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后,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2.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和危机,即以巴黎“五月风暴”为代表的西方“1968年革命”、以生态运动为代表的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新社会运动”抗议浪潮和1998年以来西方民众的反全球化运动。这些抗议运动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引发了学界和政治精英的深刻思考,促使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公共政策。西方国家治理社会危机的理路和政策,对当代中国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完成,8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评中评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后,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召开全会系统回顾总结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规范文件处理工作,有利于增强机关公文权威,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文件材料前置审核中,我们本着“校错如校仇”的精神,严把“五关”,重点审核程序和关键词等内容,确保文件材料准确规范。一、严把“政治关”,确保正确导向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政治关是公文材料的首要考量。政治站位要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审核文件材料是否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相一致,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贯穿核文发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政治领悟要深。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认真学习党章,准确把握国情党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公文审核的基底。政治表述要准。重点审核重要政治表述是否准确规范,既要防止出现与党章党规不一致的现象,也要防止出现“低级红”“高级黑”。如我们在审核一总结时,发现有这样的表述:“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一.行政化:国家政权向乡镇延伸20世纪的中国政治有两大特色。一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现代民主制度,政治通常表现为阶级斗争、革命运动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二是金耀基所谓的“行政吸纳政治”。不论是执政的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奉行精英主义(“先知先觉”论和“特殊材料”论)和发展主义,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为鹄的,因此他们并不真的在乎如何在民主政治程度中汇聚意见、整合利益、形成决策。以行政过程吸纳和替代政治过程,在地方行政建制中用行政化完全取代自治化,旨在更强有力贯彻国家意志,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这样一…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对我国城市记忆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和分析,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分布、作者分布以及机构分布等角度分析我国城市记忆的现状,探讨城市记忆研究的发展进程,为今后的实践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雪冬 《领导文萃》2008,(21):39-42
在过去几年,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问题有两个流行词汇:“地方政改”和“政治明星”。吕日周、仇和式的人物,以鲜明的行事风格、直截了当的改革措施,给本来就开始多彩化,但依然沉闷的政治版图增添了眩目的亮点,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也为政界和知识界提供了讨论的话题。对于那些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抱有殷切期盼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出现更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10.
“李约瑟难题”,质询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钱学森之问”,质问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答“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需要从研究中国科教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入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综合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人们“盼温饱、求生存”;30年后,人们“盼环保、求生态”。
  30年,人间半甲子。30年后的今天,时代不同了,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与时俱进。由此,继今年3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绿色化”之后,事隔仅仅43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5月6日即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绿色化”与“新四化”并提,将“四化”拓展为“五化”。即“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与“四化同步”并行,大大地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政治地位,这是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表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已将其上升为战略部署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俊生 《领导文萃》2007,(12):22-2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个理念,得民心,顺民意。  相似文献   

13.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民意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抓住了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认为,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要求我们对发展问题首先应当从政治角度去看,不能把经济问题只看成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为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政治价值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出于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15.
政治生态是一个政党政治生活的集中写照和系统诠释,它以整体的、系统的、运动的观点集中概括了一个政党的政治风气、政治氛围和政治作风。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的优良土壤。要在中国的政治运行体系中培育这种优良土壤,谋求良序的、长远的政治生态治理成效,就要从政治生态的理论落根中国的现实语境出发,进而认识政治生态治理制度手段的现实必然、厘清制度手段的逻辑理路,以凸显制度手段在政治生态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制度安排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治理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分析中国政治的新视角。这一新的视角可称为“三层”分析,与时下流行的“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层”分析相对而言。所谓“三层”,即“上层”(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和“下层”(广大挣工资谋生的老百姓)。这一划分,也可算作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一人”(one)、“少数”(few)和“多数”(many)三分法的现代版。以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于“皇帝”、“地方官员和大户”与广大小农三者的关系,颇多精辟考虑。柳宗元已认识到,皇帝只有联系和依靠…  相似文献   

17.
“工农联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理。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政权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新时期《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595页)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探索新时期工农联盟问题的有力武器。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我们研究工农联盟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私营经济的社会状况与“市场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私营经济的社会状况与“市场过渡”戴建中80年代以来,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以各种形式向市场经济转型,或称为“市场过渡”。特别是1989年以后,对这种经济、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成了国际经济学、社会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里有两...  相似文献   

19.
纵观历史,透过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不难发现,领导问题始终是中国知识界关注的核心0“经世致用”及为官方服务的价值追求造就中国哲学的政治伦理特性,官僚领导机制“超稳定”现象的背后是注重纲常伦理的儒家文化,古代哲学几乎与伦理哲学划等号。近代之后的科学与民主潮流,开创了以科学方法思考和研究领导问题的新局面,并初步形成领导科学雏形。而领导问题的复杂性,使之很难单纯用科学来对待,其中包含着人文、艺术成份。研究领导问题无法抛开哲学工具。因而,中国领导问题研究需按照“领导伦理一领导科学一领导哲学”的路径发展,这是由领导理论与实践的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承载地之一。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之后,为了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全市脱贫奔小康步伐,建设中国“绿色水都”的决定》,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小流域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重大项目为基础,采取规划先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