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瑞 《社会工作》2012,(9):34-36
依据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结合一线社工的实务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从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和结案等六个方面,探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在服务介入过程中,异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独特工作方式及内容。以期深化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领域,并为一线社工的实际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深圳模式下的社会工作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作为深圳第一批社工的张晓园,他体会到了"深圳模式"的深刻之处,也看到它一些问题,并作了一些有益思考。同样身为深圳社工的林璟川则阐述了小组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而从事哀伤服务的上海红十字会社工王子美探讨了追思会中的一些问题,对我国本土化的哀伤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上三个作者都是在一线工作的社工,他们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更真切的理解。希望有更多的一线社工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梳理英美社会工作实务范围内容的历史形成、发展轨迹和界定取向,系统总结英美代表性人物和机构社工实务概念框架的范围内容和实务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本研究发现,英美社会工作实务范围内容的历史性主题是直接服务、协调与沟通、教学与教育服务、咨询服务、倡导性服务、研究性活动、社会工作干预评估研究和行政管理,共八大类。英美社会工作实务概念界定存在"非专业、非社工"的慈善公益服务,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专门服务领域,以及社会工作实务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五种最主要模式。在描述社工实务概念结构、层次与相互关系基础上,总结社会工作实务范围内容结构性演变规律。社会工作实务由非专业到专业服务,由直接服务到间接服务,由点面性服务到系统性服务,全面性、过程性、专业性、系统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框架形成,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成熟程度。在此基础上,笔者首次界定现代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概念框架内涵,建构现代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目的是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与实务体系提供历史智慧,为构建健康福祉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贡献社工专业智慧,指明中国特色社工实务与专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红旭 《社会工作》2013,(5):101-105
社会建设的背景之下社会工作日益凸显专业优势,成为生机勃发的朝阳专业。同时,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不足的瓶颈,始终制约着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西藏社会工作人才面向西藏跨越式发展,根植于藏传佛教文化谱系,服务于西藏社会公平与正义,更需要紧密联系现实,拓展实务能力。笔者认为,要有意识促成西藏社工人才培养“三进”方案,社工进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社工进院舍参与专业服务,社工进民政参与福利政策制定,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西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并建构西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柳拯 《社会福利》2010,(3):10-11
外部购买 所谓外部购买,是指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向外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购买岗位与项目实现自身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式。上海、深圳等地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培育专业社工组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已走过三十多年的恢复重建和艰难发展的坎坷历程。笔者运用文献回顾、内容分析、政策研究、参与观察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医务社工历史变迁,简要描述分析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系统预测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前景。从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角度看,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1978~1991年、1992~1999年、2000~2006年、2007~2011年4个发展阶段,医务社工发展与制度建设特征明显。目前,医务社工从业人员队伍构成多样,"医务人员为主,专业社工为辅"特征明显。医务社工实务普遍存在于医疗卫生机构之中,医务工作服务对象涵盖各类病人和弱势群体。医务社会工作组织建设方式多种多样,实际从事医务社工为主、设置医院社会工作部为辅。医务社工的服务领域、职责范围、实务模式与专业能力建设是医务社工制度建设的核心议题。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与实务模式研究等议题浮出水面。总体上说,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尚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培养,实务模式与专业能力建设,基础理论、政策、实务、专业发展研究和组织建设是优先领域。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和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人社会需要结构战略升级和国家形象重构,为中国医务社工发展创造难得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7.
3月17日,由湖南省益阳市民政局主办、湖南省臸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五社联动聚合力社工服务暖基层"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活动启动.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乐运成,湖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处副处长姜波,益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出席,市直机关相关单位主管领导,各区(县、市)民政局分管社会工作领导和慈善社工股股长...  相似文献   

