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立平 《经理人》2007,(9):64-66
凭借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制造体系,全球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日本丰田公司实现了高速的成长,成为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日本丰田却在赚取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但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众多制造型企业却忍受着“刀片利润”的折磨,在激烈的竞争中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2.
李永东 《经理人》2007,(11):24-24
今年上半年以来,食品、玩具、目化等许多企业出口产品遭欧美国家退货或质疑,佛山玩具商张树鸿甚至因产品召回而自杀,引发了一场“中国制造”保卫战。行业专家说这主要是国外行业壁垒和检测标准不同给中国产品带来的困境。中国企业家必须寻找途径为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正名,突破地域市场和行业标准的壁垒。  相似文献   

3.
剧锦文 《领导文萃》2010,(16):140-143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时下一个世界性现象。但如果要给“中国制造”下一个较为科学定义的话,可能应该是这样:即原产地在中国,而市场在海外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原材料涨价凸显了“中国制造”的困局,但对中国企业来讲,这也是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2005年3月1日,全球主要钢企达成71.5%的涨价协议,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最终接受了涨价协议。一时间,中国企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骤然达到顶点。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实力的增强,不仅对全球的影响日益深刻,同时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从2004年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24个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6.
文小开 《决策探索》2010,(23):40-42
“中国制造”的困境和挑战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重组。其有两个标志性的结果:其一,全球性的政经力量发生了重组,G20取代G8成为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平台。其二,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深刻改变,昔日强大的“美国制造”出了问题,典型如底特律的汽车巨头破产、被重组:而一直独步天下的“日本制造”也出了问题,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丰田汽车因质量问题发生全球召回事件。  相似文献   

7.
吴威 《科学咨询》2003,(11):24-25,29
日积月累形成的企业竞争力可能会瞬间毁于无妄之灾 "非典"的爆发,使国人对于"危机"二字有了切肤之痛.特别是对于企业界来说,很多人是第一次领会到什么叫"不可抗力",尽管这个词在以往几乎每份合同中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8.
2007年6-8月,美国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因所谓油漆含铅超标和磁铁易被儿童吞食等原因,先后对我国玩具实施了三次召回,累计达2100多万件。其中96.7万件铅含量超标的儿童玩具产自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公司副董事长在国家质监总局宣布暂停其产品出口后,丧失了从困境中自救的信心,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9.
充满希望和曲折的“中国制造”国际化路径正在以其复杂的背景和饱满的过程向我们提供一个重新思考与解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银行利率上调、出口政策调整,这几大变局同时出现,让制造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像服装、玩具、制鞋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了30%左右,同时全球性经济衰退又卷土重来,使高度依赖外需的制造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目前,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行动非常适度,有一个很好的战略性的开端。五年内,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必将更加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储备;中国劳动力的管理和技术素质越来越高;由于竞争日益激  相似文献   

12.
佟景国 《经理人》2010,(6):108-108,110
众多出口型制造企业,都在招聘研发人员开发新产品,建立国内市场营销网络,试图凭借全球市场所形成的成本、质量和制造体系优势,回归中国这一全球最强大的市场。但是,进入自主创新之路后他们却发现,中国人最引以为荣的中国制造优势——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是具有生产新订单的能力,而不具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反倒成为企业图谋创新的第一道“鸿沟”。  相似文献   

13.
程欣  邓大松 《管理世界》2020,(3):90-100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10,(4):52-57
它在自由状态下产生,既能独立的自主创造,又可以自由地借各种外部精华为我所用,学习模仿借力。这种创新行为,既可能产生于领导昔,更可能由企业綦层员工参与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