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老头》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也拉开了以金钱为中心的舞台。作者巴尔扎克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向读者展示了巴黎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黑暗画卷。以至于读者在《高老头》中似乎看不到一点希望,有的尽是无限的惆怅及对当时巴黎社会的绝望。纵观全文,亲情之爱、爱情之爱、人情之爱都受到挑战,并最终遗失殆尽。在金钱世界中寻觅一扇爱的窗,却发现窗外的景象并非爱意浓浓!只留下爱的三重影,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2.
马骏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3):20-23
本文以汲古阁原本《楚辞补注》为底本 ,参以笔者所见其余六种版本 ,对《渔父》一篇的王逸注解详加校勘 ,列其同异 ,定其得失 ,以求恢复王注原貌 相似文献
3.
张长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93-95,99
基于生态批评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倡导两个方面对路易丝.厄德里克写的印第安小说《爱药》进行了解读,探讨了这部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世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124-128
苏轼的《渔父》四首与自张志和以来渔父词的传统写法不同,抒发悲悯情怀是这组作品抒情上的主要特色。从体裁看,《渔父》四首实为诗而非词。考诸苏轼贬黄州期间心态,本组作品采用类于词的长短句形式,实与作者当时不敢作诗的处境有关。同时,这组词又真实反映着苏轼居黄期间的思想与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5.
刘春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渔父》反映的是屈原沉江前生活的一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 ,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是佯狂玩世 ,逃避现实 ,但并非黑白不分 ;一种是明辨是非 ,宁死不屈 相似文献
6.
屈原的名、字与《渔父》《卜居》的作者、作时、作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逵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
明代以来时有学者疑<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以为篇首作"屈原既放",不合古人自称不称字之习俗,其中叙事也有同当时历史不合之处.其实<史记>中"屈原者名平","名"乃"字"之误;屈原名原字平,南北朝以前人以至唐代一些人尚如此认识.此两篇也非顷襄王朝放于江南所作,而是怀王时被放汉北时所作.如此,则一些疑窦均可消除.至于有的学者以为此两篇中表现了道家思想,乃未能弄清文意所致,不可信. 相似文献
7.
张二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21-27
《卜居》《渔父》中塑造的客是“高士”的形象,从文本形态上看,地位和屈原对等。二篇是楚人根据屈原沉江的传闻敷衍成文,在定型过程中显现出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的悖离与错位,最终成篇定型在西汉时期。《渔父》中屈原的“设辞”见于《老子》《荀子》,可视为先秦共用文本。二篇都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其成因与屈原思想的内在矛盾和后人对他沉渊殉志的负面评价有关。作者虽对屈原的处境怀有同情,但对其人生选择则是不明言的否定与批评,这对把握秦汉乃至后世屈原思想之接受,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蕴含着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女主人公西丽的生活反映出来的。将文本置于圣经的文化背景之中进行解读,从西丽对生命的珍爱、对上帝旨意的顺从,以及对继父的忍耐、对丈夫的宽容和对情敌的关爱中,可以看出西丽心灵中的女性大爱之美。 相似文献
9.
匡骁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63-66
分析指出,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中女主角华蓉的遭遇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在爱情问题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错位;她的爱情悲剧,折射了具有古典理想爱情观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坚硬的现代现实之前的溃败,和现代女性知识分子对古典理想爱情观的坚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爱的主题为切入点解读了《黑猫》,发现了故事中人物的病态心理,及自我心灵的恐怖和最终走向毁灭的原因都源于心中爱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12.
王德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2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非洲裔女作家,她创作的《爱》是一部充满爱恨交织的复杂小说。首先分析了《爱》当中女性形象对于两极分化的突破,然后对L的形象所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爱、L的形象代表着一种仁慈与关怀,以及L的形象代表着一种爱的救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L这个女性的形象,最后剖析了《爱》当中的天使即梅的悲惨形象,重点分析其悲惨女性形象的层次性,以及这个悲剧女性形象背后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这些女性形象,从而对莫里森笔下女性形象的深邃性、多层次性有着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杨晓琴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05-108
以儿童、成人双重视角谛视《初吻》,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体味《初吻》的悲剧意蕴。指出作家以之反映了爱的复杂性,流露了爱是虚假爱是空的苍凉;而在更高的形而上层面,"爱"被彻底解构了,"爱"成了人生命定的困局。 相似文献
14.
汪洪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4-56
本文以鲁迅作品《伤逝》中子君的死亡原因的探究为切入点,对涓生的爱情和忏悔进行了剖析。认为其爱情实质是“无爱之爱”,即爱自己心中抽象的价值更甚于“他人”。之所以无爱,是因为在“无爱的人间”中的无能和无奈。而真诚的欺瞒才是真正的伟大的救赎。 相似文献
15.
杜芳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2)
《儿子与情人》所刻画的男女之爱处于朦胧之爱阶段。主人公保罗的朦胧之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他自小对母亲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有时把她看作是自己的情人。当他长大并有了女朋友后,总是在恋母和恋人之间做痛苦的抉择;而他的初恋则在崇高的、神圣的精神之爱与充满激情、纯感官的肉欲要求之间摇摆——精神之恋与肉欲要求分离,肉体接触亦与精神要求分离,两者未能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陈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75
麦克尤恩的小说《爱无可忍》对理性矛盾反思的隐晦书写,是作家洞察人性深处、触探个体道德底线的手段。文中重复、反讽、文本循环等叙事特征表现出叙述者面临危机时存在理性与虚妄二重基调的不确定性,使作品呈现多元异质特征,这种异质性与麦克尤恩叙事意图的矛盾性不无关联:一方面,对宏大叙事所彰显的“科学知识”“理性思辨”饱含希望,并赋予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小叙事中自我的异质性书写却又不断解构宏大叙事的必然存在,如何走出个体心灵无力面对理性存在而陷入虚妄的窘境,重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与融合成为后现代人文关怀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龚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63-66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18.
龚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19.
徐常利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3-85
北美土著文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美国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土著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的长篇小说《爱药》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杰作。《爱药》中蕴涵着独特的女性生态文化,其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有着巨大的差异,书中女主人公玛丽、露露等典型的印第安女性具有强大的女性复原力量,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洲大陆,坚守本民族传统文化,重建民族自信,真正回归自然,回归印第安独特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20.
刘俊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4):37-40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短篇小说《爱药》,在糖—鸡心—蒲公英的三重象征意象中,从危机—拯救—希冀的一体性关联里,展现了在白人文化异化和新殖民语境下年轻一代印第安人的文化自醒、族裔自尊以及身份自认;同时,主人公面对多重危机的拯救行为和其显露出对本族群文化的心理认同,也隐喻出已觉醒的当代印第安人所拥有的文化希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