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藏于敦煌研究院的写本《国语》残卷,其来历与真伪在学界曾有争议。通过对相关线索的分析梳理,对其最初发现与收藏的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可以确定此写本残卷在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前已经流出,购藏者绝非部分学者所说的董作宾,而是董希文,这一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此件文书来历与流传过程的认识,也有助于对其真伪的判断。学界此前关于此写本残卷发现与收藏、残损等问题的若干疏失,由此可以得到纠正。关于注文的作者问题,尽管学界根据相关史料提出了不同看法,但也可以结合其抄写年代、区域特点等因素考虑其它可能性。另外,此写本残卷《国语》及注本身质量并不高,基本不具备版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因灿  郭文 《船山学刊》2013,(4):133-137
戒律为中国佛教各宗共持之法门,因而宋代华严学僧在恢弘华严教学时,也兼修戒律学,可以净源、观复、普观为代表。净源和观复的戒律学研究主要围绕《遗教经论》展开,他们从大乘佛教立场并结合华严思想史,判定《遗教经》《遗教经论》为大乘经典。同时,净源对律宗、华严两宗观法的比较与评判以及观复围绕《盂兰盆经》的藏乘判摄问题对元照展开的批判表现出宋代华严学僧的宗派立场,同时也折射了宋代律宗与华严宗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红 《西域研究》2007,(1):52-56
本文校录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公布的敦煌写本《法华经》残卷,从俗字的角度论证了此写本为古写本的真实性,并从书法、避讳字两个方面对写本时代进行了初步推断。  相似文献   

4.
敦煌《坛经》写本可信度高,俗字数量大。而其中的代用字为我们研究晚唐五代西北方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将写本中的代用字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方东美认为怀特海与华严宗思想最相似,认为二者可以从本体论、概念、思想范畴、理论系统上进行比较。方东美将华严哲学与怀特海哲学进行比较的意图是说明怀特海哲学与华严哲学在许多地方相似、相通。怀特海哲学与华严哲学相通说明有机哲学可以医治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弊病,中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融合的。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08-113
敦煌写本《汉将王陵变》是晚唐五代时期《汉将王陵变》讲唱的写本,是对某一次特定的《汉将王陵变》讲唱的记录或抄写,也是对《汉将王陵变》讲唱传统的记录或抄写。它为探讨王陵故事在讲唱传统与书写传统之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提供了可能,研究它的口承性及其与书写的互动,以及写本的文本属性,对认识敦煌讲唱文学写本的生成与文本形态以及拓展敦煌讲唱文学写本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竹简论语》不属于三《论》中的任何一《论》,而是三《论》之外的一个杂糅的汉代早期写本。它能够反映汉初《论语》的一些面貌。  相似文献   

8.
研究《文镜秘府论》要从日本传本的调查入手。《文镜秘府论》的日本传本有二种:古抄本和版刻本,以往人们未注意到义演写本、松本文库木等重要写本,因而写本调查有遗漏,日本尚存古抄本当为26种。写本系统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从训点、书写格式方面比较看,六地藏寺本当为宝寿院求的传写本,而不是民潮寺本的传写本。由此可以证明六地在寺本保留了停仓时代的面貌,更可能忠实地保留空海自笔本的原貌,而六地藏寺本是一个全本,因而很有校勘价值。从高山寺本保留的卷次痕迹及其它写本材料,结合天卷序和《文笔眼心抄》内容顺序分析,《文镜秘府论》的卷序应该是天、地、东、西、南、北,而不是天、地、东、南、西、北。空海是按照日本人的方位习惯构想《文镜秘府论》的,这对于认识《文镜秘府论》的理论体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ИHB.No.807号西夏文行书写本《佛说疗痔病经》进行了翻译和校注,旨在为西夏文献学和佛教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苏芃 《文史哲》2011,(6):81-89
原本《玉篇》残卷中有73条书证材料征引《史记》,其中有27条材料涉及《史记》相关的先唐古注,经比勘判断这些古注是裴骃的《史记集解》的片段,且这些写本材料的底本来自南朝梁代。这些书证引文弥足珍贵,其价值不容忽视,对于《史记》的校理和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义湘号为海东华严初祖,其佛学思想集中在《华严一乘法界图》中,表现为圆融无碍一即一切的华严宗精神,这基本上是对其师智俨思想的继承。义湘和元晓的华严宗都是新罗中兴精神的体现,与花郎道一起共同构成新罗统一的思想要素。元晓行迹难考,义湘宣教创宗,勤修精练,贡献良多,不负初祖之名。  相似文献   

