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税国松维权系列纠纷申请监督案件入手,分析了案件中雇员受损赔偿纠纷和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并存并被判双重赔偿的判决冲突及其法律上的原因。"事实劳动关系"在税国松的工伤认定案件和工伤赔偿案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深入地分析了事实劳动关系能否对劳动关系的三要素进行突破以及法律拟制的界限。实践中,这类"事实劳动关系"广泛存在的重要根源在于"用人单位"概念及功能的错位。笔者主张用"雇主"和"雇员"概念代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概念,以便受雇于自然人的从属劳动者能够直接获得劳动法的保护,解放"用人单位"不应有的从属劳动者识别功能和劳动关系判断功能,以及变革劳动法律一元保护方式至多元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2006,(5):6-9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劳动合同法(草案)》,涉及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法律的适用范围、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短期化、试用期期限、经济补偿金标准、解雇条件、劳动力派遣的法律规范等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对一些反映强烈的问题,本刊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中,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之间,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构成了其余两类法律关系运行的基础,也是劳动法律规范的重点。本期圆桌谈话将继续上期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有关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定,阐释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从而为企业正确适用劳务派遣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事实劳动关系历来是劳资双方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基于事实劳动关系所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明显上升。其实,无论在法律上或是在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除《劳动合同法》第82条强调的企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外,其他许多情形同样会引发事实劳动关系。并且,由于引发事实劳动关系的原因各不相同,法律对于各种情况产生的事实劳动关系规定了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本期话题将就事实劳动关系从认定标志、具体情形和法律责任,以及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各类用人单位完善相关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梓恒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2):19-25,43
在当今以网络为主导的社会中,我国相继出现了大量新兴行业领域。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法律关系之一,受到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导致传统劳动关系认定理论的动摇。为适应互联网用工的特点,我们必须对劳动关系的认定做出适应性变革。结合各个国家、地区的认定标准,认定互联网用工中劳动关系应根据不同单位特性以及不同类型工人的实际用工性质,在以核心判定标准即“从属性”为前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个案事实,以更加灵活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我国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表现出“僵化”“指向混乱”“涵义不明”等显著缺陷,以一种非泛化的标准去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质内容,将是未来法律完善的关键导向。  相似文献   

6.
倪伟永 《中国劳动》2003,(11):46-47
一、相关概念: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非法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条,劳动法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同时也调整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劳动法就是调整特定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是指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它首先不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它因种种原因实…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可以作为分析社会保险法的理论工具,社会保险法在性质上主要属于保障公民社会权的公法规范,由这种公法规范调整所形成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既不同于传统的公法、私法法律关系,也有别于私人商业保险法律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有助于强化政府的公法责任,保障劳动者的社会基本权。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关系方面来看,我国出租车个体经营模式中存在的是劳动关系或民事关系;上海式公车公营模式中公司与司机之间是劳动关系;承包经营模式中公司与司机之间的承包(挂靠)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隐蔽的劳动关系。公车公营模式在司机待遇、服务质量以及劳资冲突等方面明显优于承包经营模式,因而,有必要探讨劳动关系从属性的判断指标,为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劳动关系定位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放开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打破行政垄断;实行个体经营和公司经营双轨制;确立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之间的劳动关系,才能保证出租车行业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事实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与其他劳动关系相比,仅仅是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是劳动法律关系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以后,申请工伤认定必须基于一个法律事实:劳动法律关系是否存在,与谁存在劳动关系?在这里需要一个劳动法律关系认定。在对类似案例一的因工作受事故伤害寻求工伤救济的劳动者进行法律援助时,我们法律援助志愿者在管辖选择、被告确立、证据出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众多其他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和劳动争议调处有了基本的法律法规依据,并对实践中公正处理劳动纠纷、及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体系仍存在继续完善的空间,在国家层面,由于劳动关系立法时间跨度较长且受政策影响较大,不同立法及相关文件之间对同一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定;在地方层面,由于国家层面立法过于原则,不同地方在实践中理解和把握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结果可能相去甚远。本文将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分别分析劳动关系立法及相关文件之间存在的冲突,并从法律适用规则及合理性两个方面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一直是立法的重点,《劳动合同法》对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既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也对目前企业选择用工行为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我国企业用工形式进行大致梳理,就劳动法对个别劳动关系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辨析,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解决事实劳动关系问题之必要性“事实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立法上特有的概念,从目前的立法状况和相关实践来看,事实劳动关系问题亟待解决的原因有三。第一,有关劳动立法屡屡出现“事实劳动关系”一词,但到底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却无定论,导致事实劳动关系难以认定。从原劳动部《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2]19号)开始,在各种规范性文件中不断出现这一概念,如《关于逾期终止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4]65号)、《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45号)等。这些规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建筑业个人违法承包工程涉及农民工参保受到理论观念、农民身份和既有保障条件、劳动或雇佣等法律关系、劳动年龄或强制退休与否政策等门槛因素制约。尤其是民法与社会法、劳动与社会保险关系等理论观念冲突问题,造成当前政策冲突及同案不同判现象严重。本文由同地区对立的实务案例提出问题,重点分析了现行政策和理论争议,突出了劳动(权)关系与社会保险(权)关系、民法与社会法不同视角及劳动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以劳动基准法为参照,从建筑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视角探讨建筑业违法承包行为的法律关系定性(依国家利益或社会公益分析说)问题,提出相观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解决参保门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原劳动部1992年19号,1995年309号、1994年65号、1996年354号等规范性文件均使用了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但事实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至今尚未规范.笔者认为,对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的界定应将它的本义和原劳动部有关规范性文件联系起来加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一部好的法律不易,执行一部好的法律更难。这部举世瞩目的法律确定了新时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基本准则。为了规范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苏州工业园区社保局根据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7.
分享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以Uber、滴滴为代表的分享经济模式迅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工业化背景下产生的用工方式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以网约车平台和司机之间的关系为例,探讨分享经济与传统劳动法律体系的冲突,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法律行为性质的情谊行为与具有情谊因素的无偿合同在表象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人们经常将本该属于情谊行为的纯粹生活事实不适当地被认定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事实.本文主要论述具有情谊因素的无偿合同与情谊行为的区分标准.从情谊行为与无偿合同区分时所依据具体标准主观与客观标准,从所涉利益是否重大、行为主体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身份与利益需要法律保护的急迫性方面将二者加以界分.  相似文献   

19.
因对劳务派遣协议的法律性质定位不明确,导致劳务派遣立法理念和具体规范均出现偏差,如认为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存在单独的纠纷,用工单位负协助处理义务,用工单位只有在标准劳动关系中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才能退回劳动者。劳动关系建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合同可以统称为劳动关系领域的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应是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其法律适用原则是《劳动法》有规定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对于学校的管理而言,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还可以极大的推动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所以学生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进行叙述的,其一是对高校师生之间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二是对解决高校师生冲突的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