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琳静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55-58
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法律文化对中西商业及商法发展的不同影响,从商主体的法律地位、商业法律的形成以及封建经济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揭示了商业及商法发展与法律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俊杰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66
随着国家公共服务职能日益扩展,单纯适用《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的建筑物责任条款解决公共设施致害纠纷的弊端日益为学界所诟病。从公私法二元对立并不断走向融合的关系看,未来我国公共设施致害责任的立法取向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设置和管理公共设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由此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国家有义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二,民事赔偿和国家赔偿之间并非对立冲突、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共生共存、优势互补的,应赋予受害人对民事赔偿或国家赔偿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3.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为其生活的追求与努力当中 ,便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思维逻辑 ;而作为人的一种生存式样与生活方式 ,作为人的一种秩序性追求的制度安排 ,法也反映并体现着现实的人自身的审美情结与美学内蕴 ;法蕴涵着美的内质 ,体现出美的内容和价值。实践昭示着我们 ,正是法治的审美在制约着或推动着法治的实践及其进步的程度。因此 ,在全社会广泛地培育起具有高尚的法治审美意识与道德情感的法治主体 ,使其具有健康的法治的心态 ,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西方哲学的发展对法制的关怀,尤其是从法的本体论意义上揭示了回应型法的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为现实中的实在法之社会本体的理解过于抽象和缺乏历史根基,而法的本体--社会是有开放性的,与之相应的知识也不再是客观的了,因而由此本体逻辑运动,必然要求相应的法律回应社会,当然要真正迈向回应型法尚需假以时日,但这种思考方式对法学研究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国与法国作为纯粹经济损失不同立法模式的代表国家,在两者极具差别的表象下面,仍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部分。正是这些共同核心之处,使我们看到了纯粹经济损失规范模式上殊途同归的希望,而欧洲私法统一运动的发展无疑将促成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社会分层中处于底层的人群,研究其诉讼和司法救济的现状,对于了解社会整体的司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弱势群体在目前的中国,其诉讼现状和司法救济的程度并不理想。通过法律援助的工作,在接待并解决当事人问题的途径下,能够获得一些经验上的感知。通过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的建立,力图展现并分析得到一个并不停留在空洞的宏观话语下的原因把握。并以此作为基础,在实践层面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传播法不是一个部门法,也不是法的一个门类,但是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以及对公民传播权利的明晰和界定,传播法的概念和体系不断被丰富和完善,并且也彰显出巨大的社会意义.文章以法理学的视角,探讨传播法的概念和体系的界定,希望能够为当前的传播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国际关系学和美德伦理学的学科交叉视角,试图勾勒国际规范演进的另一种途径,提出国际社会中始于个人随之被国际社会化的美德伦理也是促进国际规范演进的一种路径。继而,笔者通过国际刑事法院中的美德伦理研究,验证了美德伦理是国际规范形成的有效动力和道德载体,它能够在国际规则运行中抑制违背普遍伦理的行径。通过国际美德伦理观的构建,国际政治行为体在设计国际规范过程中会依照人类的美德伦理所传达的愿景来构建合理的秩序。 相似文献
9.
