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公平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9-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基尼系数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协整分析表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的负向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以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特别是居民消费在其中是否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减少贫困发生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注重效率的提升,以保持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卢珊 《统计与决策》2023,(2):162-166
文章基于197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时间效应、空间效应与时空交互效应的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构建双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在不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在短期与长期均促进了本省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性,短期内抑制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长期内促进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且省份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份内的影响效应;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处于低区制与高区制两种状态下,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与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相比,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全局DEA框架下SBM模型基础上分解GML指数得到绿色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关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和我国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就业率、产业结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严格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对我国东中部有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1978~2011年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使用最新发展的两区制门槛协整模型对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公共卫生支出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加大公共卫生支出的力度;(2)全国公共卫生总支出同经济增长间存在非线性的协整关系;(3)公共卫生支出和经济增长对误差修正项的反应存在差异,在区制一时国内生产总值会使得系统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更为严重,而当出现区制二时,国内生产总值会使得系统偏离长期的均衡状态可以实现恢复。  相似文献   

7.
颜敏 《统计教育》2010,(6):44-49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6省际面板数据阐述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渠道,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生产弹性要大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弹性,并且教育溢出作用明显,教育投资与GDP存在直到滞后8期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指标中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人均医疗经费支出、人均社会保障经费支出和人均科技经费支出4个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对我国2000~2009年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省际差异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并采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区位熵的方法分析了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定量评价了我国10年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卫生支出作为改善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必然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作用。但当卫生支出或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时,其贡献应当是有显著差异的。基于中国199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Hansen开发的门槛面板回归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门槛效应,并且这一门槛效应主要是由于卫生支出自身的变化带来。当人均年卫生支出高于86.49元时,人均卫生支出的产出弹性从0.187 9增长至0.205 5。基于此,下一步的医改措施应当将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大投入规模上,而不是对医疗保障体制的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孙早  刘李华 《统计研究》2019,36(1):77-91
创新型经济的本质要求在于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引入社会成员的理性职业选择过程,刻画了社会保障对于激发企业家精神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检验了社会保障的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增长效应。本文发现: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能够激发企业家精神,与TFP之间则呈现U型关系,目前社会保障水平已超过U型曲线的拐点,对TFP表现为正向作用;②当人力资本和市场化水平提高时,社会保障的积极影响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保持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从而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引起教育投资增加的granger原因,教育投资支出仍然对GDP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济总量的增长会给教育投资支出带来同向的冲击,经济增长对教育投资支出的冲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较长期的持续影响效应.但是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弱,我国教育投资利用率低,教育不公平现象导致的人力资本质量偏低,由此导致教育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一收入关系位于环境曲线左半段;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变动对经济增长均产生负面效应,且后者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省际消费差距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水平的增长率。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城镇居民省际消费差距不断增长?各影响因素对省际消费差异的贡献如何?本文采用"反事实假说"构造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政府行为、消费习惯、对外贸易等的"反事实"省际消费增长率,并以此测算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城镇居民内部消费差距的贡献度。研究结论是,省际间的地区经济差异、收入差异是省际消费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基础设施、对外依存度和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我国贸易顺差、消费及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次为较弱、较强、很强.建议: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内需;获得更趋多元化的我国贸易顺差来源.  相似文献   

15.
杨梅 《统计与决策》2012,(16):140-143
文章利用两部门理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省级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997~2010年中部地区各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旅游业发展通过直接效应和对其他非旅游部门的溢出效应推动经济发展。为实现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文章提出了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省际旅游合作与分工,以整合区域旅游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估计了中国省际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当期影响效应,并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人均基本建设支出和人均文教科卫支出的增长提高了当地经济增长率。但是,基本建设支出的间接效应不显著为正,远远低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而文教科卫支出的间接效应显著为正,并且远远高于其直接效应。从长期来看,空间外溢性的存在,使文教科卫支出对整体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更大,远远高于基本建设支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几何加权平均法对省际区域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测度,利用AR(1)-GARCH(1,1)估计了汇率波动率,并采用省际面板计量模型对汇率机制改革效应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分别与区域有效汇率、汇率波动率、投资、政府支出存在面板协整关系;汇率升值及汇率波动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及时点异质性,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对区域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截面异质性,但是波动率的上升则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且具有时点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和行政管理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膨胀;经济的增长也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扩张;反向结论不存立.协整关系检验证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与行政管理支出负相关;行政管理支出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向量误差模型说明:短期内三者都有惯性增长的趋势;除了行政管理支出短期内受城市化水平波动影响外,短期内三变量的相互影响程度不显著,而且对非均衡的校正能力都很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19.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通过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中国1978~2008年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测算的基础上,使用基于VAR的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城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产要素是指持续提高一经济体总体产出水平的力量。宏观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正是这种因果关系,使组成宏观经济系统的各变量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文章运用扩展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在包括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4变量系统内考察了1978~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不管是作为中间变量还是直接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均不通畅,说明社会保障作为生产要素的效果在中国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