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举例法"中国的词汇研究,传统的便是训诂学.它的起源一直可追溯到先秦.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厶,背厶为公."《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观其方法,在训诂学上有所谓声训、形训、义训之别.上面《周易》之例为声训,《韩非子》之例为形训,《左传》之例为义训.这三种方法皆为后世所继承.但严格说来,声训和形训还可称为是一种研究方法,因为它们是从语言的声音和文字的形状去探求词义(是否正确姑且勿论);而义训,却不过是一种解释方式而已,是不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使用的.它充其量不过是解说  相似文献   

2.
古籍用字述论陈焕良古籍用字原先没有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的现象很突出,给后代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而当前的古籍整理在用字方面也未能完全做到规范化,甚至因此而滋生一些不规范的简体字。因此,无论是阅读原版古书,还是阅读经今人整理的古书,都必须...  相似文献   

3.
书法理论家邵竞源先生在今年三月第14期《书历苑》上发表了“书法作品应重视字形规范”的文章,同年六月又在《徽州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拜读之后,有些感想,现向邵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4.
同形词是古汉语词汇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同形词的本质是词汇意义的质差。同形词与兼类词有复杂的交叉现象。同音假借、词义引伸、词汇的系统演变是同形词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通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已经被人们研究很长时间了,著作不少。近几年中,我也进行了一点调查、研究,有所收获。现在只就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第一,什么是通假?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记录同音词,必须根据词义的不  相似文献   

6.
得失之间     
《快乐青春》2010,(11):41-41
有位老先生,携一幅祖传名画参加电视台组织的鉴宝活动。他对主持人说,父亲告诉他,这幅画可能值数百万,所以他战战兢兢地收藏着。自己不懂艺术,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拿来请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7.
重庆1048个乡镇级以上地名,总共使用汉字2220字次。使用了595个不同汉字。超过一半的所用汉字用在了地名末尾。这些地名尾字多数是通名汉字。使用次数最多的5个汉字分别是"龙、溪、石、家、山"。重庆地名用字有如下特点:尚"龙",与"龙乡"龙文化;山、溪、石、坪、坝等地名用字反映了重庆的地形地貌特点;"桥"字地名与"桥都"文明;姓氏地名多,是"插占为业"移民政策的结果;通名变专名,现代地名命名方式之一;异体字。  相似文献   

8.
汉代金文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的文化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研究汉代金文中的用字现象,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汉代文字的特点,为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省略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 《东岳论丛》2007,28(6):69-71
对古汉语省略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分类过于简略的问题,以至于目前对省略这种语法现象还看不清。本文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也与现代汉语作比较,以便对古汉语省略做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说明古汉语语法意合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借代,是一种修辞格,指“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某事物密切相关的名称来称呼它”.借代辞格运用于造词,即借代造词法,指借用相关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固定在词中.例如:(1)仓促骨肉情,能不怀辛苦?(曹植《赠白马王彪》)(2)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诗》)(1)中用“骨肉”代“至亲”.(2)用“桑梓”代“故乡”“乡里”,语出《诗经·小雅·小弁》:“唯桑与梓,必恭敬上.”朱熹《诗集传》解释说:“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即一个概念本来有确定的词语来表示,而有人却使用另外与之有联系的词语表示这个概念,并且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承认和运用,从而形成借代义,对于这种借代造词,以前很少专门论及,有的只从修辞角度来研究,也是略而不具.本文拟就借代造词的种类和特征、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在语言发展上的作用做一初步探讨.§1.借代造词法的种类和特征1.1种类1.1.1以人的形貌或其他特征代指某种人.如:如仆者,亦岂须眉而巾帼者哉?(沈起凤《谐铎·巾帼幕宾》)“须”是胡须,男子才有胡须,故用“须眉”借指男子.“巾”和“帼”都是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饰物,故用来代指妇女.旧时用形貌或饰物特征代指女子的还有:粉黛、蛾眉、红颜、指粉、裙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3期刊载谌旭初同志的《古汉语语法教学也需要一个“共同纲领”》的文章。文章列举了存在疑难的四个问题:一,是名词用如副词,还是名词用作状语?二,是副词谓语句,还是副词活用为形容词?三,是名词用作动词,还是名词动化?四,是活用词,还是兼类词?本文只想就第二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同时也涉及第四个问题。为了论述方便,现将谌文所提第二个问题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语文学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总体情况是词法研究领先于句法。但真正的汉语语法学诞生之前,古人对反问句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首先将历代的传注之书及文字、训诂专著里涉及的有关古汉语反问句的论述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将《马氏文通》后有关古汉语反问句论述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通货膨胀不引起产出增长条件下的得失观 如果通货膨胀不能引起产出的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的作用就只是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时,整个社会有一部分阶层获得追加价值,而另一部分阶层则失去部分既得利益。并且,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阶层的所得就是那一部分阶层的所失,全社会的总所得等于全社会的总所失。那么,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究竟是谁得谁失?我认为可从如下六个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 反义词的研究与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略显薄弱, 特别表现在理论方法及断代、专书反义词研究上。反义词应是同一语言、同一历史时期, 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对举关系, 在一个或几个义位上相对或相反而词性相同的词。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应从专书入手。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的判定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借助文例判定; 依靠注释及书中的有关解释判定; 联系整部书的用词进行判定。通过古汉语反义词的研究, 可以了解一个词的多义系统, 了解常用反义词的发展演变, 还可以补大型语文工具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谷向伟 《殷都学刊》2010,31(1):126-129
通过对比普通话与一些方言,证实从语法上说虚字"了"的确是两个,并以林州方言为例,说明在某些方言里"了"还有特殊的用法,跟普通话并不完全对应.从方言里"了"字的用字,可以看出当前方言语法研究中虚字依音记字、同音替代的现象比较普遍,具有诸多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努力做到虚字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北方论丛》2002,(5):64-66
我国加入WTO以后,频繁的国际交流需要一个规范的、标准的语言文字环境.目前,我国社会用字仍然十分混乱,尤其是牌匾、橱窗的用字更是如此.社会用字的混乱,不但导致交际的失败,而且有损于民族的尊严.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早日实现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运用当前语言学界关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的学说,对古汉语介词的语法作用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既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提出了个人的认识,这是把现代语言学、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古汉语语法领域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汉字发展史上 ,两汉时期的文字处于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的完成阶段。二十世纪以来 ,关于两汉的文字及用字现象 ,人们曾经做过不少研究。文章针对这一时期两汉用字的研究状况 ,按照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的顺序 ,分别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20.
“词有定类,类有定职”,这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语法规律。不过语言现象又是复杂的,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临时打破这个规律。“词类活用”就是对这个规律的一种突破。 “词类活用”指的是原属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作乙类词这种临时性的词性变化。例如:在《鸿门宴》中有“瞋目视项王”和“范增数目项王”这样两个句子。两句中都有“目”这个词。“目”表示的是视觉器官的名称,是名词。“目”就是眼睛,“瞋目视项王”中的“目”就是名词,当眼睛讲。而在“范增数目项王”这个句子里,“目”的词性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