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攻克痴呆、多动症的天使她秀丽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微笑,她对病人总是和蔼可亲,她的名字已和成千上万名痴呆患者的康复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的研究成果受到医学专家的高度评价,她撰写的学术论文在全国医学论文交流会上获优秀论文奖,并被编入《中华医学论文集》、她的高超医...  相似文献   

2.
韦继兰 《当代老年》2006,(11):14-14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3.
维权信箱     
《女性天地》2007,(12):56-57
能为患先天性痴呆的女儿找婆家吗 我女儿今年27岁,患有先天性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前不久,邻村一名40多岁的老实单身汉托人到我家提亲.愿意娶我女儿为妻,并且承诺好好照顾她一辈子。我和老伴都是古稀之人了,不可能照顾女儿一辈子,现在有人愿意娶她,我们求之不得。  相似文献   

4.
宿淇 《现代妇女》2007,(1):42-44
成功学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似乎有些遥远,而孙金宇却作到了,她让患有口吃多动症的儿子奇迹般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半袖  赵敏 《现代妇女》2008,(8):61-62
◆女儿得了多动症 李佳是我们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从小活泼好动,精力极为旺盛,只有她睡着时全家人才能跟着休息一会.  相似文献   

6.
天平 《女性天地》2007,(1):20-22
为了爱情,她毅然放弃生育而一心呵护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孩子,后来,一纸亲子鉴定认定她抚养了10年的孩子并不是丈夫的亲生骨肉!为了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她冒险高龄怀孕,结果生下一痴呆儿!于是,一场因耽误优生时机而追讨巨额精神损害赔偿的官司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7.
来信     
一直以来.《中外书摘》就是我家的案头读物,我的很多朋友也越来越喜爱她。她为我们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可以观望那么多的美丽景色;她为我们开了一扇门,引我们走在快乐阅读的路上。  相似文献   

8.
十字街头,一对孪生盲女紧紧依在她的身旁,静静地“看着”车来车往——她,一个喜欢写诗的女孩于。她俩,一对先天失明的季生姐妹。她和她俩之间,早已超越了那种“爱心助残”的套路故事,而是一种原始的、本性的、不可分割的亲情,尽管她和她俩并无血脉相连;。她叫皓儿。皓儿是她的笔名。按照采访前的约定,本文不能公斤她的真实姓名。初中毕业的皓儿,是个文雅的女孩儿,瘦削的脸上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在她的小屋里,桌子上摆满了中外文学名著和各种诗集,地板的一角摆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她喜欢看朽、集邮、写诗、朗诵。…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争吵中,让她终生难忘的情景发生了:丈夫先是抱着头蹲在地上,没几秒钟又突然跳起来奔向卧室,一头钻进了大衣柜里……咨询师从"多动症"的儿子入手,为这对关系紧张的夫妻解开了心结。  相似文献   

10.
王建柱 《老人世界》2013,(10):15-17
林洙1928年出生于福州。一岁时便开始随着父母迁徙,辗转南京、湘潭、柳州、贵阳等地,最后定居昆明。林洙的童年是“住”在昆明开明书店里:她自幼酷爱文学,读了不少中外名著。林洙回忆说,在上小学时,她就开始读《红楼梦》等中国名著,上了初中之后便开始阅读一些外国名著,在众多西方名著中,《茶花女》《简·爱》《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都是她最喜欢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心中的梦想和热爱,这个女孩追了18年,从未停止,也从未认输。因为她深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试着去应变,总会有一条出路人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说的就是张伟丽。儿时的张伟丽心里住着一个武侠梦。她时常把浴巾当作超级英雄的斗篷,披在身上"飞"来"飞"去。她不爱穿裙子,因为那会影响她下河上树。她一度被怀疑患有多动症,妈妈为了分散她旺盛的精力,就在家门口挖坑,让她从里面跳出来。如果她跳出来了,妈妈就会挖得更深一点。  相似文献   

12.
吴彬 《老年世界》2010,(22):38-38
据新快报报道,一年前,广州居民赵婆婆开始出现失眠,家人都认为是老年人觉少就没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婆婆的失眠越来越严重,还出现幻觉,性格也变得烦躁不安,容易发怒。近日,她到医院脑血管病科就医.医生诊断其为老年性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13.
正当我孤独老去,谁来管我?失去神智前,她为自己"留了一手"半年前,周杏芳(化名)开始担心自己的精神会出问题。人的预感有时就是这么准,她的担心果然应验了。她先是在熟悉的地方迷路,说话、做事越来越奇怪,慢慢地,连吃喝拉撒也不能自理了。大儿子带她去了医院,确诊为"血管性痴呆",好不了了,只能让她住进护理院。小儿子跑来大吵大闹,非要把她接回自己家。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吧,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  相似文献   

15.
刘芹  秋童 《女性大世界》2005,(12):84-87
清水幽兰,悄声绽放,她有着兰花的清芬和软玉的温润——只看她的脸,没有人能猜出她的实际年龄。她不仅获得过医学学士,生物学硕士和病理学博士,更活跃于社会发展和中外交流事业,受到过江泽民、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基辛格博士、董建华先生、马哈第尔总理、李光耀总理和其他一些国家领袖的的接见。她走过大半个世界,当过医生,从事过癌症机理的研究工作,她还创办过医学信息咨询公司,出过医学杂志,她又在四年前创办了以全面提升女性素养为宗旨的北京幽兰女社,并亲自创建、设计、讲授十几门课程——现在是我国一位颇有名气的美和优雅的传播者。目前她出版了自己预计逐步投入市场的女性教育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书《美好服饰搭配十大金律》,该书一出版,即受到强烈反响,并且被海外机构要求在海外的发行……她,就是张乐华,大家都喜欢尊称她为张博士。  相似文献   

16.
我太了解锵哥了:他的童心,他的不安分,他的多动症,他的匪夷所思,时不时就会在平静的湖面掀起波浪,在天上抹上几道彩虹。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个先天性痴呆患儿,情绪狂躁不安,打人又打己。母亲在跑遍全国救治无望时,绝望地选择了捐献女儿的全部器官。孰料,临终捐献遭遇峰回路转,专家适时出现,一场备受世界关注、极具挑战性的手术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8.
悠蓝 《当代老年》2009,(2):36-37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授勋仪式,在首次授衔的1048名将帅中,有一位少将特别显眼,那就是李贞。作为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英名传扬中外,而她的丈夫、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甘泗淇的威名同样是家喻户晓,人们纷纷称他俩为“神州夫妻两将星”。  相似文献   

19.
多动与多动症不能画等号。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活动过多为主能障碍或注意力缺陷性病患,主要有如下特征:活动过多。兴奋多动,在课堂上不安静听课、叫喊或讲话,引逗他人、离位走动、小动作过多等,在家里也到处奔跑,活动不停,乱翻东西,难以安静等。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作业粗心大意,边做边玩,拖拖拉拉,不能完成作业。轻症患儿对有兴趣的活动,如看电视时,沿能集中注意力。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表现为任性,克制力差,易激…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为了爱情,她毅然放弃生育而一心抚养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孩子。10年后,这个温馨的家却陡起波澜:一纸亲子鉴定认定了抚养长达10年的孩子并不是丈夫的亲生骨肉!为了生个亲生儿,高龄的她冒险怀孕,岂料生下的孩子竟然是个痴呆儿!于是,一场因耽误优生而追讨巨额精神损害赔偿的奇特官司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