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靳玉娟 《天府新论》2004,(Z2):27-28
全球化的主导者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谓全球化即西方全球化或美国全球化.其本质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霸权扩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其价值取向强加给世界各国的话语膨胀,结果就是要把世界纳入到西方的控制之下.我们对这一话语必须保持警惕,全面分析,切不可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和文化操守.  相似文献   

2.
汤姆林森将文化全球化描述为非领土扩张化的过程,即文化地方性和全球性的统一,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世界主义,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各国积极参与统一的文化体系.本文从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点出发对汤姆林森的文化全球化理论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借全球化之势,极力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压缩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造成文化多样性锐减,文化生态失衡。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为解决当前的文化生态危机提供了答案。不同文明只有相互交融,和谐共处,世界和平才能持久。  相似文献   

4.
语言对民族、国家文化的存亡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英语话语霸权已经威胁到中国的母语安全,面对当代中国的母语危机,我们不能麻木和放任,要高度重视,把维护中国母语安全纳入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旧秩序阻碍了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导致世界贫富两级分化 ;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欲借全球化使西方价值观和政治霸权全球化。但是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将催生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国际新秩序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同时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核心作用 ,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对青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是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加速器  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 ,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 ,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与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 ,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技术全球化 ,乃至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全球化。对于西方大国来说 ,经济一体化无论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的作用如何 ,都将是西方新经济殖民主义向全球再次扩张 ,推动资本主义影响在全球扩散的重要步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从来也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敌视…  相似文献   

7.
陈薇 《理论界》2013,(1):158-160
冷战的结束奠定了一超多强的势力格局。基于对政治观念、文化外交等软实力对改变世界格局作用的认识,以美国为首的强势国家纷纷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通过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优势,大肆向殖民地国家宣扬和扩散,在全球性的交往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倾向。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批判话语之一,批判的锋芒直指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深处全球化进程之中的中国,维护文化安全,既是应然更是必须,它不仅关系到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与否,更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助推器。居安思危,从容面对,才是我们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郭洪涛 《理论界》2007,1(2):143-144
全球化的浪潮正冲击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安全。在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着全球化的主导权。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霸权,我们应该审慎参与全球化进程,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创新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为全球化提供理论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吹鼓手,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却普遍受阻。这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缺陷紧密相关,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应该认真思索,积极探讨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力与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影响问题 ,是西方后现代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意义上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 ,就是媒介权力本身的表达 ,这种权力是社会组织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后现代状况正使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 ,它削弱了大众媒介传统的话语权威 ,对人们形成一种新的控制。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因素的渗入 ,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 ,中国正加紧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特定情境中 ,如何吸取西方后现代以及全球化理论的有益启示以抵制日益蔓延的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化身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世界范围的现代性思潮中 ,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西方重要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中国学者同样在面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对全球化话语的合法性加以思考 ,对全球化中的中国立场加以定位 ,进而表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 ,即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话语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互动对话 ,并强调这种对话应该成为第三世界话语向第一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媒介霸权主义,致使世界传播秩序重构加速,全球文化传播生态失衡加剧。但全球化是客观存在的发展趋势,多元共存、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常态。因此,需要从文化传播的时代境遇出发,认真梳理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创新文化传播理念,建立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对话、文化整合和文化协同传播的长效机制,多举措、多路向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全面提升对外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了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中国文化。儒家思想从中国社会历史时空层级中“脱域”,“重组”进美国历史教科书文本,成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知识生产和价值阐释体系,“话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广义互文为视角,分析儒家思想如何“脱域”并“重组”进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通过章节框架、内容编排及叙述话语三个层次上的互文,设立话语秩序、塑造西方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想象边界;凝聚西方社会的群体共识与价值取向;成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知识与价值阐释体系。这样,儒家思想在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内,已经不是其原本的形象,而是凝聚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凝聚人心的团结力量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39-46
波兰剧变与冷战期间波兰的国家身份危机密切相关。从波兰国内层面看,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波兰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此为基础,波兰与社会主义苏联建构了朋友关系,而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则为竞争对手关系。但是,波兰的这一国家身份是不稳固的。波兰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基础薄弱,而波兰的国家身份又无法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认同,因而西方国家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战略。随着苏联对波兰的控制松绑,立即引发波兰的"身份危机",最终导致1989年的波兰剧变。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显。中国始终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压力,始终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为从根本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国必须从八个方面构建起全方位的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在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扩张,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重的挑战。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霸权,我们需要树立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机制,以此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学意识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世界文学视野又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美国建国之后,以朗费罗为首的新英格兰文学团队直接融入到全球化的潮流,接受异国文学影响,形成自己的文学特色,这些都是美国文学200年来繁荣发展的前提。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意识为美国比较文学萌芽发展夯实了基础,强化了美国知识分子对文学的世界性的认识,促进美国比较文学学科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同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和经济学的主流。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些变化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使各国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和调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然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和民族经济利益。实际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从理论上说,主要是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原则的继承,从实践上看,是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发生失灵,同时经济全球化又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和兴盛起来,成为当前西方国家经济思潮的主流的。而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则是在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主宰和推动下,按照新自由主义模式并保证这些国家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发展的。这种模式必然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对。从长远来说,经济自由主义必将受到挑战,它将和国家保护主义并存与斗争;经济全球化也将受到挑战,它将和经济区域化并存;经济自由的秩序也将与经济民主和平等的要求并存。  相似文献   

20.
冷战之后 ,世界事务混沌不清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混乱和衰落中挣扎的原苏联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中国以及正在寻找自身定位的第三世界国家都以犹疑不定的眼光环顾世界。在这个正在迅速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上 ,人们忧虑的焦点是以冷战的胜利者自居的美国正采取各种办法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秩序。为了这一目的 ,美国把矛头指向一些对其构成潜在挑战的民族国家。布什上台以后 ,美国遏制与接触并举 ,以遏制为主的世界战略走向欲加清晰。其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要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 ,建立自身的绝对安全 ;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