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控制人口数量 ,需要降低生育率 ,实现生育转变。只有实现生育观念的转变 ,才能说完成了生育转变。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其形成和存在的环境 ,其转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生工作“三结合”活动的开展 ,正是通过利益导向对农民生育观念的影响 ,引导、加速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形成新的农村生育文化。吉林省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并保持低水平稳定、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证明了“三结合”这种计生工作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结合”计生工作模式的创立 ,从影响人们观念转变的因素出发 ,以家庭为结合点 ,建立人口控制的家庭利益引导机制 ,通过生育观念影响因素的作用 ,达到引导农民生育观念转变的目的。“三结合”活动的开展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 ,从扶贫致富、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帮助农民掌握生产技能、增加农民发展机会、传播节育知识等多个方面 ,引导农民生育观念转变。“三结合”活动对农村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育政策调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激发农村育龄群体的三孩生育意愿是政策落地的关键。本文认为农民家庭三孩生育意愿具有较大的政策激励潜力,故而借鉴理性选择理论建立农民家庭禀赋与社会保障对三孩生育意愿的分析框架,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相关数据,构建Bi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框架。主要结论有:家庭经济资本与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医疗保险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产生“挤入”效应,养老保险对农民三孩生育意愿产生“挤出”效应。主要建议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提升生育福利,提高家庭经济能力以降低生育成本,制定政策优化代际合作育儿人力资本,引导树立科学的人口资源生育观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口学界发表了不少分析影响生育观的因素、探讨中国农民生育意愿的文章。这类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在研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环境诸因素对生育  相似文献   

5.
急剧转变中的妇女生育意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意愿是生育行为的前提,是传统生育观念与现代生育观念的结接点。中国人口控制取得重要成绩的标志之一,是改变了并在继续改变着人民的生育意愿,特别是农民的生育意愿。从70年代后期严格控制生育以来,吉林省农民以实际生育五六个孩子转变为平均要求生二三个孩子。这样急剧的转变速度,不可能征一个发展中地区自发形成。它  相似文献   

6.
计划生育“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适应性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育动机、生育需求角度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三结合”对我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原因。文中指出,生育动机的多样性、可变性及某些生育需求的可替代性是“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因,用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手段对生育需求进行综合调节是“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特征。“三结合”是主动利用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机遇,利用管理介入手段使孩子成本效益原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而削弱对多孩和男孩偏好的需求,达到促使人们计划生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经长期处于低生育率状态,国民生育意愿低迷,新生人口规模缩减。基于2012~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简称“民生三感”)为参照构建指标体系来测度主观福利水平,从意愿生育倾向和理想生育子女数两方面衡量生育意愿,探究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民生三感”看,幸福感侧重影响理想生育子女数,安全感主要作用于意愿生育倾向,而获得感对两方面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最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主观福利对意愿生育倾向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对理想生育子女数的正向影响却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育观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以“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为代表的传统生育观根深蒂固。要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首先要转变人们的生育观。我国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就是通过各种干预手段改变广大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和生育行为,使他们自觉采取节育措施,从而达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目的。很明显,宣传教育是做好计划  相似文献   

9.
传统生育文化与计划生育之间的妇女金安融中国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已开展多年,但几千年来形成的生育文化至今仍禁锢着广大农民的思想,左右着农民的生育行为。重男轻女是传统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各种“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追求“儿女双全”,“多子多福”等偏见从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民生育决策背后的需求动机问题。作为一种社会人口学的解析,作者尝试着提出了一个有关生育需求层次结构的理论假说,认为在中国农民实际的生育行为背后隐伏着一个复杂的生育需求体系或者说结构。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包含着二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是生育的动机问题,即为什么“生”;第二层面则是具体的生育偏好问题,即“生”什么,如何“生”以及“生”多少这三个相关的问题。作者强调指出:在家本位文化背景下的生育决策中,生育是一种不可完全由经济学的成本—效用理论来解释的强烈冲动,在经济上似乎并不合算的“生育”在传统文化层面上找到了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三种生育偏好中存在着一种由文化自觉编排好的内在逻辑,即性别偏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时间偏好,最后才是数量偏好。  相似文献   

