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出现很多由于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收入差距问题,并以我国对该问题的制度变迁过程为主线,分析该问题的现状,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找到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校园一卡通"制度是现阶段数字化校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校园一卡通的研究多基于信息技术、软件工程及管理的角度,很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论述我校废除旧卡,实行"校园一卡通"的过程。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意义,第二部门为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部门为我校校园卡制度变迁的原因,即我校校园卡旧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门为我校校园卡制度变迁的动力,第五部分为新制度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3.
乡村关系是乡村治理的核心之所在。新制度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从乡村关系变迁的角度来研究乡村关系的矛盾和冲突,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关系变迁的历史,找到了乡村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历史依据"。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有助于推动建构"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经济学层面分析入世与我国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就与该主题相关的主要文献———入世的制度变迁意义、入世后制度变迁的趋势、机制、困难、具体领域的制度变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是重新认识和解释历史的经济史学中的一大创举,使人们摆脱了在用新古典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解释问题时所陷入的困境。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这三大理论基石构建了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其正确理解对把握制度变迁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竞争与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趋势使得组织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组织变革与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流,组织变革研究也因此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首先对组织与制度、组织变革与制度变迁的概念及关系进行辨析评述,并试图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提出关于企业组织变革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对当前我国企业推进组织变革管理与实践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大致经历了建立、调整和根本转变三个时期,笔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笑妍 《经营管理者》2013,(1X):297-297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教育券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私人品特征化,以及利益主体在公共教育资源支配力上的确定,同时以十年后的视角看待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券的实践历程,以期对教育券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意义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首先总结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三个经典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产权理论。然后结合上述理论对我国各个阶段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下一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认为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比较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机关事务行业建设的时代要求出发,分析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机关事务行业建设的可行性,设计机关事务行业平衡计分卡整体框架,以期为行业建设和业绩考核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制度主义分析的框架下思考瑞典"学习圈"模式对中国社区治理的借鉴,应考察一下三个方面:如何解读瑞典学习圈模式;通过明确治理主体,调节社区治理制度供求关系,推动制度变迁,实现社区治理制度均衡;勾勒中国社区未来治理蓝图,借鉴学习圈经验,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制度正经历着一个不断完善的变迁过程。不同的时期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主导作用进行着角色的转换。本文尝试借助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中国经济回暖,继续巩固和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但是,财政政策在追求其它方面,比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拉动消费和刺激民间投资等方面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是想要探讨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影响财政政策作用发挥的一系列制度性缺陷,进而对我国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企业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入手,阐述制度理论与企业信用、制度变迁理论与企业制度建设的关系,通过分析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论述企业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并为其如何实施提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制度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本文初步构建一个"中央—地方—个体"三者互动与共演的动态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的实践。研究表明:(1)动态制度变迁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战略:中央政策制定"、"中间扩散:地方实施创新"以及"基层变迁:个体需求反馈";其中,中央政策制定的可行集取决于变迁要素(主观意识、社会需求和国内外经验)、要素权重以及政策制定者知识,三者共同决定了可选政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中央集权制下的一项政府主导的改革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且方向一致,中央能够积极回应个体和地方的制度需求,提供制度供给,降低改革阻力;中央甄别引导→个体与地方探索创新→中央择优并固化为正式规则,这一互动过程使得改革能够及时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和外部环境;二是制度矩阵中制度互补而非挤出的改革更易成功,相关制度之间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达成同一政策目标,增强了政策效果。(3)上述观点得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实践的证明:前30年的艰难探索中,中央政策可行集设定存在一定偏差,缺少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制度缺乏适应性;后40年的成功(特别是使用权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可行集得到调整,进行了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充分利用了制度的互补性,实施渐进且广泛的改革,制度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罗亮  谭覃  李孝瑶 《领导科学》2023,(6):130-134
区域一体化是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与重要方向。目前,长三角、川渝、京津冀等区域已进行一体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但在实践中依旧存在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基于多维邻近性理论视角,增进地理、制度、认知、关系和技术等邻近性可有效促进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具体来说,推进机关事务工作区域一体化的路径为:推动“资源互通”以增进区域内地理邻近性,推进“政策互同”以增进区域内制度邻近性,实施“标准互认”以增进区域内认知邻近性,加强“思想互动”以增进区域内关系邻近性,借助“平台互联”以增进区域内技术邻近性。只有不断增进区域机关事务的多维联系,才能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06,(1):44-44
新制度学派一般认为,制度变迁是由社会强势集团主导,并且为强势集团利益服务的。这一观点有其片面性。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当制度变迁成为大势所趋时,变迁的方向纵然为强势集团所不愿见,它也无力阻止变迁发生,因为全力阻止只会玉石俱焚。此时,从理性考虑出发,强势集团最终会顺应时势,参与变革,利用自身的力量优势,操纵变革进程,使最后形成的利益安排仍然有利于己。如此则不难理解,当全社会就“民主化更有利于社会共同利益”达成共识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能够成功建立起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而在另一些国家,如果强势集团和民众普遍对转型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变迁、国家控股与股权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国有企业与制度变迁背景,就经理人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分析,并以2001-2006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价值,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股权激励更能明显增加公司价值。并且,股权分置改革这种制度变迁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激励效果。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分为统包统分、市场导向两阶段。首先回顾了制度历程,以交易成本的和寻租成本的变化分析制度变迁的动因。而后分析了市场导向就业制度的现状和目前持续变革中的制度需求。一方面以学生的角度,制度需求为继续改革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如取消户籍制度,同时完善对就业变迁中弱势群体的保护政策;一方面政府需要降低风险和管理成本,具体做法有:创造岗位供给、完善职业指导、中介组织、职业预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