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十六个省,坚持长达十四年之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也和其他的旧式农民战争一样以失败而告终。马克思主义强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起义和东学农民战争是中国和韩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农民战争。关于太平天国的研究 ,在中国已有很多成果 ,同样关于东学农民战争的研究在韩国也很丰富。可是 ,把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在中国、韩国却还很少。事实上 ,两者之间有不少的异同之处。其中 ,太平天国和东学党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态度差异明显。太平天国强烈反对儒家传统思想 ,而东学党却在儒家的忠孝思想指导下展开了农民战争。而实际上 ,两个农民战争都没有摆脱儒家传统体系的束缚。本文试图把太平天国和东学党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态度作初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问题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进展。本文只就其中一些主要方面进行概括性评介,并以此纪念太平大国运动140周年。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运动,但它是否是革命运动?一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此前的历次农民起义都不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也不可能摧毁旧的封建制度,不能称作革命。李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有把农民起义说成“革命”,但对太平天国,有时却称为“革命运动”。这是就世界全局而言,太平天国起义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从太平天国本身来分析,总体上仍是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因此,应称之为太平天国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不能称之为革命(《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  相似文献   

4.
<正> 由山东省农民战争史研究会主办的山东省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三届年会于1989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山东大学、省社科院等科研、大专院校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中国古代至近代的农民战争展开了热烈讨论,就北宋末年农民战争的特点、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对农民战争的政策等问题发表了见解。会上有人着重探讨了发生农民战争的文化环境,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大家一致认为,过去研究农战史的着重点多放在政治、经济原因和具体的农战问题,使农战史研究的范围越来越窄。今后应该拓  相似文献   

5.
洪仁玕简论     
张苹  张磊 《学术研究》2003,(7):100-104
洪仁王干独特的经历和思想 ,鲜明而又集中地展示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时代特点与发展趋向 ,而他在太平天国后期所提出的纲领和方案 ,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 19世纪中叶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洪仁王干的思想与纲领中也存在着问题 ,但他不愧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农民阶级的代表。从洪仁王干这个人物切入课题 ,重新审视和剖析 19世纪中叶爆发的那一场历史巨变 ,也许可以解除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思虑。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两大革命高潮。这两大高潮在时间上虽相距半个世纪,但彼此却有着先后继承的关系。太平天国以反帝反封建的崭新姿态,结束了自秦汉以来绵延不断的单纯农民战争,为此后新型革命并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继承太平天国的革命传统,由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担负革命领导,从而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次年6月太平军进入湖南南部,在湘不到半年时间,即增加人数10余万,兵种完善,战斗力大为增强。可是13年后,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起义却被以湘军为骨干的中外反动势力所镇压。纵观太平天国运动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无不使人们去注意和考察湖南历史。笔者在研究湖南近代流民及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进而就湖南近代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及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值此之际,对建国以来40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四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回顾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早已开始了.最先重视太史研究的是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他在为刘成禹撰写的《太平天国战史》所写的序言中,一反封建统治者长期诬蔑太平天国的不实之词,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以后他在不少著作中,又不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罗尔纲.简又文、萧一山、谢兴尧、程演生、王重民、向达  相似文献   

9.
何继龄 《江汉论坛》2003,7(11):88-90
发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大革命,它首次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合在一起,从而明确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继续倡导向西方学习,使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它也对当时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农民战争,明显地对清王朝的衰亡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应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以足够充分的客观陈述。太平天国运动从总体上说是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交相激化的结果,就其是非而言,民众反抗清朝的暴虐统治,即可肯定其为“是”。就其功过判断,太平天国之功主要表现在对清朝统治的勇敢挑战和沉重打击,影响不仅表现于当时而且更为彰显于事后。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对于太平天国的功过应作实事求是的客观陈述,既不溢美,也不苛求。  相似文献   

11.
《天朝田亩制度》不仅只是一个分配土地的方案,而是太平天国建都之初的一个立国方案和制度,具有强化天京政权的功能;《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一个近代化方案,并有改变太平天国的现状和借此以“资政”的现实作用,它把太平天国运动引向了符合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新轨道。《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内容除乡官制度外基本不同,很难说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但它们所反映的则是中国近代农民运动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的身体观中蕴含着对身体规训的意味.洪秀全受基督教启发而创立拜上帝教,后又利用宗教建立并治理太平天国,所以基督教对天平天国的意义非同寻常.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教义和经典,以其身体观和身体规训为典范,对统治区内的身体进行各种规训,以此作为治理太平天国的一种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基督教对中国民众的身体规训仍然在继续,并且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历代农民战争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是在一个领导集团的集体领导之下发生的。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到冯云山在广西传教,逐步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袖集团。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与这个领导集团息息相关。过去史学界只注重对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进行个案分析,这种分析虽必不可少但却难窥全豹。笔者试图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仪评述其内部关系。1.在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天国领袖之间逐步确立了一种以洪秀全为首的、带有朴…  相似文献   

14.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话语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还在举国皆为"华夷之辨"的话语时代,它就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主流话语模式,孕育着具有近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它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农民阶级的狭隘并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战争的局限性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的文化现象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农民大革命。革命创建的王朝,从它的实践行为到理想境界,都充分和清楚地显现了近代农民的性格和心态及其人生价值和思维定势,从而产生了那种根植于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上的社会文化现象。认识和解析太平天国文化现象,从文化学的视角认识农耕社会文化环境的功能和意向,对我们开拓和深化近代农民学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运动始终伴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它以宗教起事,又以宗教立国,与宗教息息相关。按理说,太平天国宗教应是研究重点之一,对此,研究者早已充分注意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有关太平天国宗教研究的成果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或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而太平天国研究一直都在歌颂其“光辉业绩”,对其宗教讳言也是情理中事。1992年,夏春涛博士《太平天国宗教》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此后,他仍然潜心于该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代辨体批评在西学传入、西学话语重构本土学理思维的文化语境下发生了"辨"之视角的改变,产生了辨"体"新内容.考察近代辨体批评的理论样态,近代文话文本研究必不可少.在以"辨"为中心的文体话语结构中,针对基本理论、内容指向、体用关系之辨及以辨体为旨归的文体归类方面的问题,近代文话相关论述甚夥,突出体现了近代辨体批评观在文体归类意识的强化、融通的源流正变观、强烈的明"体"显"用"意识等层面的新变,呈现出中国传统辨体批评近代转进的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太平天国诸多文献中,《资政新篇》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篇章之一.对这一重要文献,史学界过去主要是从太平天国自身思想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较少将其置于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之中,探讨它与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思想历程的关系.事实上,《资政新篇》与西学东渐关系十分密切,它的诞生、成就及其命运无不鲜明地体现了当时西学东渐的历史性特点.将这一关系加以厘清,有助于进一步说明《资政新篇》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特殊的意义.一《资政新篇》由后期总理太平天国朝政的精忠军师、干王洪仁玕制定,由天王洪秀全旨准刊刻颁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4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起义。它组织了强大的武装,历时14年,转战18省,攻克了600多个城镇,并系统地提出了革命纲领,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与清王朝对峙达11年的农民政权,从而把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在世界农民战争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它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 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和我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一样,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终还是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