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购买模式上海模式中,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市、区、街道三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三级养老服务中心都是在政府指导和推动下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我国注册民间组织的一种形式,另两种形式是社会团体和基金会)。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7,(3):62-62
为配合民政部开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与中国老年学学会养老与护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编辑出版2007年《中国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报告》一书,总结推广2005~2006年以来各地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树立典型、巩固成果、深化研究,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老人—儿童共养这一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在探索了中国老年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社区养老的总体情况后,笔者结合存在的问题和资源,提出了这一特殊的社区养老模式,并从必要性、具体操作和可行性分别进行了考量。藉此逐步拓宽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出社工的专业作用,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形式”。然而,这一模式运行所蕴含的公平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关系到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平安和稳定。因此,  相似文献   

6.
养老投资主体和服务主体多元,使养老模式多元化;养老机构功能和养老服务的形式多样,使养老模式多样化;方便可及、价格合理,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又使养老模式大众化。惟有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和大众化的养老模式,才能实现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区居家养老逐渐成为中国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最后以社会工作视角提出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养老离不开医疗,医疗是养老的基础保障.而“医养结合”这一养老模式突破了一般的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状态,整合了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为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持续性的医疗、康复和照护服务.“医养结合”实际上就是把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融为一体,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9.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06,(10):61-63
上海市闵行区加大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力度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下发了《关于全面落实市政府养老服务实事项目,进一步推进本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加大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力度。《意见》规定:一、境内组织和个人,已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10.
冯晓丽 《社会福利》2009,(12):16-17
打造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模式 【典型代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居家养老院 2002年9月,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原民权街道)首创了一个崭新的社区养老模式——居家养老院,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这一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的养老服务方式具备了以下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核心提示]2009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作了专题部署,我国的养老事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的重要领域,推进居家养老不但可以缓解当前政府对养老投入不足与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过大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克服由机构养老产生的社会隔离、标签化等弊端。上海市探索了“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服务机构为载体,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培育了“政府主导,民间福利机构运营”的模式。两种模式立足于不同的角色和使命:一个较宏观,一个较微观,对我们如何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加快养老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13,(9):12-12
立足省情,吉林积极探索养医结合的发展模式,坚持统等安排,注重政策引导,强化优质服务,不断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目前,有178个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所(站、室),有867个养老机构与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医疗服务,有151个养老机构纳入医疗定点单位,专兼职医护人员达到960人。  相似文献   

13.
“三大体系”搭建养老服务社会化平台其一,建立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市南区成立分管区长任组长,民政局、财政局等12个部门和各街道领导组成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街道成立养老服务委员会;社区成立养老服务联席会。同时,培育发展一大批为老服务民间组织,如区养老服务协会、街道养老服务分会、社区夕阳红俱乐部、楼院老年人联谊会等。2006年,又成立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会,把驻区单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民政局不断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索,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业务指导作用的同时,通过整合资源、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扶持,开拓了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局面。其一,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目前该县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专业服务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社区共建单位也纷纷通过"党员进社区"服务和"三进三到"等活动载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帮扶、志愿活动。其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地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5181890"服务热线"合二为一",充分发挥热线接收信息快、  相似文献   

15.
陈欣 《社会福利》2007,(12):20-2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国内外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辽宁省通过落实“敬老行动”,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省情,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子,即“六位一体,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发展模式,这不仅为全国的养老服务社会化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标志着辽宁省的福利制度逐步从传统的补缺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方芳 《社会工作》2014,(6):116-124
江西省老年人口面临着空巢化明显、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态势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较弱等问题。为破解养老难题,课题组对江西省N市35岁以上人群的养老方式选择和老年服务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江西省的养老模式现阶段应采取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并逐步推广社区、家庭与机构的混合养老模式。此外,应大力发展多层次养老机构,探索医养融合多级护理模式,并完善养老支付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狄邦成 《社会福利》2010,(12):62-62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各社区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启动70岁以上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招聘了247名服务人员,为41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相似文献   

18.
陈雅丽 《社科纵横》2011,26(6):51-54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挑战下,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得到了实践和推广。广州市自2005年开始进行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居家养老运作方式。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应从拓宽筹资渠道、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田舒  崔琪 《创新》2021,15(3):98-108
"三社联动"供给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养老服务新模式,是在当前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满足庞大养老服务需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一模式通过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短板.其中,专业社会工作的主动嵌入,能够产生知识获取效应、治理效应与共享效应三大效应,提升服务供给水平.这个过程需有机融合各方要素,克服信任问题与组织问题两大困境,从品牌宣传、职责确定、专业水平与组织结构四方面着手,夯实基础,维护网络,增进信任,培育组织,以谋求"三社联动"社区养老服务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模式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其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多数从业人员未掌握为老年人服务的价值伦理和专业方法,制约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全面推进,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完善,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秉持并践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掌握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