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较大而又争议较多的人物。自《曾国藩全集》出版后,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通过普氏的文字,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关于曾国藩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曾国藩的未刊书信,为全面研究曾国藩增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发现1916年(民国五年)广东护国军的任命状乙纸。全文是这样的:任命状令字第拾叁号任命梁振勋为广东护国军林军第三梯团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二营五连一排长此状右给排长梁振勋准此陈自光(印)中华民国五年五月一日(广东护国军林军第二 相似文献
3.
台北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庋藏着董必武的档案资料有数十份之多,迄止时间1919年8月—1927年7月。这批珍贵的史料大致分为:1.董必武参加国民党会议的记录。2.董必武作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与湖北省党部、湖北省政府负责人给国民党中央的报告和信件。3.董必武以湖北省党部常委签署的文件。4.董必武在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文章。5.记载有关董必武活动的资料。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的被挖掘,对于深化董必武研究和首次国共合作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 萧红是寂寞的,这寂寞不仅来自于她个人不幸的婚姻或与大时代火热斗争的距离,更主要的是她矜持于五四新文化给予她的哺养,选择了与世代相因的呼兰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在十年征尘的天涯孤旅中,她遇见过生活给予她的种种挫折和困境,遭受了一个女性无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中有关屈原初任左徒时的一段史料赵逵夫一、《战国策·孟尝君出行五国章》校勘《战国策·齐策三·盂尝君出行五国章》云:孟尝君出行五国[1],至楚,楚献象床。[2]郢之登徒,直送之。[3]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 相似文献
6.
第一回 大贞丸 近十年来,不论在日本或在中国,有关留学时期鲁迅的传记史料,都有新的发现,这大有助于了解鲁迅那时的情况。未被发现的材料,在日本也许还会有罢!我于是着手搜寻,每有所得,就记下来发表,第一回就是鲁迅从南京出发时搭乘的大贞丸。 相似文献
7.
目前史学界关于宋代差役性质的讨论十分热烈,或认为是劳役,或认为是职役,各执其说,看法迥异。前者认为差役给执役人户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成为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能是劳役;后者认为不管是上三等户也好,贫下户也好,服差役都是“役国事,”应役之民的职责是与封建国家的职能相吻合的,故只能是职役的性质。 有趣的是:几则史料常常为这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所引用,但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这几则史料本身。本文拟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1)“下户半曾差作役。”这一材料来自《李觏集》卷三十七《七言四韵·往山舍道中作》,全诗为:“截竹成舆不用轮,东行尽日稳宜身。前看叠嶂如无路,每到平田始见人。下户半曾差作役,朽株多已祀为神。生涯一撮诚何有?且免庸儿共拜尘。”作者李觏,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3年)生,卒于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9年),两次应试不中,晚年由范仲淹等人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其生活的年代,正处在北宋王朝日趋腐朽的转折阶段;其生活的环境,既非皇都福地,亦非工商重镇,而乃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的穷乡僻壤。他的一生虽未经宦海沉浮,却熟读经史子集,尤其是对广大乡村人民的悲惨遭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日本学者的帮助下,我们又掌握了有关李大钊生平的几则史料,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对李大钊生平活动中的一些重要情节有了新的认识,这对李大钊研究工作的深入也很有意义,现将有关情况作一概略介绍。 一、留学日本的事迹 这次掌握的几则史料之一,是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时的学籍表(图一)。现将它的各项登记内容介绍如下,有的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9.
萧红是不幸的。她的不幸,不仅在于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才气的女作家,正当有为的年华而夭折,也不仅在于她的爱情生活屡遭跌宕,她的不幸,在于她虽然对人生有理想,并且对黑暗势力作过坚决的斗争,却由于感情上的一再受伤,由于她的感 相似文献
10.
11.
李文彬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
北宋末年爆发的方腊起义,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在绝大部份论述这次起义的文章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引用宋人庄季裕所撰《鸡肋编》上卷中的一段文字,即:"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将这段文字断句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并解释为:方腊根据斗争的需要,提出了"法律(应该)平等,没有高低上下(之分)"的"平等"思想.认为这是方腊起义的战斗口号,革命主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盗跖”和有关史料的几点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9月7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吴则虞同志“盗跖探原”一文,对于“盗跖”和他起义的性质作了较详的论证。11月12日《光明日报》又根据好些议论“盗跖”的信件和文章,发麦了“盗跖及其起义的探讨”一文,各抒己见,饶有发挥,合乎百家争鸣的精神。根据典籍所记,春秋后期,“盗跖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名声若日月”(详下文),曾经予统治阶级以极大的威(?)和打击。然则对“盗跖”这一名称及其仅存的某些零星史料作进一步的探讨,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第二回 鲁迅等一行三十四人乘坐神户丸首途日本 鲁迅搭乘大贞丸到达上海,以后去日本的情况如何?首先,请看下列文件: 1.《公信八二号》(明治三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接受) 南京陆师学堂俞总办率领留学生出发来本邦之件: 江南陆师学堂总办江苏候补道俞明震,此次奉两江总督之命,兼任学务观察,率领该学 相似文献
17.
《晋阳学刊》1984,(3)
……我已于十一日脱离了外交部。准备在十五日,即下星期一到文学出版社去办公。工作初步谈了一谈,名义上是个副社长。责任主要是看稿,大概侧重于古典文学出版方面的,还对译稿作文字上的审查。出版古典文学就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文学社出版了《水浒》《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仅这三部就出了许多的毛病,《红楼梦》就有一百多处错误,稍有研究的读者就写信来责问;但一般读者又要求逼切,一出版就卖空,需要再版;而要再版则非重新校勘不可。这不过一个例子说明工作的繁重。雪峰倒同意我半天到社办公。余外时间可在家工作,或自己写些东西。他竭力鼓动我用十年工夫,来写一册中国文学史。我到现在还没有决定自己应该写些什么。在这三天中,我竟乱看起印度,印尼的历史书籍来了。也看印度大使夫人送你的那些《拉摩耶那》的研究。有趣得很,我在那书里发现《西游记》的牛魔王,身上长着十个头子的,却和《拉摩耶那》的一个魔王,叫拉凡那的一个样。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子,本领高强,骑风火轮的,又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美学讨论者:近年来,在“百家争鸣”的园地里,对美学展开热烈的争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些同志也阐发了许多可贵的,正确的见解。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我觉得也还有些现象似乎需要扭转才好。首先,我基本上同意梅丹同志的“几点意见”。确实有些美学讨论者,在讨论美学问题时,尽在概念上纠缠。他们言必称康德、黑格尔、克罗齐……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前人的一言一语,一个概念;他们的文章反来复去就是主观客观、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等抽象字眼,很少生动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