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73年12月,恩格斯所写的《论权威》发表在意大利的社会主义报纸《人民报》上。当时,这篇论文同马克思的《政治冷淡主义》一起,成为团结在《人民报》周围的社会主义者的组织同无政府主义进行斗争的理论基础。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论权威》一文所阐明的观点仍具有不可磨灭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河北学刊》今年第四期发表的严昭柱《论美的规律的客观性质——兼与向翔同志商榷》(下简称《论美》),对《再论美的存在和美的规律》(下简称《再论》)一文偏离唯物主义路线的观点和失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中肯批评,读后受益匪浅.笔者同《再论》的作者对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美的规律”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与阐释,也存在着分歧,故本着“争鸣”精神,谨以此文就教于向翔等同志.  相似文献   

3.
在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决定三十周年的时候,我就发扬“两论”起家传统、坚持“两论”起家基本功问题讲些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同志一生十分关注文艺事业,他的《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相似文献   

5.
西塞罗的De Re publica是追随柏拉图的Politeia写的,两者的结构和内容类似。西塞罗把Res publica设定为与Politeia同义。既然有人把Politeia翻译为宪法,则也有可能把De Re publica翻译为《论宪法》。但De Re publica的传统译法是《论国家》和《论共和国》。然而,在翻译De Re publica为中文的过程中,许多段落中的Res publica一旦被翻译为"国家"就难解甚至不通,一旦被翻译为"宪法"则易解而通畅。所以,西塞罗的De Re publica应翻译为《论宪法》或《论真正的宪法》。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1983,(1)
·文学·5尽6 6ea G G e611么名忿342 2 22导633124 4 4 4 55论《红楼梦》的现实主义袁世硕《红楼梦》的悲剧美与艺术 风格美白盾王熙风与《红楼梦》的艺术 结构杜景华简论《红楼梦》人物形象的 丰富性魏同贤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诃不 是伪作邓广铭也谈文艺创作中的情与理王世德读杜随笔邓绍基陆云“清省”的美学观肖华荣倾向真实典型 一一读恩格斯的两封信狄其聪论艺术创造的美学规律周来祥谈杜甫的《垂老别》萧涤非读庚信的《拟咏怀诗》凌迅文艺必须同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 周年李基凯谈歌德…  相似文献   

7.
1989年第3期《人文杂志》刊载了霍力攻同志《论走社会主义道路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以下简称《区别》)一文,与我刊布于《人文杂志》1988年6期与1989年1期、题目分别是《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失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个缺环》商榷。丝毫不需讳言,在我的文章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不当之处,因此  相似文献   

