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最初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东道国,到后续FDI的进入以及本土企业的加入,直至FDI产业集聚的最终形成过程中,FDI的溢出效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FDI溢出效应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必须关注一系列影响溢出效应大小的因素,积极创造条件促进FDI企业与本地企业的融合,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本土的供应商以及企业,促使产业本土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三维分析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歇尔和韦伯开始的传统产业的集聚分析框架,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和区位原理。但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比较优势和区位原理的作用日益弱化,而知识的创新和流动对形成产业集聚现象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认为,就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而言,可以在一个由空间集中性、产业聚合性和知识流动性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中进行分析。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主要体现在此三者综合作用基础上形成的聚合效应。地理集中是产业集聚的表象,产业网络是产业集聚的本体,知识流动是产业集聚得以运行和强化的基础。根据“集中”和“聚合”的不同程度,结合不同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可以被划分为四种类型。从而为人们有意识的培育和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数占我国的一半以上。利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系数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态势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知识溢出对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地区知识产出、研发技术人员、经济基础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本地区知识产出、劳动力池、政府作用、工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能有效地提升本地电子信息产业聚集程度;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态势在逐步减弱,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心将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存在中心向外围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Super-SBM模型和区位商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及产业集聚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高技术产业集聚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二者均存在东高西低现象;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存在着基于产业集聚度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度跨越门槛值后,研发投入强度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因此,应当引导高技术企业研发资金投向节能减排等绿色创新活动,同时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工业基础,鼓励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河北省产业集聚和人力资本的积聚为例,详细分析了河北省产业集聚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积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人力资本流量与产业集聚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据此提出了促进河北省产业集聚水平与人力资本集聚互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作为西部的欠发达省份之一,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试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段回归的方法分析甘肃省的产业集聚效应,并从内部集聚经济、布局集聚经济和城市集聚经济三方面对集聚效应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阐释了要素集聚的产业地理效应。要素集聚产生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产业区位;特定区位的要素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拥塞效应,驱动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分散产生资源空间配置效应,形成多层级中心—外围的产业空间结构;而中心—外围的城市映射效应导致城市分层,并通过一定的产业关联形成城市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1):72-79
<正>加速产业集聚,构建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制造业集聚程度与环境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利用我国制造业分行业1999—2012年共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重门槛回归模型考察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分行业在产业集聚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指标(工业的排放量)与制造业聚集水平的关系是处于N型曲线的两个转折点之间。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广泛兴趣。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入手,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不同理论渊源的产业集聚研究文献,对产业集聚的演变发展规律及基本理论作了简要综述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镇为中心区域,周边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不断向镇域中心流动的农村产业集聚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城镇化的过程,两者是同步的。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镇域集聚,农民逐渐地脱离与土地的天然依赖关系;农村经济也逐渐由农业生产转变为非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的转变。当然,并不是任何一个小城镇都可以发展区域集聚经济,这取决于我国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相似文献   

11.
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大庆可持续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大庆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三点:  相似文献   

12.
嵌入性与产业群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分析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蓓 《东南学术》2004,(6):138-145
嵌入性既是产业群的重要特征,又能进一步对产业群竞争力的提高起到明显作用。加强对嵌入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产业群形成的规律。相比较而言,国内学术界对于产业群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嵌入性的深入探讨还较少。本文在评介国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笔者提出的“嵌入性三层次分析框架”,将产业群的嵌入性分为经济嵌入性、体制嵌入性、和社会嵌入性三个层面,进而对嵌入性与产业群竞争力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的理论解释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地方政府作用于产业集群的有效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表现。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基于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和其“经济人”特征。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的路径有二:从政府强力干预到多元化治理;从依靠市场自发力量、政府参与到多元治理。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三沿两特"(即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经济特区、特大中心城市)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政策、人力、技术创新、投融资、管理、应用技术传播以及支撑服务等方面,分析、归纳和总结出这些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有益经验,对国家正在重点开发西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跨国公司的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产业集群的研究忽略了跨国公司在某类集群中作为主导力量和重要参与者的突出存在,对集群的开放性认识不足。本文基于跨国公司的视角,论述了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当代产业集群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区位优势源,集群中子公司战略地位的提升必然影响到跨国公司母子关系与组织结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综合理论创新的范例,具有较强的解释功能.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从奋斗目标到实践活动的桥梁,成为创新实践的理论源泉.在未来的理论探索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方位引导和价值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科技进步为背景,以产业集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主线,对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即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长期以来的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由于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技术在产业集群内部的扩散性,使得产业集群成为大量技术创新的载体,从而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即主导产业、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8.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研究国外关于模块化创新模式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模块化组织模式的内涵,以杭州高新产业集群为例,分析我国目前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同时与硅谷的模块化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应采取"中卫型"高技术产业集群模块化创新过程模式,以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全球化过程中,产品制造和研发环节的分离以及相似产品研发环节在空间上的集聚,逐渐形成了一批以知识生产为主要内容的集群。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知识集群具有更强的知识累积性和知识创新性,已成为产业集群升级的趋势之一。知识集群通常有两条典型的演化路径,一是在原有制造业集群基础上递进生成,二是在缺乏既有集群支撑下创造生成。针对我国产业的自主国际化需求和客观存在的集群低端化发展现象,知识集群为我国制造型集群实现整体性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资源型产业集群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亮 《兰州学刊》2011,(11):39-44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过分依赖本地资源,这样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通过对转型的界定、资源型产业集群和集群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原理的研究,给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一条思路。最后根据我国和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