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计算中国省际层面2000—2012年城镇化率、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基尼系数,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农村贫困、农村不平等和城镇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发生率随着城镇化率提高而下降,城镇化率每提高1%,农村贫困发生率会降低2.87%;农村收入不平等随城镇化水平提高呈弱倒U型变化。同时,不同地区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呈现不同趋势。在未来城镇化战略中,实施农村减贫政策时应兼顾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阐述城镇化对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运用自抽样、OLS回归和SUR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农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且这一影响将随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同时,由城镇化引致的农村收入、教育及金融等方面的改善对农村居民消费也呈现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与浙江两省共28个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湖北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与浙江两省共28个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湖北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旨在强调人本管理,城镇化的核心突出以“人”为上.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着重从人口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三个方向的发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难以完成.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农民利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文明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第一种形式主要是乡村城镇化和行政区划变更的结果,第二种形式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确定出各项动力因素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作用的大小,并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对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城  刘金石 《四川统计》2013,(12):15-15,20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也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四川现代农业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全面启动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城镇成为农村工业的聚集基地和社区内金融、信息、文化、服务中心,综合功能明显增强。1996年以来,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进入了量态扩张和质态提高并重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本文采用协整分析,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各项构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达  沈建芬 《统计研究》2004,21(2):17-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信息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风琦 《统计与决策》2016,(23):123-126
文章以城镇和农村为分析对象建立两部门模型,结合“互联网+”时代城乡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特征,利用全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4个分析模型深入探讨城镇化、信息化对农村生活消费能源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农村地区生活能源消费的外溢效应显著,但各因素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是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的,其影响方向与作用大小是变化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其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倒U型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及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对于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农村城镇化过程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但这一过程毕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变化 ,使人类进入更高的文明世界。历史证明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 ,经济发展同样呈现出加快的趋势。这是因为城镇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即变个体与自然的生活、生产联系为社会形态的社会群体与自然的生活、生产的联系。城镇作为人类大自然的一种有机构成部分 ,以其全新的方式整合着人的群体关系 ,在改造自然界和重新组合人工自然物的过程中 ,使一定地域…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齐  郑爱 《山西统计》2003,(12):19-19,2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且要求“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建没和改革的“新思路”。从大同市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看,走城市化发展道路,既是顺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也是全市走向:厂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城市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和改…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1952—2011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农村非农就业占城乡总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劳动参与率、农村劳动参与率四个变量间存在着均衡关系。中国城镇化在波动期、持续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受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的影响不一样。中国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应该调整城乡非农结构和平滑城镇化过程。同时,要注意改变人口转移方式,使更多的非劳动力能伴随劳动力的转移而进入城镇。  相似文献   

16.
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澄 《统计研究》2001,18(5):43-46
一、城镇化与经济竞争力1 城镇化的本质。城镇即城市和集镇 ,城镇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而衡量城镇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以区域内城镇人口占全区城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包括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常住的农村户籍人口。城镇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它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从本质上来看 ,城镇化不只是形式上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  相似文献   

17.
李宁辉 《统计研究》2003,20(3):30-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四部分第二节“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提出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一精辟论断 ,深刻地阐明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并明确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的发展方针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2 0世纪 70年代末在中国农村实行的改革 ,给中国…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开展了农村住户等一系列农村统计调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数据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现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利用国际上前沿的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农村住户抽样框的构建、连续各期调查样本的抽取、二维平衡轮换模式的设计、连续性抽样估计及其方差估计和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的调整分析等角度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调查方案,为及时、准确地搜集和提供关于“三农”问题的数据信息服务。关于其它类型的抽样调查方案亦可按照本文研究的思路类似地加以设计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建设应从追求小城镇的数量转变为提升小城镇的内在质量。文章通过对提升小城镇质量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小城镇内在质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北省1978~2011年数据,通过坐标图直观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等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并不能带动第三产业就业的发展;城镇化对于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可以立即显现出来,而第三产业产值对城镇化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城镇化进程并不完全表现出惯性特征,并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必须努力培育新兴工业企业,逐步推动农村人员转移,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