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梅花罐”,高21.3厘米,口径16.8厘米。敛口,短颈,矮圈足。器面四开光,各书阿拉伯文,加饰如意云,隙间画折枝梅花,底有“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青花阿拉伯文梅花罐  相似文献   

2.
1991年3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勘探基础工程处在南宁市邕江防洪堤进行钻探施工时,从20米深处的污泥中发现一枚宋代铜印。该铜印面长5.5厘米,宽5.1厘米,边高1.6厘米,直柄钮,通高4.5厘米,正面铸有篆体阳文“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铜记”十二字,除“兵”字受损外,铜印整体保存完好;背面右侧镌有“庆历七年”(1047年),左侧则镌“少府监铸”八字。宋代铜印在广西发现尚属首次,铸有“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铜记”及年号之印殊属珍贵。因此,该铜印的发现为研究宋代依智高起兵反宋前期广西的政治、军事机  相似文献   

3.
王昱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2):124-127
该文对西汉元鼎年间所设的西平亭的性质、设立时间、位置及其与东汉建安年间所设的西平郡的位置和相关方位做了简要考证,针对不同意见,提出了西平亭与西平郡在方位上有凭依关系,位置在西宁明清城恒之内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魂瓶     
魂瓶魂辍,是古代墓葬中专用的随葬器物,多用于南方。据考古资料介绍,它是由五联罐演变成谷仓罐的,相当于现代的骨灰盒。1980年,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紫气山南面,出土一对魂瓶。这两件魂瓶都有盖。盖儿的上半部,塑有古式亭阁,亭上刻琉璃瓦,瓦纹清晰可见。两...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 ,前不久又发现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和墓亭遗址。该遗址位于距银川市城区 30余公里原西夏陵保护范围之外。墓中清理出 1 0个长约 2 5厘米的彩绘木俑 ,其中 7个完整无缺 ,文官俑 2个 ,武官俑 8个。此外 ,还有木鸡、鸽、牛等。这些木雕工艺品的出土 ,在西夏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据分析 ,此墓主可能是先火葬后土葬的 ,这正与文献记载的当时葬俗相吻合。在墓旁的碑亭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残碑 1 40余块 ,碑文均为汉字 ,最大的残碑有 4个字 ,其中一块上有“张陟撰文”字样。据初步勘查 ,这座墓葬附近还有一些古墓和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6.
广西钦廉一带的"天涯海角"是我国历史上有地物为证和确切空间范围的"天涯海角"之一,这种地物标志就是天涯亭和海角亭.自宋至清末,有大量吟咏广西"天涯海角"的律诗和文论.广西的"天涯海角",实有恢复和旅游开发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续范亭将军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的忠义爱国、刚正不阿与崇尚英雄都与现下所提倡的时代精神相符.本文意在从续范亭将军的诗文中发现将军身上体现出的三晋文化精神,续范亭是山西原平人,以期对弘扬山西地域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京族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但鲜有学者专门研究京族的祭祖习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唯一以海为生的少数民族,京族有家祭、墓祭、亭祭三种祭祖形式。家祭和墓祭是“同宗共祖”观念下的同祖共祀,为理想型的祭祖活动,且墓祭的组织形式鲜明地展示了血缘共同体的基本结构。而哈亭的“诸家先灵”之祭祀为异祖共祀,为传统祭祖方式的变异类型,是京族先民根据意识形态模型建构而做出的适当调适,从而使京族地区的祭祖习俗呈现延续和变异的特征。与同祖共祀相比,异祖共祀则侧重于形成横向联盟式的共同体认同。这与京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位学者在昆明收藏到一件由建水紫陶制作的"昆明明德中学开远分校"奖杯。奖杯为博古瓶式,高20.7厘米,腹径15.7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9.6厘米,平口平底,腹部有一双狮耳,中间还饰有"明德中学开远分校第一届演讲竞赛男子组第一名校长杨士敏主任马熙文赠"等文  相似文献   

10.
哈亭是我国京族富有神圣色彩的民族建筑.本文将从名称由来、历史变迁、外观及布局、管理组织及禁忌等几个方面对哈亭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十一世达赖喇嘛之金册,系1841年道光皇帝所赐,纯金铸造,封册每片长23厘米、宽10厘米、厚0.4厘米,共13片。相邻两片上、下边用铜锔缀连,可折可展,开阖如书帙。金册从左至右,依次为封面、满文、汉文、藏文、蒙古文书写的文字各3片。封面边刻二龙戏珠,面书“敕封第十一辈达赖喇嘛文册”。金册的汉文部分共333字,字依数分行,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启,册文按例首述皇帝权威,因达赖有功,应施以恩宠,进而给予封赏。  相似文献   

