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体担当着监测社会环境的"守门人"功能,是民主化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倘若新闻媒体出现腐败变质,必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客观、权威性.分析新闻媒体腐败现象种种,揭示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而造成新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对新闻媒体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对此,应在建立有效的媒体监督机构的同时,大力整顿媒体从业队伍,强化社会舆论对媒体的有效监督,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构建强大的"反腐败"社会力量之下,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担当着监测社会环境的"守门人"功能,是民主化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倘若新闻媒体出现腐败变质,必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客观、权威性。分析新闻媒体腐败现象种种,揭示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而造成新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对新闻媒体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对此,应在建立有效的媒体监督机构的同时,大力整顿媒体从业队伍,强化社会舆论对媒体的有效监督,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构建强大的"反腐败"社会力量之下。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要把握好"度",做到在总体上保持平衡适度;在选题和报道上掌握分寸;把握舆论监督的原则即坚守职责。合理地、科学地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度",有利于新闻媒体正确履行其社会职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干部制度设计和干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某些天然缺陷.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体制外的软监督,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要敢于主动承担失职的责任,学会利用新闻媒体坦诚地向群众道歉,切实履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利用新闻媒体通报、解释有关政策、情况或问题,满足大众的知情权,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上层领导既要乐于听取地方干部的正面汇报,又要善于深入到群众中间,尤其是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内部,听取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5.
文章明确地阐述了加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并就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快法治建设,切实保障和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恪守新闻真实性,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度”;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等。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中的一种,它是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社会事态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披露、建议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新闻舆论监督不同于其他的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有的公开曝光形势产生很强的震慑力,许多久拖不决的问题一旦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就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关注,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肯定新闻监督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是受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一手操纵的;媒体精英与政界头面人物联系密切;媒体及从业人员受各国政府严格控制;歪曲报道和散布虚假新闻是西方新闻媒体的一个共同特征;当代西方媒体是超级大国推行信息霸权主义的舆论工具;"新闻自由"是超级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从“非典”疫情演变过程折射出 ,新闻媒体在权力面前的无力。新闻自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灵魂。实现新闻自由 ,健全新闻法制 ,借鉴西方舆论监督经验 ,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达到制约权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11,(19):36-37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帮助公众了解政府、社会乃至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真相.并促使其按照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正确运行的一种社会行为。它不仅是新闻媒体自身应有的独特功能.更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近期对南京地区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情况的调研.对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经常出现一种倾向,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指导.这不确切.笔者所见,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有"参加"、"影响"、"威慑"、"制衡"、"批评"等,单把"批评"视为全部与最高目标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保护舆论监监督的原则至少应从三个方面着眼新闻媒体依法独立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新闻侵权认定应适用"严格责任"和"公正评论".  相似文献   

12.
<论语>"其N"结构中的"其"大体上都起指代作用,也有的进一步虚化. "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对象都是可以推定的.首先,"其"起指代作用有一定的作用域.作用域则随"其N"在句中的位置及其与谓词的语义关系发生变化.其次,在确定作用域后,"其"的具体指代遵循五大原则同层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直指原则,同类原则.在作用域与五大原则的制约下,"其N"结构中的每一个"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都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13.
把舆论监督难简单归咎于外部大环境不够宽松是不对的,党的新闻政策是舆论监督大环境的核心,党历来重视舆论监督,并不断创新舆论监督思想。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舆论监督思想有了重大创新,这些创新包括提升舆论监督的政治高度、明确舆论监督的体系定位、强化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细化舆论监督的操作原则、重视舆论监督的网络阵地。这些创新优化了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指明了方向。因此,新闻媒体应该用好用足政策,切实搞好舆论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新闻媒体发挥监督功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新闻的内涵及其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正确理解新闻监督的内涵及其作用,是充分发挥新闻监督职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范长江对于报纸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是其新闻思想的精髓,这种认识以1942年为界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942年以前,处于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范长江提出了"报纸是政治的工具"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同时,范长江还提出了报纸的作用在于它不仅是"宣传工具"而且是"组织工具"的理论.1942年以前范长江的报纸三"工具"论为他以后的马列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从提出"Focus-on-form"的新模式,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在探索新模式下对"时间"问题的把握,也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何时融入适当的形式教学的问题.但是,之前的研究基本上只强调认知过程对该问题的决定作用,因此,把输入因素融入到时机问题的讨论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本文 (1)描述了认知学为形式教学提供的几种可行途径;(2)分析了当前Focus-on-form中的几对有争论并且很关键的范畴,并得出输入问题是造成其分歧的重要因素之一;(3)通过考察输入语言的性质特征提出了对教学实践有意义的启示.因此,认为"Focus-on-form"的教学模式需要在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对输入因素继续进行全面、系统和持续的研究,从而使该模式的发展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全面了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状况 ,我们对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情况以及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发现 :不论新闻舆论监督从业人员还是受众一致认为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 ,有魄力、有活力 ,但监督层次低、力度不够。舆论监督工作有“三难” ,从业者存在畏难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从业人员应树立大局意识 ,提高思想修养 ,增强法律意识 ;角色定位准确 ,讲究监督技巧 ,用事实说话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假日经济"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日经济"在我国出现以后,学术刊物和新闻媒体的相关讨论较多,但关于"假日经济"的一些理论问题在学界至今仍是莫衷一是,其中不乏一些相互对立的观点.深入研究这些分歧,对促进我国"假日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曼·雅格布森是西方结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把俄国形式主义首先提出的"主导"概念放在结构主义的系统观上进行考察,提出艺术是"有规则有秩序的等级系统",艺术的演变不仅仅是艺术手法的简单替代,而是各种功能地位发生变化,新的主导代替旧的主导的结果.本文试图用罗曼·雅格布森的结构主义"主导"观来分析目前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解析"新闻等级系统"的变化形态.探询娱乐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娱乐化对整个中国新闻学价值系统的影响,力图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去重新认识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职能。它既受法律保护 ,又受法律制约。为避免舆论监督与国家和公民的其他权利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 ,舆论监督必须在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的前提下 ,依法维护媒体、国家和公民的正当权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舆论监督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