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思想界再次抬头,由于得到有势者(包括有政治势力者和有经济势力者)或明或暗的鼓励,颇有大红大紫的架势。以《中国可以说不》为代表的民族主义鼓吹者,要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与超级大国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取而代之的地位。单从要求对外平等这个角度来说,这种主张是可以得到理解和同情的。但是有识者早已指出,这种民族主义是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也可以说是瘸了一条腿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本位的世界公民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1990年代之后,中国执政党内外一些敏于思考的人士认识到传统意识形态已经失效,急需寻找它的替补者,于是民族主义便成为首选。然而,民族主义究竟能否担负起如此重任,是大可以怀疑的。从历史上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流派先是追随共产国际反对帝国主义,与共产国际决裂后又反对赤色帝国主义,这就迫使他们眼睛向内,以文化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五四以后,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想,流行国内。他们对于中国文化,都是只求其变而不知其常的。他们对于西洋文化,都是只仿其形迹,而不…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与国际秩序唐永胜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关系中长期被意识形态对抗所严重扭曲的国家利益准则恢复了本来的面貌,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影响变得突出起来。从目前的趋势看,民族主义大潮将渗透到每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整个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之中去。一要准确把握冷战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民众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一方面是真情实意的流露,一方面是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使然。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作为外交谈判的民意后盾,而对于一个统治合法性不足的政权来说,当外交妥协不可避免时,又难免合法性的进一步流失。中国外交实践与理论、学术与宣传的脱节由来已久,这是造成非理性的恐外、仇外情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编辑手记《战略与管理》94第三期即将付梓,我们编辑部同仁的心情一如以往,渴盼刊物能够不负读者,更上层楼。本期的主题为“变动中的世界格局与民族主义”,这一主题的设计是鉴于以下事实: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意识形态之争正让位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之争,民族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熟知的中国"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不干涉""不挑战""不称霸""不带头""不结盟""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输出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可以列出一个长  相似文献   

7.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从科索沃危机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春发生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事件 ,引发了中国的抗美民族主义浪潮 ,这一事件不但对于中美关系产生重大的冲击 ,而且由它所引发的中国新民族主义很可能成为一种持续的重要政治因素 ,对21世纪前期中国的政治选择与国际战略发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固有矛盾、中美两国的政治文化差异、南斯拉夫局势引发的中美之间的信任危机这些基本因素出发 ,进而研究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特点 ,以及中美政治文化差异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影响。科索沃危机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两年 ,通过这一事件来考察中美关系中一些基本因素 ,对于…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的民族主义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1]作为集中反映集团意识、标志和利益(groupsense,i dentity,andinterest)的理念或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从18世纪以来一直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影响到各国的国内与对外政策。民族主义唤醒、动员、推动人民去争取建立在集团意识和归属上  相似文献   

9.
变动中的世界格局与民族主义编者按冷战结束以来,以意识形态对抗为樗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已为新的国际关系模式取代,伴随全球一体化及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全球范围的民族主义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股潮流。乐观或悲观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的人们都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萧功秦近年来,西方媒体与学术界对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表现出相当强烈的关注,有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兴起的民族主义问题的专著与论文集正在陆续出版,1995年11月的《远东经济评论》就是以“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作为封面主题,该期还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与现代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主义与现代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尹保云民族主义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从西欧到东亚,凡是现代化成功的国家,民族主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我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动员各种资源的形势下,对民族主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民族主义”是一个不可滥用的特定概...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石中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的研究似乎已成热点。已经有一些书籍和文章发表,但预定于1996年由M.E.Sharpe出版的《中国的民族主义》(Chi-neseNationalism)肯定是很重要的一本。该书由...  相似文献   

13.
正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反映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大变迁大转型时期,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保持政治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意识形态作为基础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经济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明显的趋势,世界经济活动已经超越国界,并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对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对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田新建民族问题历来是国际政治中的重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反映出来。冷战后民族主义的再度兴起,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给当代国际政治带来重大影响。综观冷战后的国际形势,民族主义倾向在世...  相似文献   

15.
党史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所说的党史是一个广义的"四史"概念,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将"四史"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党史教学逻辑和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16.
“五四”距今已经80年了,而人们对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却依然莫衷一是。有人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有人说是青年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有人说是自由主义的人权运动;有人说是民族主义的国权运动。混淆的根本原因是把五四运动和与之同时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搅在了一起。本文指出:这两个运动的演员有所重叠,却是脚本不同的两出历史活剧。两个运动代表了现代中国人思想上的两种觉悟,虽然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其中的一种遮盖了另一种。对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同异,历来有四种不同的阐释,支撑这些阐释的是四种相互角逐的政治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本文分三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作者对中国NGO发展的基本观点。作者认为:NGO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 ,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中国NGO作为转型时期过渡性的社会组织 ,在广义上包括如下形式:会员制公益性组织 ,运作型组织 (基金会 ) ,实体型社会服务机构 (民办非企业单位 ) ,互益型的经济性团体和社会性团体 ,大量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 ,以及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这些被称为NGO的社会组织活跃在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民族主义是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复杂背景下诞生,因此其自身具有对内的反抗满清统治和对外的反抗外来入侵的双重内涵。西方的民族主义,以法德为代表,具有明显的"内向性"和"外向性"特征。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兼有法德两种民族主义的部分特征。这两重效应,既体现在在政治上,也体现在文化上;既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这种特点产生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也最终为救亡图存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纪之交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7年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邓小平的逝世以及陈云、王震、李先念、彭真等人在近几年中相继过世,标志着革命元老主导中国政治生活的历史时代的最终结束。香港的回归,则显示出中国领导者可以在既有意识形态理念之外,从基于百年屈辱的民族主义情感中,寻找到维持民族凝聚力与国家权威合法性的新的资源。中共十五大以后,江泽民在党内与最高决策层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定,而中共十五大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中国进行更大幅度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提供了意识形态的理…  相似文献   

20.
“天下为公”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主义赵军中国社会改革在90年代必定要因应着世界政治布局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在以国家整体利益进入世界政治经济角逐的时候,民族主义成为重要的谈论话题也实在不是什么超前、迫不得已或危言耸听的事情。民族主义必定成为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