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哈拉和卓墓地发现的十六国时期的纸质文书,不仅数量多,且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书写方式和内容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相继出现一系列割据地方政权,史称“十六国”。  相似文献   

2.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北郊的荒漠戈壁中,是自西晋至唐代以来高昌王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65年,在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现了一批绢画和麻布画,其中就有《伏羲女娲图》。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数十幅《伏羲女娲图》,现有28幅收藏于新疆博物馆,均出土于吐鲁番地区。伏羲和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相似文献   

3.
吊高昌故城     
吊高昌故城陈淀国汽车向吐鲁番东南疾驰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火焰山下,向右转个大弯,穿过江南水乡般的阿斯塔那村,一座威严、庞大的古城遗址展现在眼前。不等向导开口,我就高喊:"喏,这就是高昌故城!"车子驶入"市区",沿着长长的土路,穿过街街,绕过广场,一直把...  相似文献   

4.
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七、三二九、五一七号墓等三座曲氏高昌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九件供食文书,其中六件内容与突厥有关.在供食客使中,出现了阿博珂寒(阿波可汗)、贪(氵旱)珂寒(贪汗可汗)、恕罗坷寒(处罗可汗)、南厢坷寒(可汗)、北厢珂寒(可汗)等突厥可汗派遣的使团.此外,还记载了“外生儿”(外甥)以及突厥可汗的铁师、金师等名称.这批文书的刊布,对于研究突厥史、高昌与突厥的关系,都不无裨益.本文试就文书中与突厥有关的问题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5.
恩施土司城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西北的对山湾,占地300余亩,距市中心1.5公里。“恩施土司城”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题写,是昔日土司王宫的再现。恩施土司城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文化展示区、休闲娱  相似文献   

6.
素有“塞北西湖”之称的哈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南麓,东距呼和浩特63公里,西临钢城包头81公里,南滨古黄河,面积29.7平方公里。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阔的土默川平原上。“哈素”是蒙古语哈拉乌素的译音,意即“黑水湖”。也有人说是“哈斯”的译音,意为“白玉”。哈素海因近哈素村而得名。沿海四周,牧草丰腴,牛羊成群;海堤岸畔,柳暗花明,林木成荫;一望  相似文献   

7.
从《张无价告身》论高仙芝征讨石国和突骑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9月至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西北大学考古队共同发掘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从506号墓中出土了《张无价告身》一件。此件首尾完整,字迹清晰,笔势轻健,不论文辞还是签署,显系出诸一人之手,又无官私印鉴,应为依照原件复制的抄本,专门用来殉葬的。《张无价告身》涉及高仙芝征讨突骑施和石国的事件。对研究唐朝中期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59—1975年的十六年间,诸多学者通过不断的努力,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和哈拉合平两地共发掘清理了晋到唐的墓葬四百余座,在所获珍贵文物中,汉文文书就达2700多件。本文主要对吐鲁番出土文书的用字进行具体研究。主要对文书中的公文类文书、佛经抄本和古籍抄本、习字文书、随葬衣物疏以及往来私信文书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刚 《民族学刊》2022,13(9):100-107, 163
中国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的氏族组织由“哈拉”构成,而且都有“乌力斯哈拉”。文章结合博穆博果尔、卜奎这两个历史人物,探讨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共有的“乌力斯哈拉”的关系。经研究认为,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共有的“乌力斯哈拉”属于“民族互渗”的交融现象,博穆博果尔、卜奎是这两个民族共同认同的历史人物。博穆博果尔和卜奎的事迹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生动实例。这充分说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融汇聚的历史,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事实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周宁 《中国民族》2023,(5):104-104
新疆博物馆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件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木器——唐代彩绘木亭模型。该木亭模型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501号墓,高20.8厘米、宽24.4厘米,为随葬冥具。它由基座、梁、木柱、斗拱、护栏等构件拼合而成,平面呈正方形,中间有八根圆柱支撑,下方有方形底座,四面均有栏杆,其中三面开门;柱头衔接亭顶部分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往往以山川河流之名而称姓氏。本文主要就达斡尔族“哈拉”、“莫昆”组织的由来及其职能作一简述。一、哈拉和莫昆的由来“哈拉”即达斡尔人的姓。据说是来自他们原籍的地名。如:精奇里姓人因其祖先曾住在精奇里河边,因而姓...  相似文献   

12.
少数派报告     
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与越南接界,国境线长达200多公里,由该县进入越南是我国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通道。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近年来使麻粟坡成为一个发展边贸和边境旅游的黄金地带。城东北约120公里的新寨乡有毗邻的两个村寨——新寨村和城寨村。在这两个村寨聚  相似文献   

13.
唐贞观三年(629年),一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行至高昌城,高昌王麹文泰热情相迎,与他结为兄弟,约定待求法归来,再回到此地弘法,并遣派4个沙弥、赠送大量物资、修书24封助他通关前行。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启程东归,欲前往高昌践约,听闻麹文泰已因病去世,无奈作罢。《大唐西域记》成书后,玄奘还不忘将其赠与麹文泰在长安的后裔。  相似文献   

14.
吴哥是柬埔寨的古都和游览胜地,位于洞里萨湖北面,距暹粒市6公里。公元9-15世纪为高棉王国都城。最早始建于8世纪,13世纪建成,占地15平方公里。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通王城和吴哥窟;各种建筑约600座。有5座宏伟的宝  相似文献   

15.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大黑河南岸,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史籍记载与民间传说中,王昭君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女性。据载,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2,(4):24-26
从凤凰县城出发,穿梭在腊尔山台地5个乡镇采访,总行程足达200公里,让记者亲身体味到“山高路远”之苦。初春2月,山外已经是春暖花开,而腊尔山区还是春寒料峭,山问树丛中,到处可以看到没化冻的冰块、冰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好的山茶花在云南;云南最好的山茶花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万朵山茶”。“万朵山茶”在丽江县城以北十五公里的玉峰寺内,相传种于明朝,而今五百余岁。她的主干粗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和 1 998年间 ,笔者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持的“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项目 ,到广西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爱善村那善屯进行田野调查。其间有幸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婚礼 ,豁然感悟到族际联姻既是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结果 ,又是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原因。那善屯现有 1 4个姓氏 ,1 54户人家 ,是一个至少有了 2 70年历史的壮族自然屯 ,长期与汉、瑶民族杂处。在同一个行政村 ,那善北约 2公里的囊混、北约 3公里的尾寿、北约 5公里的平凉、东北约 3公里的可立、西北约 2公里的囊许、西南约 1 .3公里的那柴是瑶族…  相似文献   

19.
杨锋 《中国民族》2023,(4):106-107
<正>发现于2009年7月的曲踏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城西郊象泉河南岸,可分为三个区,呈“品”字形分布。当时,筑路工人的推土机挖掘出2座深埋的洞室墓,清理时发现内置方形的箱式木棺、金面具及众多随葬品。2012年,在附近又发现了一座墓葬。2012-2018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曲塔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先后共发掘清理墓葬20余座,取得了重要发现。曲踏墓地的墓葬形制主要为竖穴洞室墓和方形石室墓,另有1处疑似瓮棺葬。大型洞室墓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多墓室与单墓室并存。  相似文献   

20.
马圈村及“马圈话”杂说蓝玉英,豆改杰一马圈村概况马圈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最北端,是土族聚居的村庄,上接该县五十土族乡班彦村,南距平安县平安镇十余公里,东西两面,均分别隔山与该县松多乡、哈拉。直沟乡为邻。由三个自然行政社组成,自南而北,依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