8.
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要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然而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相对于职业发展是"前发"的。这就造成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缺乏比较成熟的职业环境支持。因此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在借鉴其他地区教育模式时,应着重寻找突破教育困境的领域。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探讨了这个问题,指出可以从志愿服务这一领域突破当前社工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情境认知视野下的社会工作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迪 《社会工作》2011,(16):43-45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情境认知理念下社会工作实验室应重在运用与创设情境。基于此,对社会工作实验室的运用应体现在内化专业教师的情境实验意识、开设专门实验课程、开放社工实验室与让社工实验室成为社会服务机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11,(4):35-37
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嵌入式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以深圳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嵌入式发展模式产生的背景,建立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开发设置了试点岗位,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社工机构,开展专业服务积累了经验,但在社工管理、机构监督、队伍稳定、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发展困境.我国...  相似文献   

11.
深圳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作为深圳第一批社工的张晓因,他体会到了“深圳模式”的深刻之处,也看到它一些问题,并作了一些有益思考。同样身为深圳社工的林璟川则阐述了小组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而从事哀伤服务的上海红十字会社工王子美探讨了追思会中的一些问题,对我国本土化的哀伤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上三个作者都是在一线工作的社工,他们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更真切的理解。希望有更多的一线社工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工作服务市场专业化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了从非商品、商品化到去商品化的发展阶段.在社会工作服务商品化和资本化过程中,社工服务形式虽然不同于制造业和其他直接以营利为目的服务业,但同样有抽象劳动.首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二重性出发,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谈起,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接着,文章借鉴劳动过程理论,分析社会工作服务供给过程中劳动者处在特定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不同的阶层之间存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最后,文章认为,国家对社工劳动的引导和社会工作者的自我管理,共同制造了劳动过程中的同意.  相似文献   

13.
沈黎  王安琪 《社会工作》2013,(1):86-97,154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保障,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建构符合本土情境需要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上海6位一线社工和5位社工督导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当下社会工作督导运作状况研究。研究从本土社工督导的基本情况、工作实施、对督导功能的理解、对督导工作的期待与反思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土社工督导的专业知识、功能发挥及督导制度都有待改善。最后研究建议:制度层面要建构本土社工督导体制机制,教育层面要建立本土社工督导培养模式,机构层面要营造本土社工督导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尚存在社工服务的提供者匮乏以及服务的可及性差的不足。但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又是可行的,这体现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和成功经验、政府的认可与基层的需要。结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效的实证经验,提出社会工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5.
(接2012年第4期)第四,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制度"理论化偏爱与学院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社工专业服务能力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理论与实务、大学与福利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307。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时序的基本特点是"教育在前,实务在后",社工教育"异  相似文献   

16.
工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是一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专业,近十年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速。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资料看,已经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文章从笔者所在院校新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工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韦克难  黄玉浓  张琼文 《社会工作》2013,(1):56-64,152,153
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导、高校主导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出现重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轻社会服务、轻社区文化与精神建设的现象。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工作没纳入救灾体系,缺乏制度性建设;社会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缺乏合法性;社会工作服务无固定经费来源,缺乏保障性;社会工作服务基本靠外来援助,缺乏长期性;社会工作无统一服务标准,缺乏规范性;社会工作服务注重预防与恢复,缺乏发展性等。通过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可以操作的一定模式,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民办社工机构为服务主体、以社区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农业院校应为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培养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社工人才。四川农业大学把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定位为"农村社会工作",强化"双农培养":即"三农"情感培养和"三农"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我们立足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学科优势,以农村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一个重点、三个结合"原则,狠抓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夯实实践课程体系基础,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功能,探索立体化培养高素质农村社工本科人才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晴 《社会工作》2013,(3):84-92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丰富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督导本土经验的呈现和探索对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以及发展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孤残儿童社会工作依赖福利院社工的能力、知识和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高素质的服务,而社会工作督导为院内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和服务发展提供保障。院舍处境下的社会工作督导需要满足院方、社工、孤残儿童三方不同需求,督导的过程和功能因被督导者专业知识和能力限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场所的特定性需要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不断推进,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基于当今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林立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社工发展模式特点,从四个视角分析不同模式的构建过程,试图剖析其有待提升之处,为各种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推动其向更高层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