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四川大学冉光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开发中西藏及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以下简称《特殊性研究》),以《西藏和其他藏区特殊开发途径》(以下简称《特殊开发途径》)、《西藏及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文集》和《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一书三册的形式,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项目的完成是目前我国民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这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与重大价值的研究。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西藏和其他藏区则是…  相似文献   

2.
藏区是中国最古老、最典型、最强大的游牧文化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密集、最独特的宗教文化交汇地之一,同时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族文化遗产。藏区民族文化遗产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互相交融并存的原生态文化,也是藏区各民族所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相继公布了一大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藏区民族文化遗产入围,因此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四川藏区为深度贫困区 ,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县 17个 ,占藏区县的 5 3 %。藏族家庭贫困的原因很多 ,从宏观视角的相关研究分析 ,导致贫困的原因包括自然条件恶劣 ,自然灾害严重 ,交通闭塞 ,基础设施差 ,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 ,地方病蔓延因病致贫及政策、教育文化等因素。致贫的能动性主要因素 ,则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劳动力的问题。这一问题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藏区家庭劳动力长期缺乏 ,是藏族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导致劳动力缺乏的各种文化因素 ,如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民俗文化因素等。因为在同一自然条件、同一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本"是陇南宕昌山居藏族对本教巫师的称呼。以"本本"为传承主体的民间祭祀仪轨及文本,体现着非典型藏区宕昌地方藏族聚落对本教文化的融通及适应。边缘地缘往往成为文化与历史的沉淀带,边缘也多文化交汇,宕昌地域内鹿仁、立界等村庄的"本本"并非生活在藏文化氛围浓厚的藏区中心地带,其家藏本教文献却保存着最古老的原始古藏文的面貌,具有非典型地带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苯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多藏区丧葬中的占卜、灵魂崇拜、神灵崇拜、白色崇拜等习俗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些习俗皆是苯教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遗存和反射。文章通过历史渊源、遗留现象分析了苯教文化在安多藏区葬俗中遗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由刘德龙、张廷兴主编的《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后 ,在学术界、文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许多专家学者、政界领导纷纷著文 ,一致称赞这是一本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学术著作 ,又是一本尝试科学地扬弃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民俗学普及读物。将俗信纳入科学研究的版图———对民俗学学科建设的新贡献在民俗学研究中 ,对于民间俗信问题 ,以前很少有人专门进行过研究 ,尤其是从科学与文化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所以 ,民俗学者们特别关注《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 ,就在于它对民俗学学科建设所起的巨大推进作用。中国民俗…  相似文献   

7.
虽然大、小传统的区分范式在思想史的研究中略嫌陈旧、粗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局限于所谓精英文化的研究往往因其脱离了与之互动的民间文化而使思想史的基本图景显得无根与单薄。在民间宗教这一向来为史学所关注的领域引入思想史的维度,以传统中国文化为背景来寻绎民间宗教发展的内在理路,由此必然成为思想史研究得以向纵深层面拓展的前瞻性课题之一。徐小跃先生近期推出的专著《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五部六册〉揭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通过对中国民间宗教之一罗教及其经典《五部六册》的具体考察,为思想史研究的全幅…  相似文献   

8.
我国藏医药学的形成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变化与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尤其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如公元七世纪由于松赞干布完成统一西藏大业,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藏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及创制藏文均为藏医药学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内地盛唐联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把汉地医药之学传入吐蕃,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使藏医药学也得到极大地发展。另外,藏医药学在形成过程中还把天竺(印度)、大食(后称波斯,今伊朗…)等地的民族、民间的一些医药知识融汇其中,通过实践不断充实与完善,形成具有独特理论和实践体系的藏民族医药学。 藏医药的发展道路又是曲折复杂的。每当藏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停滞,对外采取隔绝与封闭的政策则必然导致藏医药学停滞不前,近代藏医药学发展迟缓就是例证,清朝以后,更由于“三大领主”的黑暗统治,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严重倒退,藏医药也只能为少数的统治者服务,广大的农牧民根本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这样,在民主改革前的一百多年间,藏族人口较过去减少了五分之三,藏医药本身也濒临绝境。 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医疗卫生事业随之蓬勃兴起,传统民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的回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回族民间兴起了以阿訇和经师为主体的回族民间知识精英的伊斯兰文化译著活动,这场译著活动是回族民族知识精英对回族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困境的一种文化反省,是回族民间知识精英对回族传统文化的"自知之明",也是回族民间知识精英对回族民众进行的"深层文化启蒙",译著活动对回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回族民众新文化精神的培育必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温泉浴疗文化作为水文化的部分内容在藏区具有别样的文化阐释。在藏区,温泉被藏族同胞视为"神泉"或"药泉",其疗浴作用对患者来说不仅源于物理层面,还有源自文化及宗教层面的特殊意义。本文借鉴人类学的调查方法,通过参与观察与口述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人类学与宗教学的相关理论解读这一宝贵资源的医疗价值与文化内涵,旨在为其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藏族本教文化是典型的神灵文化,法师依托文本教义和繁复的仪程沟通人与神灵,引导民众敬事万物神灵,从而达到敬畏自然和引导民间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甘肃宕昌本教文化历史久远,由完整的神灵体系、与之相契合的繁复仪程及融入族群民众日常的宗教行为惯习等构成,有不同于核心藏区本教的独特传统。当地“本本”法师较为完整地保留并传承了与文本相辅而体系繁复的本教仪程,成为古代高原宗教文化东向发展和引领当地藏人精神世界的活态诠释。  相似文献   

