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上帝死了”——一个信徒的宣言杜丽燕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126节题为“疯子”中宣告:“Godisdead”(上帝死了)。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再次重申这一命题。这使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的西方世界感到极为震惊。舆论惊呼,“这是无以复加的疯狂”。而德国以...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其复杂的微妙关系。这一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从其深层蕴涵来看,是试图依据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出现的新情况。以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和基本理论上“修正”、“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从而“重新发现”和“重新建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这一整个社会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各国的代表人物,其成分构成极其复杂。由于各自的出身经历和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有别,各自所持的理论观点也不一致。对于整个西方马克恩主义美学,笔者不想作全面、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德国于1990年10月实现了两德的统一。由于资料所限‘我们这里称的德国,还是以原西德的资料为依据的。在德国,他们称‘”少年犯罪”,包括“少年犯罪”(14岁到18岁)与“年长少年犯罪”(18岁到21岁)两部分.他们没有我国“青少年犯罪”之称。由于少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不论在什么性质的国家,大体上都是一个具有很多相似性的问题,此外各国对待少年犯罪也无个以保护与教育为主要内容。从德国的统计资料合.“少年犯罪”约占全部犯罪的14“。““年长少年犯罪”约占全部犯罪的问\.14岁以7比盛约占7、。可见少年犯罪问题已经…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传统文化曾同西方文化发生过激烈冲突,也产生了变形。但是它的一些主要特征不但延续和继承下来,而且在“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至西方也提出了在文化方面要“请教东方”的口号。这一事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在非西方国家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继  相似文献   

5.
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的历史命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马克思在世时的“缄默抵制”和马克思逝世后20余年的“非难”与“攻击”,转向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新研究”,乃至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沟通——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某些学者——不管是采取褒扬、还是采取贬责态度的——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沟通一融合”中,一般都是以“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研究”马克思思想为旗号的,并在很大程度上自诩为“发展”了马克思思想。然而,这种所谓的“发展”究竟是把马克思理论推向前进,还是扼杀了马克思理论的生命力?这需要我们作出冷静的思考。一、西方学者“重新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两个阶段纵观近50年来西方经济思想史,人们不难发现,西方学者“重新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沟通”乃至“融合”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思潮,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危机为契机的;当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危机只是西方现实经济危机的结果。一般地说,同起始于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华夷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鸦片战争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民族主义的这三种观念虽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开始萌发出新的世界观念和民族意识,但作为一种已根植于民族血液之中的思想,它不仅没有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历史场景下,还和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首先是由梁启超介绍到中国来的。就梁启超和知识界的其他一些人对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介绍和宣传来看,第一,他们都认为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实质就是“民族建国”,而“民族建国”所要建立的是单一民族的国家;第二,他们介绍和宣传的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族主义;第三,他们都视民族主义为救亡图存、建立民族国家的不二法门。但到了1903年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推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辛亥革命前后,建立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得到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宪法人权理论以美国的“个人主义”与德国的“人格主义”人权论为两大典型,前者通过“自由的镜头”观察人、后者则以“尊严的镜头”观察人,并在宪法上塑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的形象”.“个人主义”人权论以个人自由为其至高价值,在“个人自治”与“自我决定”、隐私权、行为自由与表达自由等权利保障领域,呈现更为注重防御政府的单一维度;而“人格主义”人权论则以人性尊严与人格自由发展为核心价值,在上述权利保障领域以人格关系为框架建构权利的具体内涵,强调在实现人的固有价值的同时,以社会责任与义务约束个人的自由,寻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融合性.两种人权理论体现了西方宪法上关于自由主义和个人价值两种不同的诠释进路.就中国宪法而言,德国的“人格主义”权利论或许更具“亲和力”和借鉴意义.但由于缺乏个体和权利观念,我国的宪政法律文化若不经过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创造性转化”,为其注入个人权利本位之内核,与人格主义权利论并不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印度封建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所在将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几个阶段,这种作法尚未被学者们全面接受。山西方历史学家尤其是社会史及经济史学家所提出的这种关于发展阶段的假说,实际上主要是以西方社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的。在他们看来,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因此在他们提出这种假说时,没有把对东方社会实际考察的结果考虑在内。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古代东方知识和忽视东方社会造成的。对于东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往往给戴上一大堆“停滞性”、“落后性”之类的  相似文献   

9.
论美育的现代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美育在历史上均处于可有可无的依附性的地位。在西方,直到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才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并且.这一概念的提出,还并不意味着美育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在中国,美育也始终不曾获得过自己的独立地位,它是依附性的。我国古代.并没有“审美教育”的提法,与之相近的是儒家美学提出的“乐教”与“待教”的概念.它们直接与其“成人”的目的相联系,它强调的是音乐和诗歌能够给人道德上的教益。即使在我国解放后,美育的这种历史命运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为什…  相似文献   

