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兼语式”存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语法学界围绕“兼语式”句[(S)V_1NV_2)的争论的实质,分析了N的语法功能,逐一讨论了把V_1归入状语,V_2归入单句的特殊成分、单句的普通成分(宾语、补语等)和另一分句的谓语等不同主张的本质差异和得失比较,认为“兼语式”的定义不够明确,如进一步分析这类句子的句法和语义特点,将发现它可能构成一个跨单、复句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用连谓结构、兼语结构作句子的谓语,相对来看都比较复杂,正因如此,过去许多著作把这样的谓语统称为复杂谓语。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连谓结构和兼语结构的复杂  相似文献   

3.
<正> 介词结构在句子中除了经常单一地做补语和状语外,我认为还可以在复杂谓语句中的谓语之间充当“补·状”式兼语,形成另一种类型的兼语式。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意见,向同志们请教。 1.在现代汉语复杂谓语句中的谓语之间出现“补·状”式介词结构的格式,一般有下面三种: S_1:V_1+J+V_2 S_2:V_1+J+J’+V_2 S_3:V_1+J+O+V_2 在上面的写法里,J代表介词结构,J’代表连用的介词结构,V_1代表介词结构前边的谓语,V_2代表介词结构后边的谓语,O代表介词结构后边的状语(非介词结构)。  相似文献   

4.
汉语兼语句的辨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兼语句的滑语“V_1NV_2”中,“V_1”和“V_2”没有任何关系,“V_1NV_2”必须形成两次连系,“V_1N”形成第一次连系,“NV_2”形成第二次连系,“V_1N”与“NV_2”之间在意义上存在着困果或承接的逻辑关系,这是确定兼语句的标准,也是对兼语句与其他句式进行辨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一种能颠倒的连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承认连动结构的语法论著一般都把动调结构不能颠倒作为区别连动式与联合结构的一个重要的形式特征。例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说:“连动式里头,动词结构的次序是固定的。”①黄伯莱《句子的分析与辨认})在讲到连动式和联合结构作谓语的区别时说,a看能否调  相似文献   

6.
“连动式”和“兼语式”是汉语句法的两种结构方式,合称“复杂谓语”。“连动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有时后一个是形容词),它们不是联合、偏正、动宾、动补关系,它们同一个主语(也有无主句),中间没有关联词语,也没有语音停顿。这样的动词连用的结构称为“连动结构”。连动结构充当谓语时称为“连动式”。  相似文献   

7.
连动式和兼语式是汉语中的两种特殊句式.说它们特殊,是因为连动式和兼语式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谓语.为方便,我们把连动式和兼语式之类不止一个动词谓语的句子统称为多谓语句.本文主要对多谓语句中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进行描写,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连动式与兼语式的界限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简述连动式的结构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0.1 连动式是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中较棘手的一种句式。由于连动式的表面结构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部分,这两个谓语之间“没有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没有补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也没有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它们也不是合成谓语或者联合谓语,主谓谓语。”因此结构比较特殊,谓语部  相似文献   

9.
《庄子》中的连动结构──《庄子》语言分析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有关连动结构的争论,近些年来逐步平息下来。吕淑湘先生曾说:“自从连动式出现在语法著作中以来,一直有人要取消它,也一直没有取消得了”;“看样子连动式怕是要终于赖着不走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要给它划定界限。”(《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能够“赖着不走了”,说明连动结构这一语言形式确实是汉语语法的客观存在。至于连动结构的界定,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汉语的调语结构形式,是否只允许由一个动词作述说语,这一点已无须再讨论了。动词的“散动式”用法已不再有人提及。另一个是连用的前后动词间是否语意上有轻重之…  相似文献   

10.
在孙犁小说中,动词重叠形式作谓语(或作谓语中心,或作述语,或作连谓谓语的一个成分等),使用频率极高,覆盖面很大,几乎处处可见。可以说,特别喜欢运用动词重叠句,是孙犁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 (一)动词重叠运用的形式在孙犁小说中,动词重叠运用的形式多种多样。 1、单音节动词重叠,有的带宾语,有的不带宾语。如: (1)它在匣子里住了一夜,一定很闷,我们叫它在地下跑跑吧。——《孙犁文集》 (一)第395页。  相似文献   

11.
二、连谓兼语重合式 N是V_①的受事,是V_②的施事,是兼语式的典型式,这种兼语式有的主语也参与V_②的活动,也就是说,V_②有两个施事,一个是V_①的宾语,即兼语,另一个是全句的主语,这种句式我们概括成如下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13.
把句式N_1 V_1得 N_2 V_2分为两组,对其各构成成分、句式的变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最后指出N_1 V_1得 N_2 V_2句式是述补句。句式A是主谓作补句,句式是B是述宾补句,述补结构内部带宾语。  相似文献   

14.
一、正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联合、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也没有明显的语音停顿,更没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就’之类,这样的词组,叫连动词组”。“连动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叫‘连动式’”。连动式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一种特殊的独立形式,因为它具有别的结构所不能包含的语法意  相似文献   

15.
我在《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谈双音节动词作补语》的论文,其中谈了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作补语以及在谓语中心是动词、形容词时它们作补语的一些情况,主要观点是: 如果双音节动词作补语其谓语中心是动词时,该动词以单音节为多见,作补语的双音节动词的构词方式一般是动宾式、联合式、偏正式(前偏后正),没有见到补充式和陈述式;  相似文献   

16.
兼语句是由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语短语套在一起构成的,谓语中前一个述语的宾语做后一主谓短语的主语。如用V_1表示前一述宾短语的述语,N表示其宾语,V_2表示后一主谓短语的谓语,其构成方式则为“V_1+N+V_2”,N一身而兼二任焉。如用转换生成语法分析,兼语句的深层结构当为“V_1+N,N+V_2”不管兼语句的类型多么复杂,都必须具备这一特点,不具备这一特点的不为兼语句。古代汉语兼语句要比现代汉语兼语句复杂得多,本文拟探讨一下古汉语兼语句的类型及其特点。据我们初步考察古汉语中的兼语句计有八种主要类型:使令义兼语句,任命义兼语句,称谓义兼语句,协助义兼语句,使动义兼语句,对动义兼语句及存在义兼语句。存在义兼语句前一述语由“无”或“有”充当。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此类兼语句古今基本相同,本文不予讨论。下面着重讨论前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的连动谓语及其汉英对应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 ,但不同的是 ,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 ,和英语相比 ,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 ,除少数情况下 ,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 ,在大多数情况下 ,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 ,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18.
程度副词“很”除了修饰单个形容词,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这就是修饰各种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二者再组合一个复杂的偏正词组。本文试图对“很……”结构进行分类讨论,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很+动宾1、很 V_1-O:表述心理活动的动词 V_1带上宾语 O 后受“很”修饰,二者合成一个较大的偏正词组(下同)。“很 V_1-O”作为一个整体充当谓语或宾语。  相似文献   

19.
蒙古语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变体,而汉语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句式;蒙古语连动句的几个谓语之间的组合关系是由动词连接形负荷的,而汉语是由语序来负荷的;蒙古语连动句几个谓语之间不能出现任何句子成分,以此与并列谓语加以区别,而汉语连用的几个动词均可带宾语或补语,但其间一般没有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  相似文献   

20.
连动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式的研究已经有 5 0余年了 ,综观连动式的研究过程 ,就是一个争论和分歧的过程。可以从四个方面看 :共性还是个性 ?建立还是取消 ?一个谓语还是两个谓语 ?划进来还是划出去 ?5 0余年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不足也很明显 :缺乏动态、系统的研究 ;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 ,自觉的理论思考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