12.
试论藏传佛教对藏区出版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前的藏区出版,由于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寺院成了藏区出版文化的基地。该文从寺院的经济实力、文化教育基础和人才力量的准备方面分析了寺院所具有的藏区出版文化的条件,探索藏传佛教对藏区出版文化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藏族的丧葬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是土葬,在藏文化的核心地带,逐渐从传统的土葬过渡为天葬,另有部分水葬、火葬、塔藏和树葬等.与其他藏区相比,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丧葬习俗多种方式并存,其中土葬和树葬要进行二次葬,具有明显的无等级差别性、文化多元性和地域性,其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特征既源于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又源于他们对生与死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是多元文化特别是汉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圆锁”习俗是我国北方民族一种常见的民间风俗,是为长到12岁的孩子举办生日聚会冠以成人礼的仪式.在其运作过程中激活了民间信仰、民间道德、人生自省、社区网络、崇礼意识等文化资本诸要素并使其相互运行.从现阶段凸显的“圆锁宴”的现象折射出人间交往由情感性趋向功利性的态势,随之产生的礼物经济更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通过这一习俗所演绎的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回流”①过程,可以为民俗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藏族地区中学英语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和质性访谈,发现存在着三语环境下的课程不被重视、教材在藏区水土不服、教学管理体制僵化、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就其成因,主要是存在四类文化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本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正视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整合,以加强藏族地区的英语教育,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藏区从古到今广为流传,它不仅是藏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珠级的明珠,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百花园中独具藏族风格和高原色.彩的一支奇葩。在藏区至今依然活跃.着众多才华横溢的民间《格萨尔》说.咱艺人,他们源源:不断地创作和传播’各种新的《格萨匕;尔》内容,不断给E史诗注入新鲜血【液,使史诗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如此,在藏区反映格萨尔王为首的三十员大将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和十三佳人干古留芳的遗迹还在源源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几乎每个遗迹都有一段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生动有趣的传说…  相似文献   

17.
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形势难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迫切需要探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传统民间文化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根基.从中国民间传统的特质来看,持中贵和的思想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传统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 ,应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文化观 ,兼顾地理环境、社会、民族和历史传统诸因素对于文化的影响 ,寻求地域文化向现代转化与进行文化重塑的路径 ,以满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要求。关东文化应在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推动民间传统文化创新的基础上 ,切实整合文化资源 ,把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实现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徐忠明 《学术研究》2003,(12):76-79
晚清民国以来,近百年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官方资料和精英思想,讨论的对象也局限于国家颁行的法律典章,并且不自觉地把法律文化视作铁板一块的东西。然而,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几年,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学者开始着意弥补这种缺陷。由此显露出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研究“范式转变”的某些迹象。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法律文化小传统”的研究——民间(习惯)法和民间法律意识。随之而来的景象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资料范围开始得到拓宽,不仅涉及国家法律典章、正史记载,而且包括档案、民间法律文书、日用杂书、野史笔记、戏曲小说,等等。  相似文献   

20.
孟姜女故事以传说、戏曲、歌谣、诗文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广为流传,而其流传形式也因地而异、因时而变。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这一民间戏曲与当地宗族的祭祀活动及传统仪式习俗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黏合,体现了诞生于北方的孟姜女故事以民间戏曲的形式在这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传说的灵验故事,透过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外来的孟戏成为本族正统的族戏,这便是这一文化文本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