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 ,塑造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 :(1)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2 )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 ,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3)多方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作品对诸葛亮的“多智”虽有夸张过甚之处 ,但对此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就总体而言 ,书中的诸葛亮形象仍然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过去人们称他为“忠臣贤相”,是维护封建正统的“智慧”和“忠贞”的政治家。这不是对形象的正确评价。尽管小说在诸葛亮身上加添了儒家色彩,但是孔孟之道的外衣,掩盖不了这个形象闪耀出来的法家思想光芒。重新评价诸葛亮的形象,对于正确区分《三国演义》中的精华与糟粕,研究文学领域中儒法斗争的历史情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史研究中,诸葛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来都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为人所知。事实上,他还是一位文学家,是器识与文艺俱佳的政论家。在诸葛亮的一生创作中,多数作品都笼罩浓厚的"忠"情。刘勰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诸葛亮一生都秉持忠贞之志,报恩之情。这种情怀表现于对君主的忠贞,也呈现于严于律己,还有对僚属的感化等方面。这种情感贯穿着他言思的始终,随即形成了其文学创作中典型的以情纬文。  相似文献   

4.
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家给予诸葛亮极大认同,誉其具"儒者气象".在程朱理学看来,诸葛亮的"儒者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审去就、知义利、效忠贞、行王政、为王佐、安天命;指出诸葛亮具"儒者气象"的原因是个人"天资甚美",不足在于"学术甚杂","习申韩之术",程、朱在治国、修身上亦受诸葛亮影响;诸葛亮具"儒者气象"带给我们的思考有:其"儒者气象"实为东汉儒家文化教化之结果,故儒学未来发展当回归教化之路;儒、法关系在一定程度可相互融通;当今吏治亟须强化官员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是作者依据历史人物的真实,结合民间传说,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塑造的一个“贤相”典型.作者倾注满腔热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他从隆中一对到六出祁山那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崇奉的心理、赞美的笔调讴歌了他献身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从而使诸葛亮这个名字千古流芳,家喻户晓,成了广大民众心目中智慧的化身。然而,就在作品极力颂赞他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诸多不足。比如伐魏战争中军事才能的欠缺;关羽、刘封死后人情的淡漠等。本文拟就他用…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还是无奈的。诸葛亮有着远大的理想,但他选择刘备是无奈的,他和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无奈的,它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诸葛亮的追求与无奈,正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不计名利、舍生取义的人文精神,也显示出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选择的尴尬处境。这也正是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后人的特别关注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文化现象浅论张晓刚,刘霞在我国,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一个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为世代各阶层人们普遍尊崇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已远远超出了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范围。他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多谋的共名。在诸葛亮...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活中,历史上的诸葛亮不过是普通人。从建安二年(197年)开始,诸葛亮便开始了十年的耕读生活,从事农业劳动之余,诸葛亮读书游学,并同襄阳的亲属和师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躬耕磨砺了他的意志,读书锻造了他的智慧,而通过游学结交名士为师友则为其出山做好了铺垫。婚姻家庭方面,诸葛亮娶丑陋的才女黄氏为妻。他重情重义,严格教育子女。在个人品质上,无论是在作风廉洁还是开诚布公等方面,我们都不难感受到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诸葛亮不仅受到了当时百姓们的崇敬,同样也值得今人敬仰学习。  相似文献   

9.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智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葛亮北伐功业的标志之一,是其"名垂宇宙"的文化符号之一。唐宋诗人常常将"木牛流马"与"八阵图"视为诸葛亮智慧的象征和最伟大的发明。唐宋诗人在描写木牛流马时也是常常与诸葛亮北伐联系在一起。唐宋诗人不仅将木牛流马看作是诸葛亮的杰出智慧,更将其作为诸葛亮坚守信念、统一天下的文化符号,"看木牛流马,恢复神州"。诸葛亮木牛流马对唐宋以后的中国文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士临戎驾木牛",进一步强化了诸葛亮在文学作品中的智慧形象。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被后人誉为智慧的化身。他择主刘备,追随刘备征战疆场,与曹操、孙权相抗衡,完成了三国鼎立之伟业。对诸葛亮的道路选择,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不仅如此,其他方面优秀品质也是丰富的。就智慧而言,我国曾出现过象诸葛亮这样的机智人物,特别是经过《三国演义》小说出神入化的渲染,更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诸葛亮几乎成为智慧的代名词。其实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机智人物,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塑造了不少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机智人物形象,象印尼的卡巴延、  相似文献   

