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迁老人是指与进城子女一起生活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闲暇时间利用、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情感和心理认同等方面描述老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发现该群体精神生活单调、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度低。要改善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必须通过社区融入的方法,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扩大老年人社会交往的范围,帮助他们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社交网络,从而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速周边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与定居.在生命历程后期,农村老人以主动或被动的形式裹挟进城镇化潮流,从农村流入城镇,生活发生巨变.晚年迁移、 身份转型、 市民化等生命事件对农村老人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自身人力资本脆弱,农村老人进城即失业,加之难以享受城镇社会保障、 子女外出务工等,成为城镇新型贫困群体、 边缘群体和留守群体.农村文化对老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复制农村生活模式,难以适应消费性的城镇生活.虽然老人在城镇生活实践中充满困境,但老人渴望扎根城镇,其市民化意愿与能力间存在张力.进城老人希望在城乡之间两栖流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积累家庭资本以规避城镇生活风险.  相似文献   

3.
何绍辉 《社会工作》2009,(13):27-2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似乎成为时下农民在比较收益考量之下的"理性"选择,于是中华大地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农民。囿于经济与生活条件之限,他们只能将子女抛给老人或其他监护人,于是在农村产生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有2290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和人群,他们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况如何?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切。  相似文献   

4.
话题背景:“被征地农民”(有的称为”失地农民”)出现于1900年代初期据统计,目前被征地农民已经达到4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省份的总人口。而且每年以100万的数量增加他们转成城市居民后,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又面临“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窘境,抵御养老、疾病等社会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当前,被征地农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一是40岁以上劳动力就业难,尤其那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妇女农民就业难度很大。二是经营二、三产业的原始积累十分缺乏,尤其是资本等要素的原始积累。三是生活成本提高,被征地农民进城后生活难以为继,虽然征地后农民得到补偿,但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创业能力,也只有坐吃山空,进城后生活变得很艰难。四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00个失地农户中就有7个60岁以上的老人,不管眼前还是将  相似文献   

5.
阮积嵩 《创新》2011,5(3):85-87
近年来,进城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他们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跟随农民工进城的子女在就学、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的为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危胁社会安定的隐患。因此,需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的研究,并找出良策加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似乎成为时下农民在比较收益考量之下的"理性"选择,于是中华大地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农民。囿于经济与生活条件之限,他们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状况,探讨现状背后的影响因素,对于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着力点,完善中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持续五年(2008-2012)的调查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构建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影响因素的Logit回归模型,发现近年来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参与状况进展较为缓慢,且存在着显著的群体性差异.进城务工人员参保状况受到个体层面因素和企业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以企业层面因素影响为主,其社会保险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矛盾突出,社会保险数量低于社会最优状况,存在结构性缺位.  相似文献   

8.
郅玉玲 《社会工作》2014,(4):135-142
本文对被征地老人的家庭代际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和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特点。结合杭州市实证调查资料,对被征地老人的家庭代际关系应从经济互动、生活照料、情感慰藉三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近日,江西省宜丰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关爱进城定居农村老年人。第一,会同公安、城管、房管、社区等部门,建立各社区60岁以上来自农村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库,设立专门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并对建立有农村老年人进城定居的家庭实行定期走访制度。第二,要求各社区免费为进城定居农村老年人举办培训班,帮助农村老年人调整心态,熟悉城里的生活环境,教会农村老年人一些城里人必备的生活常识,如:不闯红灯、步行过马路走斑马线和如何识别街道门牌号码、防火、防盗、防骗及"110"、"120"、"119"等号码的含义。第三,对进城定居农村老年人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后,我国城市老人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享有退休养老金,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在经济生活上基本上不再依附于子女,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到老人生活观念的变化。根据我们对1983年5月21日年满60岁及其以上的上海市区老人生活的抽样调查,城市老人的生活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其特点主要如下:一、在经济生活中,“自立型”逐步取代了“为儿辈型”城市老人在对经济生活的看法中,认为“应该节约”一些的有341人,占55.63%;要为“儿辈省一些钱”的有69人,占11.26%;认为“自己高兴怎样用就怎样用”的有127人,占20.72%;认为  相似文献   

11.
相征  赵鑫 《求是学刊》2013,40(5):56-61
城镇化需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界定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其次从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入手,分析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逻辑机理。研究表明:农民工群体在户籍身份、社会地位、生活权利、生活习惯、生活理念、受教育程度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完全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农民工完全融入城镇生活,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何涛 《社会福利》2014,(10):62-62
一是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天门市民政局组织了市民政系统30名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农村社区空巢老人家庭,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帮助老人购置所需的生活用品,打扫室内卫生,清洗衣服被褥。二是提供心理抚慰服务。该局还联合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100名巾帼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农村空巢老人,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话家常,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使他们“巢空心不空”,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3.
浅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伟贤 《社会工作》2008,(14):44-46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研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本文认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弱、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老人负担增加、老人孤独感增强和他们自身一些问题等五个方面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4.
莱西市为了进一步改善五保老人生活,让他们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春以来,认真制订农副业生产计划,充分利用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全市16个敬老院按照五保老人自愿、力所能及、劳动和情趣相结合的原则,组织院内老人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下大力搞好春季蔬菜和衣作物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肖东 《今日辽宁》2001,(6):43-45
15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73 6岁,90岁以上的占8%,80岁以上的占70%.他们大多是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三无老人,其中还有许多人生活不能自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却能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本溪市养老院安享幸福的晚年.这奥秘是什么?老人们都说,因为他们有个好院长--郭海庭.  相似文献   

16.
杨风 《创新》2014,(2):87-90,109
进城农民工在我国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基于其流动性、自身素质相对低等原因,遭受着社会排斥。文章从经济、权利、政治、文化、社会关系五个层面描述进城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排斥,从认识、户籍制度、管理政策、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五个视角分析进城农民工社会排斥的缘由,并提出缓解进城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万春 《社会工作》2011,(24):15-18
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是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农村老年人口分化而出现的社会养老新问题。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照顾等养老模式形成挑战。应对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问题,在制度层面需取消城乡二元户籍限制;在养老服务理念和方式上则需社会工作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1.44亿老年人中约有1200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北京市193万老年人中约有17.1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照料需求在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富成 《社会福利》2002,(12):42-42
顺庆区是南充市的中心城区,该区共有人口59.2万人,其中老年人口6.04万,占总人口的10.2%。为了摸清辖区内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最近,顺庆区老龄办对西城街道办事处柳林路社区、东南街道办事处文峰街社区2019名60岁以上老人中的109名特困老人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老人们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他们不仅生活困难,有的甚至在温饱线上挣扎。其中有很多老人无医疗保障,住房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与  相似文献   

20.
留守孩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一部分的农民洗脚上田,进城打工、出外做生意,子女又不能跟随他们进城读书,孩子只有留在家里读书、生活,这样就形成了留守孩子,由于没有家长的监管,学校的教育也就加大了难度,留守孩子的教育成了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难度.如何更好的教育留守孩子呢?本文从四方面总结了教育留守孩子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