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有退休金,就不能向子女要赡养费,这是误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除非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不能独立生活,才能免除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是子承父业。于是,一些子女们就认为老年人的财产理所当然地属于他们所有。然而,一些得到老年人财产的儿女却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一些老年人失去了生活来源。最近,北京市维护老年人权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现象,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新法虽规定了"常回家看看"条款,但由于新法规定较为笼统,对如何履行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及对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没有规定具体惩罚措施。这就使各地的法院在处理这类诉讼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立法应采用一般性和列举性条款相结合的方式规定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并对赡养义务主体、履行方式、责任承担及权利救济等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杨宇 《家庭科技》2021,(8):14-16
老年婚姻现状及特点 丧偶与单身 如今老龄化日益显著,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丧偶的风险不断提高.丧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与西方不同,中国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老伴之间相互扶持是大多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现状.丧偶老年人对其他社会支持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与子女同住,或者进入养老机构,会引发子女赡养老人的矛盾及养老机构乱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丧偶老年人提供照料和社会支持,使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配偶的老年人从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处于劣势,更容易出现负面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尊敬和赡养老人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老年人不仅在衣食住行物质生活上有所保障,而且在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精神享受上也有照顾。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子女分别赡养老人而使老夫老妻分居两地。笔者邻居老夫妻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农村老家,一个在省城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慧芹 《家庭科技》2010,(12):41-41
老年人大多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减轻子女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成了老年人的共同愿望。几年来,我通过科学理财,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从不让子女负担一分钱的赡养费。我有三儿一女,五年前,他们便已先后成家另过,只有我和老伴住在一起。老伴无工作,无养老金,所以一直为养老发愁。  相似文献   

7.
臧南 《家庭科技》2011,(11):6-7
美国社会经常被描绘为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那似乎是个人情冷漠的国家。法律规定,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分居,他们在生活难以自理时,可选择入住养老院。子女与父母似乎无亲恃可言,更无孝顺可讲。  相似文献   

8.
郭于华 《中国学术》2001,3(4):221-254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一贯引为自豪的道德规范,也是诸多国人骄于西方人的文化传统。有学者分别用“接力模式”和“反馈模式”概括西方与中国的代际关系(费孝通,1985c:pp.84-103):即在西方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家庭负担养老成本仍是主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但是额度有限(100元/月),效果不大.目前农村老人的养老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3种:多年以来的收入和积蓄、来自子女或亲属的经济支持、政府发放的津贴补助.收入一般、依托家庭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子女自身生存压力和经济状况会影响其赡养父母义务的履行程度.基于同情或支持子女的考虑,不少老人被迫自养.因此,一些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仍从事农业生产以保证生活来源和弥补养老金不足.部分身体素质不好的老人无法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获得收入,其养老生活质量更是缺乏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养老方式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养老问题是老年人问题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养老主要包括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和日常生活照料两方面内容。养老方式因老年人的居住形式、经济来源不同而划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分散养老和集中养老等形式。一般说来,分散养老是同家庭养老相联系,集中养老是同社会养老相联系。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相适应,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亲情养老、亲子同堂而居是我国家庭养老的显著特点,长辈抚养子女、孙子女,小辈赡养、照料长辈老人,是各个家庭角色的天职。历史演进至今天,不说广大农村,就是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已经接近两亿人。这些老年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巢老年人,如何保障他们的赡养权益,已成为政府、社会及家庭关注的重要民生课题。本文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城市生活的空巢老人的赡养权问题从物质赡养、生活赡养、精神赡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政府、社会及家庭应从强化物质保障、提高生活赡养能力及关注精神赡养,来切实保障城市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安享晚年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子女探望老人能不能被法律所强制?这是人们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精神赡养规范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集中的质疑.其背后隐含的深意是法律是否万能,尤其是在法治国家的理念之下,对于社会的控制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达成?作为一种身份权利,在权利实现途径上精神赡养并非仅有亲身探望这一种形式,书信、视频通讯等各种能够达到精神慰藉的方式都可视为对精神赡养义务的履行.立法当中的精神赡养规范所遭遇的司法困境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所固有的局限.法治国家理念之下,法律应当是社会控制或调控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法律强制力的实现固然重要,但在某些情景之下,法律对于权利或利益的认可与确认亦是其完成调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继承赡养协议采用利益激励机制,将履行赡养义务与遗产继承份额联系起来,鼓励赡养义务人积极履行赡养义务.协议充分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满足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需要,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调动了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积极性.继承赡养协议减少了赡养纠纷的发生,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应该得到立法的明确承认.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完善了老年人精神赡养制度,强调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但这部法律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规定存在界定难、监督难、处罚难和操作难的问题.对此应根据国情对赡养人的精神赡养义务进行量化,在完善赡养人的探亲休假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和老年人社会保障机构对赡养人履行义务的监督机制等方面,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相似文献   

15.
一项调查显示,89%的受访者感觉当下空巢老人情感寄托缺失的情况严重,71.5%的受访者呼吁子女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银发中国"已经真正到来!中国的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极为棘手。如何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摆在公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精神抚慰,有时远重要于物质关心。201 3年7  相似文献   

16.
天津一法院最近就一起因赡养引起的经济纠纷案件作出判决认为,赡养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附加条件,原告有权利讨回分给子女的钱。  相似文献   

17.
老人对子女的依靠心态与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很多 ,也有一些研究涉及到老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如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和交换关系等 ,在这方面许多研究是相当出色的 ,但在老人对子女的依靠心态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多 ,本文基于在广州市进行的两次老人调查 ,尝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探索。一、基本概念界定、框架与资料来源在本文中 ,老年人指的是 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老人对子女的依靠心态是一个主观指标 ,指的是老人在遇到困难时对得到子女帮助的期望 ,在本文中具体化为老人在遇到经济困难、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和家有重活时对得到子女帮助的期望。要强调的是 ,由…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上明文规定:劳动人民在年老、生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逐步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等事业。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就从立法上保障了我国人民安定幸福的晚年生活。老年人中还有一部分无子女、无亲属赡养的鳏寡孤独,他们的晚年如何安置,这是老年人赡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关心。因为:(1)从他们的生活待遇能比较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有赖于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性降低,子女对老人责任心增强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国家都规定了父母作为接受扶养的扶养权利人的过错致子女扶养义务消灭的制度,而我国对此没有作任何规定。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出现了“赡养老人是无条件的,与财产无关”的认识和舆论。这样的认识背后所显示的理念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我国应当引入扶养权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