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国华 《西北人口》2005,(5):29-30,33
失地农民——一个亟需关注的中国典型弱势群体,目前的情况变得愈来愈严重。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呼吁,但一直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本文从新时期失地农民的情况进行剖析,结合了许多当地实际问题,得出了不少有特殊见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城镇弱势群体是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现状的分析 ,从完善法规、突出培训、强化服务、加大帮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力求为我国救助城镇弱势群体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对保障失地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阜阳市及重庆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三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在保障目标、资金筹集和管理及待遇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及问题,认为目前存在的多样化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难以有效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可能会再生社会不平等,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理论上说,应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待遇,但考虑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落后地区将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经济落后地区可以实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过渡。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应着重从保障目标、筹资方式、缴费与给付标准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失地农民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维度构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和失地农民自身的技能专长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年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救助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玲 《西北人口》2007,28(2):24-28
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断裂,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大规模的、全局性的和深度性问题,再加上现今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使得此问题在弱势群体中显得更加突出。本文拟通过对老年弱势群体状况的分析,从法律、社会政策、社会网络以及人文关怀几个方面对老年弱势群体救助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回族聚居的宁夏,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失地农民人数连年增加。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是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中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是党和政府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回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宁夏银川为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分析回族地区失地农民住房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内涵与数量估算——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失地农民"内涵界定,导致失地农民数量的估算较为混乱。文章提出,应从时间、身份、土地面积、土地用途或权属4个维度把握失地农民内涵,并在此4个维度下分耕地、农用地、集体土地3种口径对广东省截至2008年的失地农民数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数量被低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失地农民问题远比预计的严重,政府应及时提供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制度安排与利益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失地农民问题实际暴露的是我国在土地制度、征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缺乏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以及征地过程的不合理性和非市场化是造成失地农民处境艰难的制度原因,而政府或集体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考虑不够,是导致农民失地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关键;失地农民并不仅仅是因为不合理的征地政策而成为社会边缘群体,事实上,在征地之前,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就已经将农民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9.
城市弱势群体就业促进及其公共政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弱势群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近年城市弱势群体的规模在不断增加,其主体是失业下岗人员,就业促进已成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出路;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弱势群群体就业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政策要托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给社会政策发展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单位,理应成为托底性社会政策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托底性的社会政策理念具有强调"保基本"忽视"促发展"的特点,从而降低残疾人社会政策的构建层次.新常态背景下,残疾人的社会政策需求层次由生存型社会政策需求、权利保障型社会政策需以及社会发展型社会政策需求三部分构成.所以在新常态背景下,首先要建立托底型残疾人社会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另外,建立权利保障型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充分保障残疾人各项权利;最后,建立发展型的残疾人社会政策,使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并最终朝着托底发展型残疾人社会政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