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2年8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哈拉海城址出土印章一枚,为元代的"元押"。印章为黄铜质,通高(纽残)1.1厘米,重量8.28克。印面呈长方形,长2.7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阳铸八思巴文。印背无款识,印纽呈梯形,顶部  相似文献   

2.
周宁 《中国民族》2023,(5):104-104
新疆博物馆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件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木器——唐代彩绘木亭模型。该木亭模型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501号墓,高20.8厘米、宽24.4厘米,为随葬冥具。它由基座、梁、木柱、斗拱、护栏等构件拼合而成,平面呈正方形,中间有八根圆柱支撑,下方有方形底座,四面均有栏杆,其中三面开门;柱头衔接亭顶部分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洪雅县文化馆度藏全瓦当砚一方,径长16.2厘米,厚3.1厘米。通体黝灰色,因入土年久,受雨雪浸蚀所致。砚底刻篆文“大蕃春萌”四字,文字体形稍长,与唐代吐蕃瓦当文字完全相同。该瓦当约于清代后期出土。经原白云阁(书斋名)主人王仿洲加工而成砚。对于它的制造年代及其产地,历来众说纷纭,莫筹一是。对此,不揣冒昧,一抒愚见,以就  相似文献   

4.
平安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省首次发现画像砖的地方,其所雕图案内容淳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精品。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模印、雕刻(或彩绘)图像的建筑用砖,古代主要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画像内容主要以表现现实生活、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等,题材非常广泛。画像砖大量用于墓壁装饰,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是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将壁画以画像砖的形式施于墓葬装饰的一种表现。平安汉代画像砖于1982年在窑房村被人称作凤凰山的地方修建革命公墓时发掘出土,砖长20厘米、宽17厘米…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出土文书是研究新疆乃至全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的法制文书对于了解唐朝法律制度在西域的贯彻落实情况具有重大意义。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32号墓出土的《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长45厘米、宽29厘米,共有文字41行,为《唐律疏议》卷六《名例律》疏议中的一部分。其中的第9、第10、第29和第31行均钤有朱印,印文为“西州都督府之印”。  相似文献   

6.
一去年冬,我区考古工作者在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发掘了一处时约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群。其中编号为101的墓穴中出土了二枚铜针,其形制细小,分柄和锋两部分。柄作长方形,长2.2、宽0.6、厚0.1厘米;锋呈圆锥状,长0.5厘米,根部起节(图一)。铜针出土时侧置于墓底西南角,伴出物仅有八块夹砂陶片。这种质地较好,通体光滑,制作工艺颇为精巧的铜针,在我区先秦墓葬中尚属首见,因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关于该铜针的功用,有的认为是缝衣  相似文献   

7.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北郊的荒漠戈壁中,是自西晋至唐代以来高昌王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65年,在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现了一批绢画和麻布画,其中就有《伏羲女娲图》。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数十幅《伏羲女娲图》,现有28幅收藏于新疆博物馆,均出土于吐鲁番地区。伏羲和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相似文献   

8.
我省东部农业区各地分布着许多汉墓,仅发掘过的就有250多座,在平安还发现有画像砖墓。这些都是两汉时期中原汉族成批迁入,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这里留下的物质文化遗存。1973年在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匈奴东汉古墓,引起国内外史学界更大的注意。在乙区1号墓中出土驼纽铜印一枚,通高3厘米,边长2.3厘米,驼纽高2.1厘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的乐器中,埙因体形较小似乎不太起眼,但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已经用它吹奏出了美妙乐曲,并传播到西域乃至更远的亚洲腹地。维吾尔语称陶埙为“雀拉”或“雀洛克”,在新疆民间流传使用至今。出土于哈密市伊吾县拜其尔古墓、距今约3000多年的这件陶埙,长10厘米,两端细、中间粗,呈橄榄形,一侧有5个孔,为新疆出土年代最早的吹奏乐器。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怀化新建高坎垄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批完整的文化遗物,有玉器、石器和陶器,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点。其中,有一种陶碗(以下简称为“怀化碗”)很是特别,但其与现代使用的饭碗极为相似,属于首次发现。其特点是有凹圜底、矮圈足,口径在12.3—16.4厘米之间,高度在7.5—10厘米之间。至今考古学界还没有给它做民族文化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是中外民族学界都很关注的研究课题,有关论著数以千计,但是缺乏具体形象及资料。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么些图卷》(下简称《图卷》)提供了一幅珍贵的风俗画.该画高35厘米宽314厘米,绢地着色,左下方有“古滇何景文写”,其下有“大明味书楼王氏  相似文献   

