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们东莞市的农村正处在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商品农业转变,从温饱生活向小康水平发展的时期。面对这一转变,计划生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怎么搞?有人说,有钱了,把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往家里一摆,什么文明都有了。也有人说,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荷包开始胀了,会自然而然地不想多生孩子了。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反而产生了多生孩子的要求。因为他的生育观还没有根本转变,只不过在穷的时候,怕超计划生育要受罚,不敢多生,现在他富裕起来了,有了钱,你罚钱就是了。这使我们意识到,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继续努力把人们的思想往新的高度引,不帮助农民破除封建主义的种种陈规陋习,转变生育观,计划生育就很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说不上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有8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如何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旧的生育观,树立社会主义生育观,搞好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思考着、探索着,有的地方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这方面,江苏省如东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一、基本情况如东县是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之一。该县地处长江北岸,黄海之滨。总人口为10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是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的农业县。该县六十年代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四点四个孩子(高的年份平均五个以上),七十年代初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到  相似文献   

3.
控制人口数量 ,需要降低生育率 ,实现生育转变。只有实现生育观念的转变 ,才能说完成了生育转变。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其形成和存在的环境 ,其转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生工作“三结合”活动的开展 ,正是通过利益导向对农民生育观念的影响 ,引导、加速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形成新的农村生育文化。吉林省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并保持低水平稳定、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证明了“三结合”这种计生工作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结合”计生工作模式的创立 ,从影响人们观念转变的因素出发 ,以家庭为结合点 ,建立人口控制的家庭利益引导机制 ,通过生育观念影响因素的作用 ,达到引导农民生育观念转变的目的。“三结合”活动的开展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 ,从扶贫致富、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帮助农民掌握生产技能、增加农民发展机会、传播节育知识等多个方面 ,引导农民生育观念转变。“三结合”活动对农村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将结合河北省完县的实际情况,对贫困地区农民生育意愿与脱贫致富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说明制约和影响贫困地区农民生育意愿的各种因素,以及生育意愿对脱贫致富的影响。一、资料来源文中涉及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1990年4月份我们在河北省完县农村进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生育观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生育观现代化陆杰华(一)自七十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我国生育率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最为突出。数据资料表明,196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34.11‰,而1992年人口出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区委、区政府把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出台惠民政策时向计生家庭倾斜,在抓利益导向工作中力争做真做实。现在湖里区正在实行的计生惠民政策共有76项,使越来越多的计生家庭感受到"我计生、我实惠、我光荣、我美丽",绝大多数群众转变了生育观。  相似文献   

8.
生育观转变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育观转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作为一种生育文化,其转变具有意识形态的滞后性、缓慢性、长期性、摇摆性的特点。但尽管如此,生育观转变问题仍日愈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因为这个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一是80年代生育率下降水平难以稳固,难免再次出现反弹;二是在当前许多体制发生变革,计划生育行政干预效应愈来愈低时,  相似文献   

9.
<正> 一、农民生育观的现状所谓农民生育观就是农民生育的内在动力和自发要求。它的状况如何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影响很大。为了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了解农民生育观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逐步改造,使其适应我国的国情,以减少计划生育工作的阻力,逐步达到两种生产同步发展的目的。怀着这个目的,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地区的莱芜县、淮坊地区的诸城县和烟台地  相似文献   

10.
人们婚育观念和生育愿望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是人口计生工作长期面临的基本矛盾。从这一基本矛盾出发,宣传教育作为“三为主”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人口控制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站在新起点,分析面临的人口形势和社会现实,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和难点,积极倡导婚育文明、移风易俗,推进生育文化建设,大力促进农民群众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们东莞市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拿1980年同1985年比,工农业总产值由八点八亿多元增加到十九点四亿多元。全市人均年收入由三百二十五元增加到七百四十元,五年翻了一番多。个人储蓄由一点一亿多元上升到九点一亿多元,按1985年末总人口120万计,平均每人每月存款额近30元。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80年的  相似文献   

12.
广西灌阳县黄关镇为培育群众的新型生育观念、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农村人口问题,采取"三结合"方式,着力弘扬生育文化,促进计生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妇女生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数量;4.子女质量。由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生育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进行了婚姻家庭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0—54岁已婚妇女2162名。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所调查的妇女分为如下三个群体:1.1949年以前出生的妇女群体;2.1950—1959年出生的妇女群体;3.1960—1972年出生的妇女群体。  相似文献   

14.
对转变人们生育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强调要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已有多年。但生育观的内涵是什么,生育观转变的标准是什么,似乎还处于模糊状态。因此,在这方面作些思考或许对计划生育工作是有益的。 一、生育观的内涵。所谓生育观就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相对稳定的看法和主张。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生育观的实质是人们在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其中,人口生育观有五大转变:1、生育目的观由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向为社会尽义务转变.人口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自然属性来说,人类生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延续和繁殖,即维持个体生存和传宗接代。就社会属性来说,人又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生育的目的,要受社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笔者把“养儿防老”、“(认儿子)传宗接代”,“为了(男)劳动力”等看重生儿子的观念在此合称为“重男轻女”生育观。“重男轻女”生育观是我们时下计划生育工作极大的思想障碍。过去学术界对“重男轻女”生育观多用经济目光去看待;或者说,多从经济方面去理解,将其完全视作经济色彩的东西,并总是局限于经济措施来解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三结合”帮助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吉林省农业厅我省是个农业大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尤其重要。几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始终把农村小康建设作为一面旗帜,坚持走“三结合”之路,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积极支持引导...  相似文献   

18.
生育观是人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在生育后代问题上的观念。数千年来,我国传统生育观的主要印记是“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和“传宗接代”。即使在人口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还仍然可以看到这一印记的影子。究其原因,与孝的影响有...  相似文献   

19.
对生育观转变的标志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育观及其转变有确定的内涵,生育观的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它包括:生育动机的转变,生育主体范围的转变,生育观转变方式的转变和生育文化环境的转变四个子过程的转变。上述四要素的转变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其转变形成的四个临界点共同构成了判断生育观转变的综合尺度。以上述单一要素在量变阶段某一个时点发生的转变作为生育观转变的标志,是有失客观、理性的;生育行为方式的转变,仅部分程度上反应生育动机的转变,它具有表面性和不稳定性。笔者建议把它作为判断生育观转变的辅助参数,而非标志来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从计划生育机制转变看“三结合”之路邱红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从其取得显著效果的近十几年看来,基本上是靠一种行政制约机制。政策上,由中央到地方,再基层,步步具体、深入。即国家制定人口发展政策,省市制定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县村制定实施细则;管理上,自上而F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