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大战役之一,与辽沈、平津战役相比,淮海战役是我军在战场上总兵力少于敌军、武器和装备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进行的。我军获胜的关键是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适时、正确地制定了淮海战役的战略方针,并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以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的淮海总前委,在战役的组织指挥方面坚决贯彻并实施了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并根据“敌变我变”的原则,以卓越的战争艺术,出色地导演了这场伟大的战役。  相似文献   

2.
1940年7月,769团在榆社整训,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129师刘邓首长下达关于准备进行正太战役的指示,这是我们参加百团大战的前奏。刚开始不叫百团大战,以后参战的团队超过百个,彭总遂为之取名“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分正太路战役、榆辽战役和反扫荡三个阶段。我们769团1营参加的最激烈的战斗是在狮垴山、石匣和关家垴3仗。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我营参加了正太路破袭  相似文献   

3.
衡宝战役是我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后,于1949年9月至10月,由第4野战军主力和第2野战军一部实施战略大迂回,在湖南衡阳、宝庆(今邵阳市)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重兵集团的一次重大战役。在战役过程中,我军在情报战线上与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斗智斗勇,隐真示假,用假情报迷惑敌人,使我军从容地采取正面进攻、东西迂回、断敌退路的作战部署,一举全歼白崇禧集团主力47000余人,使白崇禧彻底丧失了与我周旋的军事"本钱",为我军尔后进军广西全歼白崇  相似文献   

4.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震惊中外的大捷。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三日至四月十七日,在台儿庄地区由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四十余万官兵,经过二十六天浴血奋战,击溃了日本军矶谷和坂垣两个精锐师团,共歼敌一万余人。此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台儿庄  相似文献   

5.
周燕 《社区》2004,(9):42-44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我采访了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左权将军是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1942年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人民崇尚这位为民族生存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左权将军牺牲已经62年了,左权后人今安在?看着父亲的照片长大的女孩子左太北是左权将军惟一的女儿,1940年5月27日,出生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卫生院。35岁的左权喜得千斤,自然十分欣喜。但他整天忙于军务,就连女儿出生了,也顾不得看上一眼。后来他骑着马将她们母女从…  相似文献   

6.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几十年来,我军按照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打了许多漂亮的歼灭战。新开岭战役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九四六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我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运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及战略战术原则,在新开岭地区集中了三个师(八个团)的兵  相似文献   

7.
在上甘岭前线 上甘岭战役,长达43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敌我双方激烈争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战役集中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上进行,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10万,炮兵火力密度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这次战役,是我军与当时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装备敌人比素质、比智慧、比战力的一次全面较量,而最终是我们打败了敌人。 1952年10月14日,敌人动用美7师、南朝鲜军2师,7个营兵力,在火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6路向金化北面,五圣山前沿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两个连的阵地,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敌人攻击的我军阵地是597.9高地和  相似文献   

8.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完整说法关于平型关战役,以往的教科书上这样写道:1937年9月,八路军将领林彪和聂荣臻率第—一五师,在山西东北部平型关打伏击,一举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饭坦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主力300O余人(实为1000余人),而我方却无人伤亡—...  相似文献   

9.
1946年12月,16岁的我参加了忻岚游击大队,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1948年10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主力部队在党中央、毛主席指挥下进行了太原战役,这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的一场大型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而在太原战役中,牛驼寨的战役其惨烈和艰难程度,更是让人难以想象。我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太原的外围战——风格梁和榆林坪战斗开始,接着是牛驼寨战斗。通过我们顽强的猛攻,大部分阵地被攻克,眼看敌军的主阵地庙碉就在眼前,我军对其进行了第一次进攻。  相似文献   

10.
四十年前的夏天,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的一个半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同志的指挥下,于苏中地区进行了一次重要战役。即苏中战役。我军以十九个团三万余兵力抗击着国民党军十五个旅十二万人的进攻,连续进行七次战斗,皆获胜利,歼灭敌正规军六个旅加上五个交警大队共五万三千多人,故亦称“七战七捷”。 苏中战役自始至终是在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既运用了我军的传统战法,又在  相似文献   

