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俗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以贯之的修辞主张,也是他作品的一大风格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老舍作品的通俗特征以及作者熔铸通俗的手段和方法:“从俗话中掏出来珍珠”;“露出文字的裸体美来”;“好的文字是由心中炼制出来的”;“尽量地发挥本国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2.
老舍抗战时期的通俗文艺作品一方面宣传抗战,一方面力图通过借用民间文艺形式,注入新思想,达到启蒙的目的。老舍抗战时期的通俗文艺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通俗文艺创作、通俗文艺理论探讨、通俗文艺教学和培训。老舍对待通俗文艺经历了曲折的接受和扬弃的过程,从积极热情地学习并实际运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宣传抗战,到终因难度大而效果并不理想,逐渐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新文学样式。老舍通俗文艺创作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其局限性在于未能认识到宣传和艺术的悖论,虽力图兼顾二者,但在实际写作中却无能为力,以至割裂了内容和形式。老舍所采用的"旧瓶新酒"模式,本身存在致命的内在缺陷,最终造成了老舍创作通俗文艺时使命与苦痛感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是老舍写作生涯的重要转折期,文艺大众化又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学面临的首要难题,这个话题的提出和运作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老舍的写作走向。通过分析老舍抗战时期参与通俗文艺写作和文艺大众化问题论争的经验,讨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大众化问题和老舍的写作走向的相互关系,并且在老舍的庶民身份、性格因素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作家老舍在创作中关注国家命运和国民精神,张扬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时代主题,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致的现代性特征。但老舍的满族身份又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潜隐地运用多种方式为自己及其所属民族进行一定的辩护。老舍表达“国族意识”和满族意识的独特方式与满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文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将其纳入艺术视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基督教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老舍曾经领洗入教,参加教会开展的一些活动,其文化心理及文学思想、艺术思维均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塑造宗教形象,表现宗教人物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张扬耶稣的人格精神,是其创作的重要内容。但同时,老舍也通过传教士和教徒形象塑造,对基督教表示了明确的批判和拒绝。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与拒绝、赞赏与批判是同他的爱国热情、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他改造国民性格、检讨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70年代主要在台湾译介和传播,在大陆则主要是在八九十年代。作为新时期引进的众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之一,它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状况,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建设之初,就明确了打好学科基础、强化研究方向特色这一建设思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  相似文献   

8.
金秋时节 ,学校举行座谈会隆重庆祝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德发先生从教 5 0周年暨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省委副书记王修智等省、校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到会祝贺。座谈会期间 ,本刊约请业内学者就“朱德发教授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进行笔谈 ,着重对朱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品格作了讨论。现把谭桂林等人的笔谈发表于此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文博士》是老舍一部非常出色的喜剧作品。作品虽然情节简单,但通过对文博士、唐老爷和焦委员等小说人物丰富、生动的心理描写,讽刺了抗战时期济南知识界洋派人物的言行。  相似文献   

10.
老舍短篇小说中的传奇色彩最早是由郑振铎指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故事性强、故事情节复杂多变、情节的不同寻常等。究其原因是受到了外国文学尤其是英国作家康拉德以及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小说中的传奇色彩对老舍的小说和戏剧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市民生活、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 ,对老舍的研究多以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为主。而在老舍短篇小说中也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小市民形象 ,他们构成了老舍作品中“市民阶层”独特的人物画廊 ,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1985年那个火爆的"方法年",钱理群等三人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倡导用一种整体思维去打通近、现、当代三个时期的文学史.这一概念提出一种崭新的治史思路,立即在学界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随后作为呼应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重写文学史"等命题相继出台,形成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奇怪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倡导的热度不减,却似乎没有产生一部真正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3.
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文化先驱以小说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抨击了腐朽垂死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现实,老舍以独特的视角通过笔下的人物对金钱展开了痛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钱造成天大的黑暗"的金钱观。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社会中出现的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老舍的价值不仅在于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而且在于他的身上承载了悠远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与改造。主要从老舍本人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老舍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以及老舍的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论述老舍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探索作家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5.
从老舍创作看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与现代文学相同的现代化追求和现代性特征。满族作家老舍的创作因对国民精神与民族命运的自由解放的关注与追求 ,而呈现出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致的现代性特征 ,但老舍的旗人身份又使他的创作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心理归属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6.
老舍成长于北京城市平民社会,对市民精神有着认同感,但同时可以看到他内在的超越性,有着对普通大众的深切关怀与现代性突围品格。他的小说揭示人生的苦楚,对时代潮流中各具特色的女性进行深度思考,在市民女性表现向度上体现出高超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中篇小说《新时代的旧悲剧》是他创作中十分独特,而又一直未引起业内研究者关注的一篇。从"新"与"旧"、审丑与审美、讽刺与幽默,以及重要的现实主义等方面,进行了阐发,意图引起读者和研究者对这篇小说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进展,离不开文学思潮研究的推动.新时期以来,对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研究,一直是文学史研究的持续的热点,而文学思潮研究与作家作品研究也一直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直把老舍定位为一位文化型的作家,这种定位并没有错。作为一位文化型的作家,老舍以小说的形态表达了他对20世纪中国人复杂文化处境的感受和思考,这些感受和思考由于不是采用清晰的理论语言,从而显得更加真实和丰富。但是,任何概括都意味着遮蔽。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属老舍的小说较少政治化和理念化的通病,这是因为,老舍还是一位富有深度的人性探索者与发现者。对这一全新“老舍形象”的诠释必将有助于老舍立体图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段燕勤 《北京纪事》2013,(11):101-102
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乍暖还寒的一天,我和我们单位的贾德丰同志驱车来到灯市口西大街丰富胡同,一个闹中取静的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