8.
对李清照的《词论》和其中的“别是一家”说,无论是褒者还是贬者,在两点上存在着共识。一是认为《词论》所阐释的都是词“别是一家”的特质;二是认为同“别是一家”主要是指内容风格方面,反对“以诗为词”。其实,这些都不符合《词论》的本意,也未俗易安的“词心”。贬之者以真承森先生为代表。他在(评李清照的铜论)——同史札丛之一卜文(载《光明日川1959年5月24日)中说:“吉就宋词发展规律来考察,她这篇文字是对宋词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其理由是:“李清照词论里一个主要问题,是北宋末年词和诗分合的问题,这是同史上一个…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是二十世纪初研究货币经济学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在1923年曾写过《货币改革论》,批评了基于金本位原则的货币流通制度,主张实行“管理通货”。1930年他又出版了两厚卷《货币论》。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他以稳定物价水平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断定货币信用本身比利息率更为重要。但时隔不久,《货币论》墨迹未干,他就开始承认就业问题是个重点,并将货币数量说纳入利息率理论体系了。他把经济活动的变动看作是受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两者变动的支配。他认为,物价水平同银行政策无干,它主要决定于货币工资率。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他的“货币理论”同产量分析合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0.
<正> 《船山学报》1985年第一期发表了黄明同、周穗明两同志合写的《也论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下简称《也论》),对徐泰来同志《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和拙作《中国朴素唯物史观的历史探索》(《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四期)》提出异议,我们表示欢迎。但该文所提的问题,我觉得仍有商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黄枬森、陈志尚二同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涉及多方面基本理论的问题——重提真理阶级性问题》的文章(载《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以下简称《重提》)。本文也就真理阶级性问题,力求在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并与黄、陈二同志商榷。一《重提》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基本概念,必须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这提得好,我们深表赞同。然而,《重提》对部分社会科学真理之有阶级性的论述,就没能做到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这是黄、陈二同志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2.
《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的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专著,它与《大学》同被收集在《礼记》之中,后又同经宋儒朱熹的编订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长期来,在我国影响甚大。今天,我们探索它的教育思想,剖析它的内容,剥离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合理的因素,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钱大昕作为乾嘉时期的一代通儒,不仅在经学、史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兼擅诗、词方面的创作与评论。《嘉定钱大昕全集》收其《潜研堂诗集》与续集,但未见词作与词论。现从汪棣《春华阁词》所附诸家同作、题辞以及《昭代词选》《国朝词综》等选本中辑得钱氏词作四首,存目两首;另从邵玘《花韵馆词》的卷首题辞以及《練川五家词》所附的评点中,辑得钱氏词论若干条。钱大昕填词清朗疏快,不堆砌典实;论词则持平两宋,兼收众美,体现出通达开放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逻辑哲学论》中的神秘主义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重要思想之一。西方学者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同《逻辑哲学论》中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评价不一,而且这些评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事实上,如果从全局的视域来考察《逻辑哲学论》就会发现,通往神秘主义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语言哲学的路径;另一条是逻辑哲学的路径。神秘主义是维特根斯坦对有意义的科学命题和缺少意义的逻辑命题进行分析所推导出的一个逻辑结论,它与《逻辑哲学论》中的图像论和逻辑哲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明维特根斯坦力图实现经验的自然科学、先验的逻辑学和超验的伦理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王符评传序     
《后汉书》以王充、王符、仲长统同传,三人都是特立独行之士,都是具有远见深识的进步思想家。王充著《论衡》,以疾虚妄为宗旨,批判了当时关于天人感应的种种迷信;仲长传著《昌言》,深研“理乱”之故;王符著《谮夫论》,畅论当时的风政得失。王符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有明锐的观察,进行了深切的揭示。如论当时(后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重读“两论”的体会杨以谦《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同志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成就的两篇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力作,无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还是...  相似文献   

17.
<正> 《刘子》,又题《新论》或《刘子新论》,唐时也有称《流子》的。作者梁刘勰,但自唐以降,世有争论(参见《刘子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384页)。《刘子》全书55篇,前人以为是“咀英吐华”(同上书,第314页),“泛论修身治国之要,杂以九流之说”(同上书,第310页),“虽一家之言,而擅众论之长者”(同上。以下凡引《刘子》文,均见上书,引文只注篇名)的著作。此书虽非巨帙,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朱熹所作的《周易参同契考异》为切入点,从朱熹作文的缘由,道教、道家之宇宙论对朱熹哲学思想的影响,道教、道家之阴阳五行理论对朱熹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周易参同契考异》中体现的涵养本原工夫论等四个方面,探讨朱熹哲学思想形成与道教、道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同志的《论统一战线》一文,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丰富了我党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恩来同志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统一战线》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从历史经验检讨中得出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周恩来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得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邓小平与《论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刘少奇、邓小平同毛泽东所著的《论十大关系》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论十大关系》从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演,到1965年12月刘少奇建议将其作为党内文件印发县、团以上各级党委学习,再到1975年邓小平主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辑工作将讲话稿进行整理,补上了以前没有整理进去的重要内容并于1976年12月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经历了20年的时间。上述三个时期正好是以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领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的三个重要时期,而《论十大关系》在这三个时期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