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底──1940年10月 ,刘少奇在皖东主持中原局党政军领导工作。刘少奇为创建皖东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决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正确路线 ,把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与皖东的抗日实际相结合 ,直接领导了皖东军民进行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过程中 ,刘少奇在根据地建设、群众工作、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经济、特别是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付之实践 ,使皖东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温刘少奇领导新四军开创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全面分析了他的“家”(亦即根据地)思想,即:为什么要建立“家”,怎样建立“家”以及如何管理“家”。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高举抗日救亡大旗深入华北敌后,到敌寇统治的心脏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与凶恶的日本法西斯进行殊死搏杀,积极开辟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为最终彻底打败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我作为开辟平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亲历者,回忆当年与敌斗争的峥嵘岁月清晰如昨,历历在目,令人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到达华中敌后以后,指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战线斗争的意义;领导制定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项经济政策,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提出了“合理负担”的思想,要求实现部队经济民主化,部队不得兼做生意,尽可能地参加生产劳动,减轻人民负担。他还十分注意根据地财政经济干部素质的提高,有意识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无米为炊 “七·七事变”爆发后,气焰嚣张的侵华日军,挥师娘子关,像一头发疯的野兽,直扑山西。为动员各界民众奋起抗日,根据周恩来同志提议,“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旋即成立。刘少白的女儿亚雄,亦由河北返回故里,积极组建抗日游击队;我八路军120师,则于8月初挺进晋西北,准备在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建设问题,国内外学界近40年来的专门研究仍然薄弱。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以后,中央军委于1941年11月7日发出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是第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不久又提出了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重要政策。此后到1943年间,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华北及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的同时,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实行精兵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与人民武装及其武器装备,敌后抗战渡过了难关,人民抗日力量进入“再上升”阶段。抗战严重困难时期,中共审时度势,果断转变人民军队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根据地军事建设,不但适应了经济力量对于战争的决定性作用之历史规律,也是对于根据地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促进。八路军、新四军注重质量的精兵建设之路,为人民军队此后的历次精简整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正式形成,则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和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7.
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地区的小学教育吴洪成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之后,全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党在敌后建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根据地建立起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随之,抗战教育也建立和发展起来。在抗战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源流》2015,(2):10
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由几十人发展到近3000人,成为岭南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她在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依靠人民群众,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灵活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前期战斗在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后期挺进粤中、西北和粤北,坚持7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对敌作战200多次,歼敌33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军用物  相似文献   

9.
略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王骅书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或称“持久的消耗战”。用什么方式来支撑持久战呢?中国共产党认为虽然“在整个战争中,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长期的残酷的战争中间,游击战不停止于原来地位,它将把自己提高到运动战”。...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东江、琼崖、珠江、韩江和南路抗日游击纵队.后来统称为“华南抗日纵队”。在祖国的南疆树起了一面抗日民族解放的旗帜,抗击着华南地区百分之六十的日军,“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配合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对日作战,抢救了大批爱国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从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游击战在时机的把握、置游击战于什么地位、游击战有无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巩固的根据地以及敌后游击武装力量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探讨了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游击战结果迥异的原因 ,并得出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于 194 3年前后走上逐渐衰败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坚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桂仓 《山西老年》2011,(7):19-19
“子弟兵”一词,古已有之,指领兵将帅率领的由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而在现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对自己军队的亲切称呼。这个称呼据说出自聂荣臻元帅当年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据此,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广大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除原来的陕甘宁根据地外,又建立了十八个大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具备了哪些条件才可以建立起来呢?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了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是武装部队问题,“这是建立根据地的最基本一环,没有这个东  相似文献   

14.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刘少奇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先后深入华北、华中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在这期间,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总结敌后政权工作的实践经验,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上卷中的《建立我党领导下的抗日  相似文献   

15.
抗战中的敌后战场是抗战史研究的重点。与传统仅注重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不同,近十年里有关国民党的敌后抗战也逐渐得到了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6.
安徽抗日游击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襟江带淮,地处华中腹地,是中国抗日的重要战场。1938年间全省各地相继沦陷,成为新桂系将领心目中的“一条破船”,同时又是其意欲逐鹿中原的地盘,而蒋介石集团则视之为消灭或削弱新四军和国民党“杂牌军”的重要场所。但游击战争的发展,使安徽不仅成为新四军的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模范区”。安徽“是反映整个世界的一滴水”,安徽抗日游击战是中国抗战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两种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发展华中”和“巩固华中”的方针。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刘少奇同志深入华中敌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等职,为实现发展和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为在华中广阔地区创建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开创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简称“反战同盟”),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经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改造和教育的被俘日本士兵,在抗日根据地内组成的一支反战队伍。活跃于敌后战场的盟员大多享有“日本八路”的美誉。该组织后来发展成日本人民解放联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实,抗日根据地内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结合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的武装、政权、群众组织和党”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不仅为当时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