12.
<正>出土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的朱墨彩绘双体陶罐因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造型艺术,以及其作为西藏地方文化的早期代表而成为西藏博物馆馆标和镇馆之宝。朱墨彩绘双体陶罐为夹细砂黄陶,口径11.3厘米,底径8.4厘米,高19厘米,侈口呈喇叭状。其腹部为袋形双体,好像两只小兽相向而立。颈部和肩部的一对带孔器钮巧妙形象地表现了动物的耳朵和尾巴。双体的纹饰各不相同,一体以双勾三角折线纹为主,线外饰彩;另一体以双勾菱形纹为主,纹内外施彩;双肩各以剔刺装饰的双带纹作装饰。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八六年冬,在汉充县故治,今湘西北的大庸城区,出土了一批西汉墓葬文物,其中有铜俑1件,为跪式男俑。头戴编织帽,两眼正视,双耳长且宽,颈部肥粗,上身裸露,见两乳,胸略前倾,宽肩细腰。下身着裙,两腿前屈跪地,两手前伸置膝上,臀贴脚根。头和两肩各立一空心短圆柱,柱径1厘米。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戴锋,后端环手衔短把。通高15.6厘米。现根据该铜俑的特征,对其所代表的人物的族属、身份及作为随葬品的性质作一考证。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梅花罐”,高21.3厘米,口径16.8厘米。敛口,短颈,矮圈足。器面四开光,各书阿拉伯文,加饰如意云,隙间画折枝梅花,底有“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青花阿拉伯文梅花罐  相似文献   

15.
有机片雕刻画是近年来才推出的又一土家新画工艺,也许它还不为世人所了解,然而,当你看到此种画之后,你就会为那种独特的制作工艺,那绚丽多彩而又栩栩如生的画面所折服.站在画前,顿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回归自然的感觉。画的创始人是湖南土家新画:有机片雕刻画@郑良喜@刘少...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凤翔县紫荆村屈姓人世代相传其源出蒙古,且保持着诸多颇具蒙古草原游牧民族色彩的习俗.近几十年来,凤翔屈家山遗址相继出土“屈术之茔”墓碑、纪事砖、画像砖等文物多件.根据这些出土物,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间口头资料及风俗,可以考见,凤翔屈氏源出蒙古札刺亦儿氏木华黎家族,概为木华黎堂兄弟哈失之后裔;该家族于窝阔台四子合剌察儿在凤翔建立乌鲁斯之后,世任其官,直至元末.元朝灭亡后,这批蒙古遗民继续留居凤翔紫荆村,以至于今,成为汉族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手抄阿文《圣训集》长1 9厘米,宽1 6厘米,厚3厘米,用阿拉伯文和古波斯文写成,经鉴定为明代文物。《圣训集》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其制作十分精美。每页用金色线条画出方框,方框内白纸上用阿拉伯文手写而成,方框外用古波斯文写成,页间夹缝处用金、蓝两色绘出精美的民族图案,整体上文字清晰,图案艳丽,显得富丽堂皇。圣训共有三类,一是言语的圣训,即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社会问题的论述;二是行为的圣训,即穆罕默德的活动及行为品德的记述;三是默认的圣训即穆罕默德对其弟子言行的默许。手抄阿文《圣训集》  相似文献   

18.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逐改为“铜里”。到了宋代,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断横,拆字为“同里”,同里镇名由此而来。这里距苏州城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镇上建筑依水而立,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刺绣工艺品店夹杂其间,这些工艺品店尤其以一种表现江南梦里水乡、大小不过13厘米见方的“画绣”最为有名。(一)“画绣”最早见《书经·益稷篇》,它记载着舜帝命禹做衣的故事:“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画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缓绣(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  相似文献   

19.
陕西凤翔屈家山古墓曾出土纪事砖一方,镌刻于1231年,书419字,保存完好,记录了蒙古军分别在木华黎、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率领下三征金朝重镇凤翔的史实.前二次均遭败绩,直到1231年才由窝阔台汗攻陷.窝阔台占领凤翔后,将第四子合刺察儿分封于这里,实行屯田,发展经济,命塔塔统阿和耶律楚材二人之子合力辅佐之,考诸史册,可推定此二人当为塔塔统阿长子玉笏迷失和耶律楚材长子耶律铉.  相似文献   

20.
绘画本是用墨油彩在画纸上创作的一门艺术,但是,在有“画乡”美誉的古城凤凰,却有一个人突破了绘画传统,创造出了一种既不用笔,也不用纸,而是用口在玻璃上吹墨成画的新画种。他就是1995年9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的著名画家、玻璃吹画大师田儒龙先生。(一)  田儒龙1938年9月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土家族,字秋生,号云田主人。  田儒龙的父亲是个木匠,在给人做家俱时经常要雕些花鸟虫鱼作点缀,以求美观大方。他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研习绘画。1957年,19岁的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