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民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托湘西四大古镇,开发特色集市旅游。二、深度挖掘湘西特有的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民俗旅游产品。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树立和谐发展观。四、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扩大湘西民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五、优化旅游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开发的独特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导向性、乡土性和古朴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大湘西地区旅游的开发要注重整合区域的相关旅游资源,控制同质化产品;突出民族性和地域特色,以保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魅力;着力打造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个性突出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3.
湘西自治州是全国唯一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性试点地区的自治州,非物质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多样、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目前,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土家语、苗语等民族语言日渐濒危;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旅游中过度开发导致保护性破坏;重视项目申报,轻视保护工作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开展普查,摸清家底,运用影像和文字对非遗项目进行保存记录;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保护老艺人,培养传习人;创新宣传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整合资源,理顺机制,整体、活态地保护传承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13个地市2009年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等六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对比,定量分析了苏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全省的地位。结果表明,苏北五市旅游经济远落后于苏南各市,连云港和徐州旅游经济相对较高,而淮安、盐城和宿迁则位于全省最后列。在分析导致苏北旅游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旅游资源禀赋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位和交通条件不利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北地区应加大政府支持和宏观调控、加强旅游交通建设、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大旅游宣传和营销力度以及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湘西区域各市县的旅游资源、山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产业能够带动旅游资源、山地资源,乃至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是发展大湘西区域县域经济的龙头。  相似文献   

6.
“大湘西”旅游客源地结构特征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客源地结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旅游产品开发及其营销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大湘西”旅游客源地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的过程,得出了入境旅游客源集中度高,国内客源集中度较低,客源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且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演变的结论,从而为“大湘西”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刘艳芳的新作——《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研究》,读后感受深刻,特对此书谈一点体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旅游正逐渐成为新世纪的潮流与风尚。作为旅游要素的目的地,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大湘西,以其俊秀的自然风貌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刘艳芳先生,作为一个地道的湘西学者,在全面了解大湘西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地民族旅游文化研究的误区寻找新的突破点,力图为大湘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8.
新兴文化旅游业是河北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梳理了河北省内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在分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河北省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要关注旅游者消费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以现代营销理念宣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立消费者对旅游品牌的忠诚度;实施差异化战略,统筹发展,加强各行业和地区的联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立体化旅游渠道,开发"情境旅游";发挥旅游地高校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物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民族风情资源 ,为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提供了条件。良好的机遇、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宜的旅游环境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优势 ;传统经济发展观及资金的缺乏和旅游景点的分散、旅游季节性强、经营方式落后 ,缺乏地区间的战略协作、宣传力度不够等是其劣势 ,因此应统一认识 ,实行西部区域联合 ,广泛筹措发展资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环境及服务质量 ,以旅游为发展民族经济的突破口 ,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区域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仍以民族旅游为主。立足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湘西捞车古村寨是典型的土家族村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尚未转化为文化资本,未能有力推进区域社会发展。在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之下,整合捞车古村寨及周边古镇的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资源集群发展,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人文关怀,进而培育与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这既有利于土家族民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又是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途径的探索,也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方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