12.
七佛造像在我国早期石窟中多见,在建筑石刻中,全国仅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七佛塔为一例。清代乾隆皇帝在大慈真如宝殿后为供奉七世佛像修建藏式塔亭一座,将七佛的种族、姓名、神足、执事弟子、佛子以及父母姓名等分别刻在7块石碑上,并御制《七佛塔碑记》以记之。七佛塔的塔亭设计、线刻佛像、所刻碑文等对研究清代的石刻艺术和民族关系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沈阳故宫东路,露陈一筒《安达礼碑》。此碑通高314厘米,龟跌、螭首。碑身高272厘米、宽110厘米、厚21.6厘米;额刻满汉篆书“敕建”二字;碑身两面周有花纹,碑文阴刻,满汉对书满左汉右各六行书于碑阳一面,其文曰: “追赠三等阿思哈哈番照一品品级立碑谥忠介安达礼碑□朕□见危□命臣道之常至  相似文献   

14.
<正>元代,为了巩固和加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朝廷曾授予西藏主要僧俗首领以各种头衔、名号,并颁赐给西藏地方数量众多的印章。如今在西藏博物馆的展厅中,就陈列着一枚弥足珍贵的元代印章传世品——“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龙钮玉印。这枚印章,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藏地方的重要历史见证,实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印为青玉质,质地细腻温润,印文为八思巴文所书“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印面长12.4厘米、宽12.1厘米、高11.4厘米,重3.27千克。其上部为龙形钮,  相似文献   

15.
元代西夏遗民文献《唐兀公碑》校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兀公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东柳屯镇杨十八郎村南,耸立于南金堤与金堤河之间。座北朝南,正方柱体,碑身高177厘米,边长66厘米,碑首为盏顶式,碑座为覆莲座,通高304厘米,保存基本完好,惟东北角残毁。碑文魏碑体,四面镌文共72行,满行42字,横书篆额“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碑阳首行题“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并序”,元致仕礼部尚书潘迪撰并书石篆额。由河南濮阳遗民四世祖唐兀崇喜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46)勒立,凡2600余言。比较详尽地叙述了初祖唐兀台(?-1258)、  相似文献   

16.
<正>大鹏金翅,红色合金铜,有部分黑变,高6.7厘米,背后有两个拴系孔桥,西藏佛教文化,公元11—12世纪。金刚手,红色合金铜,全黑变,高4.5厘米,背后有一处孔桥拴系,西藏西部或尼泊尔西部佛教文化,公元12-13世纪。金刚手,红色合金铜,全黑变,高6.4厘米,背后有一处孔桥拴系,西藏西部佛教文化,公元12-13世纪。山羊头驮塔,黄色合金铜,全黑变,高2.6厘米,公元7-12世纪。  相似文献   

17.
<正>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的清代金奔巴瓶为纯金质地,重约80两(约合3千克),底座直径14.4厘米,瓶身最大直径21厘米,高34厘米。其形制仿藏式奔巴瓶,由盖、身及签筒构成。签筒内配5支云头纹象牙签,签长5.8厘米、宽2厘米、厚0.6厘米,用于书写候选灵童名字及出生地。瓶面有阳刻如意云、梵文“十相自在”,盖顶嵌有白玉、蜜蜡、珊瑚、青金石。瓶口装饰如意云纹与藏式三宝珠,体现了汉藏文化的完美融合。北京雍和宫收藏的金奔巴瓶和象牙签,形制也与大昭寺所藏相同。  相似文献   

18.
<正>“朵儿只唱”图记是一枚明代象牙图章,方形印面,配以狮钮,高6.1厘米、边长5.2厘米,原收藏于西藏罗布林卡,现收藏于西藏博物馆。“朵儿只唱”,藏语意为“金刚持”,又译作“多吉锵”。图章印背有汉文款识,左侧为“钦赐朵儿只唱图记”,右侧为“大明万历戊子年制”,即公元1588年制。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番僧答赖准升‘朵儿只唱’名号,仍给敕命、图书”。“朵儿只唱”即为达赖的名号,是明朝廷颁赐给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的。  相似文献   

19.
我省东部农业区各地分布着许多汉墓,仅发掘过的就有250多座,在平安还发现有画像砖墓。这些都是两汉时期中原汉族成批迁入,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这里留下的物质文化遗存。1973年在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匈奴东汉古墓,引起国内外史学界更大的注意。在乙区1号墓中出土驼纽铜印一枚,通高3厘米,边长2.3厘米,驼纽高2.1厘米,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三峡中段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有个遐迩闻名的双亭,即北宋宰相寇准任巴东县令时所建的秋风亭和白云亭。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赞秋风亭:“江水和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清代诗人张尚儒也写下了赞白云亭的诗句:“昔道巴东胜,白云亭最幽”。这两个亭子原建在离县城7公里的旧城“双柏堂”之上。亭后群山环拥,古木葱茏;亭下有两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