12.
英藏黑水城文献是英国人斯坦因继俄国人科兹洛夫之后获得的。所得多为零散残页,但其补充价值不容忽视。本文即从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分离出若干刻本《同义》残片,对保存比较完整的俄藏同类写本文献进行了补充,发现的24个刻本残片,可补充写本缺损文字37处,校改错讹3处,同时这些残片对新近出版的《同义研究》一书中拟补的6处错误进行了更正。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之我见郭树荣《红楼梦》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我则认为,不仅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也出于曹雪芹之原稿,只是前八十回是增删修改后的定稿,后四十回是高鹗在曹雪芹原稿基础上加工、整理后刊行的。让我们先...  相似文献   

14.
宁稼雨 《文史哲》2022,(2):127-144+168
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以其遥远的年代和残缺的面貌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但通过对其种种蛛丝马迹的挖掘考索,仍然可以逐渐接近它的庐山真面目。几位先贤关于残卷“截五归四”均语焉不详,其实关于残卷截分,当事人所著《过眼余唱》就明确记录了当时的情形;早期寓目残卷者皆认为是李唐时人所写,后有人以避讳等原因提出质疑。但相关学术巨擘看法一致,旧说难以撼动;启功先生认为残卷书法与当时日本其他写本文献书风别无二致,其实这正是唐前齐梁时期盛行“写经体”的缘故;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杨守敬关于残卷的第二篇跋语,但该跋语疑点重重,当为赝品;空海法师对《世说新语》的喜爱以及他与残卷原藏主杲宝特殊的师生关系,构成了以《世说新语》为纽带的中日文化交流佳话;而残卷对于《世说新语》的文献校勘价值,更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开发的深井。  相似文献   

15.
惠栋《汉事会最人物志》目前常见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两卷稿本,5卷写本;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2套抄本,其中一套之母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另一套为清吴清如抄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写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为一套抄本的上下册。抄本系统反映了惠栋的辑录意图与思路,并对《丛书集成》本有重要的勘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惠栋《汉事会最人物志》目前常见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两卷稿本,5卷写本;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2套抄本,其中一套之母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另一套为清吴清如抄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写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为一套抄本的上下册。抄本系统反映了惠栋的辑录意图与思路,并对《丛书集成》本有重要的勘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研究并校勘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公布的敦煌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从俗字的角度论证了此写本为古写本的真实性,并从避讳字、书法等方面对写本时代进行了初步推断.  相似文献   

18.
新出安大简《仲尼曰》作为战国写本,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新材料。本文重点探讨《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对论及言行关系的简文加以解析,并指出《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的三个方面: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并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在战国竹书本与传世文献相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窥见儒家思想的传承性与复杂性,同时能够对《论语》等传世文献的成书、流传以及儒家思想的演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孙业成  怡鸣 《船山学刊》2012,(1):137-140
方东美曾指出,中唐般若译的四十华严是最好的哲学概论教材。何止四十华严,任一部佛典都是极好的哲学启蒙。般若为诸佛之母,故佛教的一切经论,无不是围绕着教人如何去无明求般若(智慧)而方便施设的。方东美、牟宗三哲学虽是"接着讲"般若(前者宗华严,后者宗天台),但各自就哲学概念的把握作出了精辟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刘光胜 《文史哲》2012,(3):92-101
将《曾子》十篇、郭店儒简与《大学》比较后,可以发现《大学》内外贯通的治国理路、正心诚意的修身路径、忠恕内省的推仁方法,在《孟子》之前都已出现,因此《大学》成书晚于《孟子》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对《大学》和《曾子》十篇均持怀疑的态度,但怀疑的内容不同,朱熹怀疑《大学》,是担心《大学》文本与自己学说扞格不通之处并未完全解决,他怀疑《曾子》十篇,是疑其不伪,影响自己对《大学》圣经贤传的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