12.
三国是个政局动荡、战争频繁、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是人材辈出的时代,在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涌现出各种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物。而《三国演义》则艺术地再现了各类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各自的才能与性格,从他们的活动中,反映那个历史时代的面貌,也倾注着作者对人才的赞美之情,特别是对各种斗争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谋略,充满着歌颂的激情。这集中地表现在智慧和忠贞的化身、全书的灵魂——诸葛亮形象上。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写道: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辅佐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治理蜀汉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廉洁自律精神、智谋、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以及重视与运用科学技术等管理经验和思想,是值得我们高校教务教学管理加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性格的特征是他的“性度恢廓”与“气量狭窄”的有机统一,这构成了周瑜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周瑜形象的塑造是在同诸葛亮的性格纠葛中完成的。周瑜形象对诸葛亮形象的正衬与反衬,奠定了诸葛亮形象作为中国人民的智慧化身的性格基础。周瑜形象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愚 《可乐》2010,(3):27-27
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硕个诸葛亮”,意思是说集体出智慧。就常理而言,群体应该发挥出超越个体的智慧。然而,绝大多数时候,臭皮匠就是臭皮匠。多少臭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  相似文献   

16.
“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出色的才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功名业绩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倍加关注,比如人们对诸葛亮的研究及对其体现出的忠诚、智慧、才能等现象的反复评述。文章回顾了近年诸葛亮研究的现象,通过对已有关于诸葛亮研究的梳理,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并论证了对诸葛亮进行心理传记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新少年》2011,(Z2):31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吧?可是,这句话却是有来历的,听我来讲一讲吧——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他为东吴国主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孙权便召集东吴的能工巧匠,开始建造这座塔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三国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瞩目,即:诸葛亮所以在荆襄之战中始终不救关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救;他不仅不想救,甚至还要"借刀杀人"将其除掉。持此种观点的人还厚诬诸葛亮,说他野心极大、心机极深、擅权专断、打击同僚、消极北伐、奸诈一如司马懿,其最终目的是要取代后主,"登上帝位"。但许多史料亦证明,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光风霁月的磊落胸怀、淡薄宁静的人格修养、忠诚廉洁的思想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精神的少有的民族先贤;他与刘备在"关羽毁败"之际并非不想施以援手,而是事势让他们根本无法援救,"借刀杀人"的观点有失荒诞与武断;章太炎先生的确曾提出过葛氏"借刀杀人"的观点,但他后来又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所以,对诸葛亮的种种诬蔑性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一生生活简朴、为政清廉,其持家、为官、治国的操守和风范是教育领导干部的极好素材,是领导干部学习和效仿的光辉榜样。尤其是那些在腐败面前还心存侥幸的领导者,如能真正领会诸葛亮为人为政的智慧,真正以诸葛亮的精神风范来鞭策自己,就会悬崖勒马、迷途知返,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清官”。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死后,不少两晋南北朝人士都以他来自比或将他人比作诸葛亮。这其中有胸怀大志的人士来自比的,有以贤臣、贤相来比赞的,有以诸葛亮与刘备君臣际会比来附的,有以顾命大臣如诸葛亮受遗命辅政来类比的,等等。他们因为与诸葛亮在抱负、经历、业绩等方面有共同点,所以用诸葛亮来自比、类比。这种形式是一种称颂、赞誉。统计这一比附形式的数据,自比或被比者达18人次之多,朝代有西晋、东晋、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北朝的北齐、北魏、西凉、后凉等。这一比附现象的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宽,被比附的人次多,足见诸葛亮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认可度和影响。不过,这些自认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和事,其形象远不如诸葛亮完美,其影响远不如诸葛亮深远,他们中的多数已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历史证实,诸葛亮可比而无人能比肩,更难以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