达的一个领域.在美国,小社会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基本的研究客体,有其一系列的认识原因和社会原因.其认识论原因是:第一,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心理学化;第二,科学方法论的新实证主义观点.社会原因是三十年代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以求国家从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17.
超越嵌入性范式:金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新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氚 《社会》2011,31(5):207-225
金融处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自M.韦伯开始,古典社会学已论证了社会学研究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正当性。随着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社会学学者在新经济社会学框架下,以“嵌入性”为理论起点,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建构两个理论维度研究了金融现象。欧洲学者则挑战了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金融现象的新视角。在新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能从更多角度对金融领域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与后现代时代俱来的是拒斥诸多重大理论的争辩 ,赞许社会学知识的混杂状况 ,从而使得社会科学当代理论的认同发生了一定的危机。一味拒斥“宏大的叙事”(большиенарративы) ,导致对于跨学科研究领域理论探索意义的怀疑。与此同时 ,有关后现代的争论又促进了新的认知课题的出现 ,而这些课题也只有依靠建立各人文学科之间理论方法的联系方能解决。历史社会学 ,作为史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的当然继承者 ,也面临同样的任务。现代社会学理论实质上是研究社会生活各种不同现象与过程的各种调查研究派别所作的大量理论概括的汇集。①…  相似文献   

19.
宪法学的研究内容实可分为规范的正当性、确定性(权威性和逻辑性)和实效性三个部分.因此,宪法学在强调宪法哲学、解说宪法学、宪法教义学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宪法社会学的研究.宪法社会学通过融会贯通当代社会科学的诸多理论知识,以宪法与社会关系为中轴,从历史和知识谱系发展过程角度以及社会效果层面研究宪法规范的正当性和实效性.由此言之,宪法社会学在宪法学学科大厦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空间转向主要是指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空间具有社会性.从列菲伏尔、卡斯特到哈维和索亚等人对这个转向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问题的兴起和突出,理论上与法国哲学中重视空间的传统有关,实践上与近代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化有关,与当代信息化和全球化下空间问题变得突出有关.空间转向对我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哲学研究以及城市问题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