11.
<正> 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镇同仁村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的乡村社区,人均纯收入为558元(1989年),在湖南省居中等水平,社会保障事业不甚发达,但生育控制水平比较先进,在当代中国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在“民意”与“国策”矛盾的背后国内学术界对农民的生育意愿曾作过多次调查,调查表明。当代农民在生育意愿上与现行生育政策有一定的矛盾,只是具体到不同地区,矛盾的程度有大有小而已。据对同仁村220名18—59岁农民生育意愿调查,如果综合地看,农民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跋策有矛盾之处,也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吴帆 《南方人口》2009,24(1):5-11
本文结合调查问卷,运用半结构式深度个案访谈方法,对我国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生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做出深入探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生育观已经被现代生育观所取代。同时,研究发现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从生育观念到现实的生育决策,再到实际的生育行为,受到了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必须增强政府面向流动人口的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完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基于经济学和人口学的理论,从数量和性别两个维度分析青年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偏离的地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数量维度的偏离以青年女性的生育意愿高于生育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理想子女数比实际子女数平均高0.4~0.5个,性别维度的偏离主要表现为近六成的青年女性现有子女性别结构未满足理想子女性别结构,生育意愿与行为偏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2)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对生育意愿与行为偏离有显著影响,高人均GDP—强生育文化区域的青年女性生育数量与性别偏离的可能性相对更高;(3)生育意愿与行为偏离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异质性,城乡类型、流动状态、年龄、婚姻状况、婚姻持续时长、民族、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对生育意愿与行为偏离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文化”区域存在差异。文章认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应综合考虑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力求实现“经济—文化”同向驱动和不同类型地区协同联动,推进人口的长期均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生育水平不代表我国农村社会生育意愿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因为生育意愿的变化受到社会和家庭多种因素的影响。借助莱宾斯坦孩子"成本-效用"理论,通过农村妇女边际孩子的选择对农村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偏好、孩子的经济成本以及抵御家庭风险、扩大家庭规模的效用在影响妇女生育意愿中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了解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对建设先进生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生育文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文琛 《人口研究》2001,25(6):70-74
本文对传统生育文化、现代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转变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分析 ,剖析了生育文化的内涵 ,对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现代生育文化、现今西方生育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今西方生育文化具有明显的负面特征 ,而“反馈模式”、“家本位”的中国现今生育文化不无优越性 ,从建国初期的制度等变革、传统生育观念的滞后性和代际传承性、计划生育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转变 ,认为我国现今生育文化已具有明显的现代生育文化特征 ,但传统的男孩偏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生育观是人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在生育后代问题上的观念。数千年来,我国传统生育观的主要印记是“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和“传宗接代”。即使在人口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还仍然可以看到这一印记的影子。究其原因,与孝的影响有...  相似文献   

17.
生育意愿是对生育时间、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等内容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会受家庭条件、居住环境、文化水平、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仅从农业大省的角度分析社会因素对农村家庭生育性别意愿的影响。影响吉林省农村生育性别意愿的社会因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男性的依赖。吉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经营生产模式没有  相似文献   

18.
皖北皖南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芒  孙中锋 《人口研究》2002,26(5):41-48
利用“皖北皖南生育水平差异比较研究”项目第一阶段调查资料 ,对安徽省南北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 ,认为皖北皖南农民生育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育水平的高低是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 ,经济、社会、文化和计划生育是影响农村家庭生育行为 ,进而制约生育水平的四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解放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变化情况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志科 《西北人口》2009,30(1):57-61,66
生育意愿是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其转变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历史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主要从生育目的、意愿生育子女数和恚愚生育性别三个雏度来探讨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情况,摸索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国家和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灵活而更具可操作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政策在调节生育率水平的同时兼顾人们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Logit系列和Probit等离散选择模型,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分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异性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个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的。个体工作的政府背景越强,生育意愿越低。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比拥有城市户口的个体倾向于更多的子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