11.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是1938年3、4月份在鲁南的临沂、滕县、台儿庄地区进行的。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击败了日军矾谷、坂垣两个师团,取得了歼敌11984人辉煌胜利。这一胜利记录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对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一、台儿庄战役开创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防御战的一个先例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曾有相当数量在前线的国民党军队及地方系军队对敌人进行过积极的抵抗”。但是,于敌强我弱,尤其是国民党领导集团执行了片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朝鲜停战的实现,我军于1953年5月13日发动了夏季反击战役。我军有计划地实施了三次进攻。面对"密苏里防线"精心组织大潜伏在第二次进攻时,志愿军第20兵团以进攻据守在北汉江以东883.7、902.8、973高地一线之敌为突破口。这几个高地地势高,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防守的敌人有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基本阵地构筑有坑道式的掩蔽部,并有大量的地堡群和各种障碍物,工事相当坚  相似文献   

13.
王晓建 《中华魂》2020,(4):44-46
抗日战争时期,李达(1905-1993)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他是1943年10月6日兼任太行军区司令员的。在此之前,129师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就已责成李达指挥了蟠(龙)武(乡)战役和林南战役。在1943年7月的蟠武战役中,李达面对进占太行山腹地山西武乡县蟠龙镇的1500余名日伪军,调集太行军区的5个团和八路军总部警卫团(特务团)参战,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日军100余人,伪军500余人,拔除日伪军胡蛮岭、东庄等据点10余处。  相似文献   

14.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挫败了敌人最精锐的坂垣、矶谷师团,歼敌万余人。在整个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一改过去一昧地消极防御的战略战术,主动出击,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紧密配合;参战将领通力合作,广大士兵  相似文献   

15.
一义和团运动是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的基础上爆发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发展史我们认为可分为三个时期:革命运动的初期——1899年山东朱红灯起义到1900年5、6月的涞水涿州战役;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涞涿战役到1900年8月北京保卫战;革命运动的后期——8月14日北京失陷到1901年春革命失败。反帝斗争的锋芒贯穿于义和团运动的各阶段,而帝国主义和反动的清政  相似文献   

16.
刀劈三关战襄樊 1948年5月,中央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南征部队更名为中原军区野战军。为了开辟汉水中段,建立战略前迸基地,6月13日,刘邓首长下达了老襄战役作战命令。 老襄守敌为第15绥靖区,特务头子康泽为司令,郭勋祺为副司令。我兵力与敌比较只略占优势,不能同时分兵围歼老、襄两地之敌,刘司令员乃决定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奔袭老河口、谷城的敌人,然后沿江东下,包围襄阳、樊城。 战役第一阶段的老、谷作战于7月2日开始。我军以神速动作胜利完成老河口、谷城地区的作战任务后,日夜兼程,合围襄樊。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靠山傍水,城南群山耸立,为其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相似文献   

17.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蒋介石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在整个决战过程中,毛主席高瞻远瞩,全局在胸,不单紧紧抓住战略决战时机,同时也准确地选择了平津战役作战时机,及时制定了《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牢牢把握着整个战役主动权,使战役各阶段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引战役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然而,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始终贯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同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激烈斗争。一向以“常胜将军”、“天才军事家”自居  相似文献   

18.
1950年,淮海战役刚结束,为组建炮兵队伍,组织上把我从前线部队调到沈阳高级炮校进修,学习炮兵课程。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正当我们第一期毕业的学员等待分配的时候,学校作出决定,凡成绩优异者一律留校任教员。由于建国之初,我军炮兵人才极度匮乏,留下优秀学员任教员是为日后  相似文献   

19.
百团大战     
《源流》2011,(11):60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相似文献   

20.
海南战役是我军建军后第一次渡海登陆作战的成功战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着重研究探讨了海南战役中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作用,说明海南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一、毛泽东阐明了渡海作战的特点,为海南战役指明了方向;二、毛泽东指出了海南战役的有利条件,坚定了我军指战员夺取战役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三、毛泽东关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是一个英明正确、富于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四、毛泽东批准采取“分批偷渡和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加速了战役胜利的进程。文章还认为,海南战役所创造的渡海作战的成功经验,使毛泽东军事思想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