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拓跋鲜卑是由我国北部鲜卑演化而来,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入建立了北魏王朝.在拓跋鲜卑南入过程中,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大,并逐渐与中原汉族实现了融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中的有关记载,探讨了西域诸国的王位继承、职官、刑法、婚丧等制度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拓跋鲜卑是由我国北部鲜卑演化而来,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入建立了北魏王朝。在拓跋鲜卑南入过程中,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大,并逐渐与中原汉族实现了融合。  相似文献   

4.
肃慎和挹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东北民族史中的重要议题。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先秦、秦汉时期有关古肃慎的记载虽多,但实际上中原王朝对其知之甚少,这一时期的文献都未将古肃慎与东北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王朝与东北关系的密切,魏晋史家以"楛矢石砮"为依据,断定古肃慎位于东北的北部。而中原王朝更是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将进贡"楛矢石砮"的挹娄认定为肃慎,导致肃慎与挹娄两个族称并存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列举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中所见西域诸国的宗教、神话传说,揭示了西域地区成为汉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及游牧文化荟萃之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峰。西北地域周边的匈奴、羌、氐、西域诸族及秃发鲜卑等内迁诸族,因长期与汉族错居杂处,形成共同经济体制,民族间的差异逐渐减少,最后与汉族在互动中融合。  相似文献   

7.
藏族的先民,在唐代被称为“吐蕃”。吐蕃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秃发部有什么关系呢?笔者从事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研究数年,近年对藏族史也有兴趣,研读史书,偶有所得,兹陈管见如下,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边的国家外交关系中,从公元五世纪初至六世纪五十年代,北方草原的柔然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方。其重要地位可概括为以下方面,第一,从五世纪初开始,受到北魏崛起的推动,柔然部族迅速发育国家并壮大,由拓跋部族的附属而成为北魏自始至终的对手。第二,柔然曾长期控制广大西域地区,制约着当地城邦和国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初探张泽洪中国少数民族与中华传统道教,具有源远流长的关系,道教在产生、创立、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根据史籍、道经的有关记载,探讨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道教传播的史实。对当令...  相似文献   

10.
巫作为先秦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知识的掌握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先秦时期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学界大多认为是通过商人、部族迁徙及战争中的士兵等实现的,很少有学者论及胡巫这一群体在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将根据西周遗址中出土的蚌雕人头巫像和胡巫“西王母”,周穆王西行的向导、翻译、使者河伯栢夭,以及阴山岩画与《山海经》的关联论述胡巫在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所起到的先导和开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问题之管见卢贵子一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必然要与其他民族发生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是最具有特色的一个历史时期。活跃在我国秦汉两代的许多著名的古老民族,大多都在这个时期走完了他们的历史行程,最终融...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新的民族格局在新的平台上立体交叉互动运行的又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迁徙、战争、怀柔、同化是互动的四大旋律.  相似文献   

13.
在匈奴及其先民活动于中国北方地区时,由于受到气候环境变迁和居住区域环境改变的影响,其经济生活由最初的原始农业逐步转变为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后又由畜牧业转变为中原定居农业.经过这两次经济转型,匈奴人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魏书>是一部皇朝史与民族史相结合的杰作.其史论中所包含的鲜明的历史文化认同观念、统一意识、门阀观念等特点,明确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民族纷争到民族融合,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特点和价值.<魏书>史论对全面认识北朝的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河南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繁荣。此时期的河南道以五世纪中期为界分为初期发展和繁荣两个发展过程,并在当时中西、南北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之一。旨在凸现诠证系统 ,不胪列异说。突出重点 ,与“西域”无直接联系者从略。以传文内容为限 ,不事枝蔓。各传所在正史有关材料择要录入 (有时也给予简释 ) ,以资参考。除非必需 ,不注语辞。凡有所本 ,标明出处。文字、标点从中华本 ,指出区别。  相似文献   

17.
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往昔有的论著,提起魏晋南北朝,常着眼所谓“五胡乱华”、“十六国嬗递混战”、“黄河流域大破坏”、“汉族惨遭杀戮”、“历史大倒退”等等。而研究这一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也往往偏重于论述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汉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迁徒、大融合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在融合过程中,汉族又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前广泛、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得到大幅度的发展,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学文化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服饰方面,不仅僧人的服装开始出现变化,宗教服饰也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得到大幅度的发展,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学文化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服饰方面,不仅僧人的服装开始出现变化,宗教服饰也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岳宣 《中国民族博览》2022,(24):143-145+15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它虽充满动荡与破碎,却造就了一批卓尔不群的文人名士,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别具一格的“魏晋风骨”。此时期也是筝乐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门阀贵族逐渐崛起并占据统治地位。贵族阶层的钟爱赋予筝乐以崭新的风貌,筝乐也为文人墨客带来了流水行云的创作灵感,有关筝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筝已成为文人阶层抒发情感的寄托。随着筝乐在贵族文人阶层的广泛传播,筝乐活动也十分受其欢迎,如宴会、文人聚集、贵族家乐表演、节日庆祝等均有筝乐的身影出现。可见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真正融入贵族文人阶层,筝的音乐属性也踏入了由俗至雅的转变过程,成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华夏古乐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