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通过比较歌德与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突出了二位文学巨匠的共同追求--神即自然,自然即本体表现的"物我合一"的"大我"普遍圆满人格,并分别从民主的改良性和民主的斗争性的人格圆满定位中,确定"大我"的特殊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2.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经典诠释中两种态度不同的诠释方法,"我注六经"采用以文本为主体,力图恢复文本原意的诠释取向;"六经注我"则是一种哲学创构活动,是诠释者构建哲学思想的取向。朱子的《大学》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种诠释方法,其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一方面是"我注六经"的回归圣人本意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借"新民"重构《大学》的形态与理论框架,为理学方法论修养论的阐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男主人公裘德的成长为线索,以他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为题材,描述了极端的"本我"和"超我"的两种人格特征。裘德的"自我"便在这两个极端中滑行,从艾拉白拉"本我"的肉欲冲动到淑的"超我"的理性情感,最后无法平衡这两个极端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进而说明人的社会性、人的行为都需要"超我"的社会道德来约束。  相似文献   

4.
张清祥 《南都学坛》2002,22(6):82-84
《女神》不仅充满着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和粗粝狂暴的格调 ,而且注意意象的营造。《女神》的意象可归纳为神话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文化意象。《女神》的意象创造通常采用变形和变形变意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的《女神》是诗人主体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并成为开一代诗风的典范。从不同的角度用《女神》同中外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潮进行比较,将会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地表现《女神》的时代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美"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在<女神>的创作中,突破中国传统的感知天地宇宙方式,以现代人的生命体验表现了一种新的现代宇宙观:宇宙是奔腾不息、永恒创造的;宇宙是不断直线向前发展的;宇宙与人是和谐的.这种现代宇宙观为以后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新的表现领域,为新诗的现代化注入了新的诗质.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女神》经常被理解为"一曲女性的赞歌",但是该诗集中的很多女性意象呈现出欲望化特征,缺乏形而上的道德崇高感。郭沫若心中真正欣赏的是"女性的男性化"、"男女合一",而且作者对男性的自我认同感相当强烈,在他的意识深层,男性对于女性仍然具有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9.
《复仇女神》是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于2010年发表的新作,是一部融历史关怀与个人命运于一身的新现实主义佳作。小说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爆发在纽瓦克的时疫的想象叙述,再现了犹太青年主人公布基面临选择时的不自由状态,揭示他陷入双重道德拷问而不能自拔、最终被钉在自设的耻辱架上的心路历程,呼应了复仇女神意象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者,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女神》打上了庄楚文化的烙印。郭沫若少年时代受到道家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女神》中,对自然、女性、光明、太阳和月亮的崇拜与庄楚文化有着不可割弃的联系。《女神》是饱含着作者青春激情、鲜活浓郁的,具有“五四”时代精神的生命颂歌,庄楚文化是作为作品的深层次意蕴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的根本前提,而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凸显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定位迷失问题。从功能定位上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首要目标是构建一种全体国民共享的国家认同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推动各民族民众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共有的一致的精神归依。  相似文献   

12.
电影符号学理论将电影解释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运用电影符号学理论中有关隐喻的概念对伊朗电影《黑板》中黑板、真主、女人、老人、孩子、语言等视觉符号进行解读可知:黑板暗喻现代文明拯救的尴尬,真主隐含宗教救赎的无望,女人代指女性身份的缺失,孩子和老人显示战争阴云下库尔德民族历史的空白,语言则隐喻国家发展构想在苦难民众中的无意义性。影片运用这种视觉符号的隐喻与映照,消解了文明和精神信仰对该民族救赎的可能性,表达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失落与导演通过国界线这一视觉符号所质疑的传统意义的国家和民族主义,同时也完成了对库尔德民族未来之路指向何方的拷问和质询。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往精神文明建设动力讨论中的片面性 ,本文提出应当重视精神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在分析精神需要特征的基础上 ,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向度上 ,对精神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讨论 ,进而认为当前应当从关注现实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开掘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源泉。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待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土家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崇拜现象,分析了土家族民间信仰中女神所发挥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土家族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神话思维出发 ,以现代神话理论为武器对女娲补天神话中历来笔讼不已的文字进行还原释读 ,认为补天神话是原始先民们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原始思维方式认识的实迹。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平息地震 ,“杀黑龙”以祈祷天晴雨停 ,“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治水 ,都是原始先民们祭祀天地的巫术活动 ,并非“天”真的“塌了” ,女娲以补之。同时 ,对今流传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一带有关女娲的传说的调查、辑录、钩沉 ,对女娲神话文化现象统观 ,考证了女娲氏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6.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神的彰显者,他们凝聚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政治诉求、崇尚清洁的精神旨归;进入新世纪,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表现出在圣俗之间或徘徊或坚守的姿态,这标志着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回回民族不断反观自身、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王母是商周时期活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羌族部落,曾被西周册封为诸侯国.西王母之邦的册封是我国西北民族发展史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在欧亚大陆的考古新材料,可以看出,“前父权制欧洲的女神宗教”,特别是公元前7000-公元前3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宗教特征:集中关注生命的轮转再生即循环:包括人的出生、养育、成长、死亡和再生,以及谷物耕种和动物饲养。当时人崇拜某个或多个女神。女神以各种各样的化身出现,贯穿于生命的每一方面。围绕着女神而形成一种复杂的人像雕塑和化身动物象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将现代性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无疑使文学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阐释角度,同时也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试图在"现代性"参考框架下,重读《女神》,揭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