10.
熊毅军 《求是学刊》2006,33(1):85-89
文章从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的理论背景中确立公法与“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公法在德国“法治国”和英国“普通法法治国”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和作用。德国的法治国是一种以立法理性为基础的治理,而英国的法治国是一种司法理性形态的治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很难撇开康德的“法治国家论”和黑格尔的“伦理国家论”理论谱系来进行公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丁 《求是学刊》2023,(5):46-54
德国古典哲学的体系建构总是与“历史”联系在一起。笼统来看,体系的建构方式与历史的言说方式总是相互关联在一起,但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具体发展中,尤其以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体系建构主义者,则对于历史有着不同的构造方式,尤其是谢林的历史哲学的演变并不完全为人所知。总的来看,在其早期的“同一哲学”中,谢林通过以开普勒的星系模型为蓝本,建构了一种思辨同一性的体系,在其中,先验哲学和自然哲学就如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一样构成了这个体系的两个极点,而历史哲学本身仅仅属于先验哲学这个极点。在这个体系里,历史本身由于体系结构被“去历史化”了。这种“去历史化”的代价是自由无法得到真正言说,这就导致了谢林在晚期向言说“宇宙”的历史性哲学的过渡,而这一过渡的内在要求正是自由。  相似文献   

12.
“新韦伯主义”学派为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学派的分支,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构成70年代以来冲突论学派的两大基本阵营。5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侧重功能主义;进入60年代,冲突论学派因更能解释社会和教育的变化而取而代之。冲突论的开山鼻祖,在西方被确认为马克思和韦伯。这一学派共同采用冲突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70年代初,这一学派逐渐分化,始形成“新韦伯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大分支。“新马克思主义”偏重以社会政治、阶级结构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作用,而“新韦伯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古达尔教授首先概述了几种已经被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崛起的事实所否定的西方传统发展理论。第一,传统的西方发展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国如果没有自然资源,就很难发展经济。“四小龙”中的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无一例外地缺乏自然资源,它们的经济发展使传统的西方发展理论的这一论点受到考验。第二,传统的西方发展理论认为,大国比小国更容易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幅员都很小,它们的发展证明,小国或地区能更快对人民的需求作出反应。第三,传统理论认为,由于在历史上受到殖民压迫,原殖民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会很缓慢。亚洲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西方世界一般来说都对东欧的发展感到欢欣鼓舞。然而,由于西方盟国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至今西方无法对新的发展制定出统一的经济政策,例如西德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居住在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德国血统居民的生活水平,其它盟国就不会优先考虑在他们看来这件并不紧迫的事情。由于存在这样的分歧,西方各国想对目前东方发生的事件作出一致的经济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 两个中心争论不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占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这在教育史上“以教师为主”和“以学生为主”的两极对抗中,一直争论不休。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者,片面强调教师为主,否定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他们主张“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还形象地把人的自然本性,比作一只大船,若要经得起一切风  相似文献   

16.
工业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在西方明确地成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这一学科的名称则是在五十年代确定,并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在此以前,研究这一学科的著作有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工业的经济学”、“工业与贸易”、“工商经济学”、商业学等。在美国则一般叫作“工业组织学”。西方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部门内各种经济力量的运动及其规律。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这些经济活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从而有助于实际工作。但是,由于学者们在基本观点、研究的重点以及方法论上的分歧,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并未完全一致。从近年发展的趋势看,分歧正在缩小,一致的部分正在扩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这一学科形成的历史有密切关系。虽然自从西方有经济学以来,对工业活动进行经济分析就是经济学研  相似文献   

17.
叶雨其 《学习与探索》2023,(12):158-166
在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德语文学中,“祛魅化”和“赋魅化”共在的中国套话构成了德语文坛的独特景观。这一针对他者的双重言说隐含了德国人的自我修辞: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祛魅,德国人试图构建“国家民族”的身份意识;另一方面,借由对中国赋魅,德国人渴望找回“文化民族”的自我认同,克服二元分裂的精神危机。中国套话的双重性折射出彼时德国人两种正在凝固化的自我认知,认识他者套话背后的自我修辞性,对我们理解西方话语里中国形象的实质乃至构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话语而言,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世界的目光在密切注视着德国,因为德国大选之后默克尔组阁深陷泥潭。一向稳健、甚至被称颂为“欧洲之锚”的德国政局几近“翻船”。这或许是默克尔政治生涯“最危险的一夜”。2017年欧洲被称为“大选年”,最具看点的三场大选无外乎荷兰、法国和德国,因为三国建制派都面临民粹主义挑战。此前荷兰和法国都是“有惊无险”,而德国更被认为将“波澜不惊”。尽管德国大选最终还是掀起不小波澜,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毕竟还是议会最大党,在组建新政府上占据主动。尽管组成“牙买  相似文献   

19.
文化哲学的现代性立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文化哲学兴起的旨趣在于寻求一种阐解当代中国文化现象并反思中国现代化的成效与质量的哲学样式。这决定了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得以开展的现代性立场。但是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这一看起来确定无疑的立场还需要为自身的合法性作必要的辩护。由于当代中国总体的后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从客观上“滞后”于当代西方文化哲学。现当代西方文化哲学的演进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西方文化哲学在 19世纪末、2 0世纪上半叶的兴起 ,这也可以看成是对康德式的启蒙现代性思想的一种回复 ,现代性直接成为现代西方文化哲…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局面。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此乃西方国家不可治愈的“癌症”。然而经过近十年的调整,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连续多年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率下的经济持续增长,摆脱了“滞胀”。西方国家走出滞胀,是多种内外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可谓其重要原因。认真总结西方国家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国治理经济环境,深化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指导思想的调整 本世纪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经受了两次重大的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