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术创新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福君  宋玉祥 《理论界》2008,(12):63-64
技术创新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机制,它可以通过催生新的行业、削减旧行业,提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通过改变生产要素配置,通过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的渗透,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没有建立起较强大的技术中心。本文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视角,将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紧密,不仅具有引领经济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也具有显著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有空间集聚、技术扩散、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依托、服务比重提高和空间组织重构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3.
4.
5.
王雅洁  王敏洁 《理论界》2009,(12):50-51,222
自“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的维护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快速增长。本文结合相关经济原理,试从专利适用对象、专利使用效果、实施专利保护入手,分析完善专利制度对发展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基于创新集群网络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创新集群的理论演变和系统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创新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组织形式;在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作用下,创新集群跨区域网络的建立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创新集群的视角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创新集群网络功能整合和跨区域网络体系建立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可以得出要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既需要提高企业的集成能力,也需要重视创新平台网络的软件建设,还需要制度与环境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基础和支撑。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法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强国存在的差距,并重点阐述了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国家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走转型之路的结论。最后,文章论述了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机理,指出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及适合企业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波 《兰州学刊》2006,(8):157-159
甘肃初步具备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雏形,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装备制造业对未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在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将弃劣存优,使装备制造业更好地服务于甘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也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而作为引领时代潮流前进的知识型员工在振兴装备制造业过程中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制造业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应成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带动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的对策是:盘活用好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投入;加快开放步伐,带动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赢取主动。  相似文献   

11.
江苏制造业进一步有效利用外资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造业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江苏制造业如何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有效利用外资 ,对促进江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两个率先”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江苏直接利用外资结构的基础上 ,以建立国际性制造基地为战略目标 ,提出了江苏制造业进一步有效利用外资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艳华 《江汉论坛》2006,(11):13-15
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或者经济的现象,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其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的创新环境,而不仅仅只是资助科学、基础研究和(直接的或间接的)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的补贴。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及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意义;提出技术创新的主体构成的设想,利用企业技术中心建立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服务业的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在产业结构变迁、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方式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西方现代服务业不断成长壮大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本文的分析表明,现代服务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的特点,使其在提升西方产业整体效能和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其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与此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产业转移等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姜凌 《学术论坛》2005,(12):93-9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近5000亿美元,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经济的具体数据,研究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集群制造与创新:在中国走向"世界工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珺 《学术研究》2004,27(7):20-24
在"中国制造"由国际分工链条中的低端逐步走向高端的过程中,创新能力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挖掘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多种途径中,产业集群应是一个有利于加速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机制.目前,区域性经济快速增长的实践与未来可能逐步强化的趋势都证明了集群制造与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致命的打击,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员也难以独善其身.然而,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轨道之上,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弱.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带来危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员工失业的同时,也给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带来了机遇.如何趋利避害,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实现中国制造业加速升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剖析集群创新--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一个纺织产业集群的深入调查研究 ,描述、分析为推动产业集群而建立的创新中心的起源、结构、功能和相关行动者的角色。研究发现 ,产业竞争刺激了技术创新的需求 ,创新中心拥有技术研发、信息推广、电子商务、培训交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并发挥相应的功能 ,取得了不少成效。地方政府是技术创新最主要的行动者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需求者和被动的受益者 ;同业商会是技术创新的辅助者 ;大学和科研机构、其它中介组织是外来的互利参与者。各方以地方政府为核心 ,形成了技术创新的制度化网路。创新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是地方政府因应技术创新的需求所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再有选择地直接介入企业的运作 ,扮演官员与企业家的双重角色 ,而是置身于企业之外为整个产业提供公共产品 ,进入了“后地方法团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提升与广东产业集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两年 ,中外媒体、经济学界甚至于政府官员针对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争论得非常激烈。很明显 ,国外媒体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美国商业界有广泛影响的耶鲁大学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滕在《商业周刊》上就撰文指出 :中国正在变为制造业的超级大国。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位置 ,很快就会相当于沙特阿拉伯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世界经济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依赖 ,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一旦中国经济受战争、恐怖袭击、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的打击 ,美国经济的“生命线”就可能被掐断。《财富》杂志也发表文章“现在一…  相似文献   

19.
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经济时代 ,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提高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其内涵为符号性商品和服务、凝结知识产权、传递象征意义、传统与现代共存、具备产业体系 ;阐释了文化产业政策的功能、类型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当代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也就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它们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都无一例外地具有既符合当时世界社会经济形势 ,同时也切合本国具体实际国情的对策和措施。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江苏发展制造业 ,建设好国际制造业基地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