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规范性价值是由社会规范而确定的价值.任何社会共同体都需要确立一定的规范,借以规约调整其成员的行为,形成和维持一定的秩序.这些规范既为人们提供了评价一定社会行为的共同标准,也是社会认定这些行为的价值标准.规范是一定价值观念的社会化结果,构成了价值观念和实际价值运动的中介.价值体系就是由实在性价值、规范性价值和价值观念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价值观念为导向,更需要以社会主义法制为核心的现代规范体系为支撑和基础,以形成公平正义的秩序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前军 《学术论坛》2012,35(5):19-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客观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动态价值生成系统,是一个由多维度的潜在价值所构成的意义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认知接受、利益调节、制度保障等机制是其由理论转变为行为主体内在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政治价值体系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层次结构,是政治生活的意义、合法性和评判标准之所在.政治价值体系固然有着自身的价值内涵,但在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有着自身内在层次、要素与结构的形式性存在.厘清政治价值体系内在的结构形式,了解其变革的内在机理,推进政治价值体系以一种主动、渐进与可控的方式展开自身的调整与变革,防止激进理想主义对政治价值体系撕裂性的冲击,是市场经济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政治价值体系研究中我们必须直面、必须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效应体现在它的价值实现上,这是任何一个价值体系的必然结果。价值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从学理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实质、途径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它在概念内涵方面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层次:在要素结构方面有普遍价值、核心价值、兼容价值等层次;在基本内容方面包括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层次.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应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建设原则,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社会功能的角度考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核心价值观统领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民族精神风尚和行为规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价值观念系统,是体现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相统一的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主导、整合、包容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需要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形成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张兴祥 《江淮论坛》2008,26(3):113-117
本文探讨了价值、核心价值以及价值体系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价值多元化、复杂化问题凸显的新形势下,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出清晰、准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四个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并从中提炼、归纳出相应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理念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应概括为:人本、民主、公正、开放、和谐.人本,即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具体表现为民主、公正、开放、和谐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9.
张莉华 《理论界》2010,(1):109-110
价值规范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调节器,是现实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产物,它是价值体系内各因素互动的中介,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价值规范是沟通价值体系与现实社会的桥梁:首先,价值规范是价值体系符合现实社会生产方式的衡量标准。其次,价值规范是价值体系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直接依据;最后,价值规范更是实际价值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不少研究者往往满足于描述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特征.其实,揭示和阐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特性能更深刻地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且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特性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特征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五大根本特性,即始源性、导向性、基础性、恒久性和共享性.这是由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所深刻蕴含着的分别具有一元、主导、本位、终极和普世性质的核心价值观所决定的;或者说,只有具有这些性质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科学和深刻地阐释核心价值体系何以具有上述根本特性,且最终不至于被芜杂的似是而非的所谓核心价值体系的诸外在特征所模糊和掩盖.  相似文献   

11.
价值理性是人对于价值的理性认识、范式建构和自觉追求,它是社会的文化核心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根本的导向与控制作用,要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与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刻认识社会应有价值理性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矫正现实存在的价值理性的畸变、错位与混串问题,对当今及未来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应有新型价值理性系统进行正确定位和良好培育.  相似文献   

12.
价值系统本体论--价值系统论稿之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本体研究是价值学的难点之一,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或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都无法使价值得以"安身".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物质--实践--系统"本体论,使价值本体论难题得以解决.价值便是事物结构、功能、属性在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系统中所具有,或所获得的体现人类生命本质或有利于类或个体生命存在发展的功能、属性的总和,价值就是以系统质的形式存在于客体或主体身上的.从系统本体论出发,可以很好地阐释文化价值、自然价值等客体价值的本体及其存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为视角,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的涵义、特征、意义、及其路径选择几方面进行探讨,希望绝大多数民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端正其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制度是一种新型刑事司法模式,有着超越传统刑事司法的价值蕴含.公正是刑事和解制度的首要价值,并区别于传统刑事司法的同质价值.刑事和解制度对于提高刑事司法效率作出了富有成效的积极回应,效率是这一制度的显著价值.刑事和解着眼于通过会商共同寻求解决刑事纠纷的方案,民主成为这一制度的独特价值.刑事和解致力于社会关系的恢复和重建,和谐是其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刑事和解制度的生动实践,使其内在价值得到了初步实现.刑事和解制度有助于从实质上达至公平正义,有助于从整体上节约司法资源,有助于强化民众的权利意识,有助于终局性地解决刑事纠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整合力、价值整合力和社会整合力三个层面,而社会整合力的发挥必须以文化整合力和价值整合力的发挥为前提。作为文化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实质上是一种更多体现在文化、价值、精神层面的“软整合”,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力的发挥,就是要在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凝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最终实现社会整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曾经作为一种思潮、一种运动、一种制度的内涵得到广泛认同,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长期被人忽略.从价值体系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可以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与实践外化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旗帜。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上的融合与融通,既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又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化,而最根本的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现代立法程序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是一个有价值导向的运作过程 ,而不是与价值无涉的机械的时间流程。立法程序是一定价值形态的外化物 ,正义、效率和秩序是评价和建构现代立法程序制度的三大价值标准。其中 ,正义奠定了立法程序的道德基石 ,效率赋予了立法程序经济性的内涵 ,秩序则给立法程序注入了制度化的理念。或者说 ,正义凸显了立法程序的道德性 ,效率强调了立法程序的经济性 ,秩序则呈现了立法程序的制度性。现代立法程序的建构和运作应遵循“正义优先 ,兼顾效率和秩序”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的设想,官邸制一度成为新闻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官邸制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官邸制的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什么是官邸及官邸制以及实行官邸制对我国官员住房制度改革会产生怎样的意义等问题尚不清晰,而官邸制的制度构建更是一次任重而道远的理论考验,其中官邸的来源、规格、经费管理、适用主体范围以及附属保障措施的构建成为官邸制的核心。探索出完善、科学的官邸制关系到新时期改革的实施乃至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