自马克斯.韦伯以来,以“市场能力”为核心分析元素的阶层分析理论取代马克思以“所有权关系”为分析重心的阶级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西方观察社会结构的主流范式。但是,当代西方一些学者不满意于流于社会表层结构分析的阶层分析模式,试图将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结合起来,重释阶级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成果,对于观察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违反强行法的法律行为无效是各国的共同规则,可称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强行法应仅指公法上的强行法,私法上的强行法是自治规范,违反它的效力最严重的不过是"不生效"而不是"无效"。违反公法的法律行为是否无效,必须探究公法的目的,并运用比例原则来限制对公法目的的解释,以进一步区分公法责任与私法责任。民法也不能排除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适用。违法和违反公序良俗的功能截然不同,两者不能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分化日益呈现为一种不断加剧的态势。其中,广大农村社会的分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农民的分化,而农民分化又主要表现为与经济收入紧密相连的职业分化。在中国农村业已发生较深层次的社会分化的前提下,谋求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必须得完成若干社会整合过程。从社会学视角看,必须在“分化—整合—再分化—再整合”的递进逻辑中把握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规范经营性房地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一种契约行政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依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22-24
目前全国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已经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量身定做”、一次性大面积出让房地产用地、勾结围标、修改经济指标、分割登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契约行政的角度,立足贯彻行政合同的基本原则,提出要全面落实公开竞争的原则,取消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限制条件;妥善运用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的相对优势地位,控制大面积出让经营性房地产用地;科学确定出让底价,防止围标、串标;充分行使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权,防止行政相对方在土地成交后随意改变经济指标;严格贯彻合同全面忠实履行的原则;要求行政相对方必须按合同缴交土地出让金。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农户是认识农业、农村、农民的钥匙,是理解和分析小农社会的基础。理论匮乏和现实需求呼唤对当今中国农户进行“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分析框架。从经营规模看,中国农民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但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间,社会化水平之高史无前例。传统的经典小农学派已难以充分解释现代农民的动机与行为模式,需要建构新的小农理论范式。当今中国农村和农民处于一个社会化程度高、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化小农”时期,它有别于传统小农、商品小农和理性小农。这一时期是农户内部急剧变化,农民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身份歧视、冲破地域束缚,演化成为社会化、公民化的国民体系成员,荻取国民待遇的关键时期。“社会化小农”的性质、时期、形态定位,将为政府对农民国民待遇的制度安排、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要认真地思考民主问题,描述和解释民主在程度和特点上的差异和变化,如何定义民主至关重要。民主定义的传统方式,不论是宪法取向的、实质取向的,还是程序取向的,都无法对民主问题进行动态的考察。查尔斯.蒂利从国家与公民互动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过程取向的民主。文章对过程取向民主的含义、分析维度、过程与机制以及民主与国家能力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认为过程取向民主不仅为我们考察民主的变化机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概念工具,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的民主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高考语言知识是一种社会制度和国家规范。作为一种“精制语言编码”,高考语言知识再生产着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隐含着对考生的社会意识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作用于公共领域,宗教已成为私人信仰问题。然而,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则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图景,其中有一种将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路向,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从历史的线索来看,从马基雅维利到卢梭有一条渐进的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思路:马基雅维利深刻领悟了宗教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并从罗马社会汲取思想资源来加以解决;霍布斯和洛克分别对《旧约》和《新约》进行了政治化的解读,以使《圣经》思想符合并服务于现代政治哲学;卢梭最终提出"公民宗教"的概念,汇集了之前各个线索,显示出宗教对于政治社会的全面价值。这些思想揭示了近现代西方社会中基督教的政治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西方社会中政治与宗教、政治稳定与价值形态相互依存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和民法的关系——以宪法特质的三重性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宪法和民法的关系问题,目前学界虽有多次讨论,但仍欠成熟。不光理论上仍未能全面澄清这一关系,并且还进而导致对相关法律实践的误导。因此,继续讨论这一问题仍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对宪法特质三重性:基础规范、授权性规范和限制性规范的阐明,从而推论出宪法在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具有多重身份:作为母法的宪法、作为公法的宪法、作为社会法—私法的宪法以及作为元部门法的宪法。并借此原理揭示了宪法和民法之间层次丰富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作为文本 ,可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文章从现代化的主体角度切入 ,选取人之主体、国之主体及交互主体进行解读 ,以此获得对现代化主体层面的理解。在人之主体层面 ,人作为主体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 ,从边缘走向中心 ;在国之主体层面 ,后发现代化国家作为主体从依附走向自主 ,真正体现世界文明的多样与丰富 ;在交互主体层面 ,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正从消极向积极迈进。由此看来 ,现代化也是主体的一种嬗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杜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和贝尔关于宗教起源的论述,提出了宗教起源的多维综合理论,并提供了解释范例。 相似文献
20.
“光晕”作为20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批评领域的重要概念,以其复杂性和难以界定的流动性同与之相关的诸概念共同构筑了本雅明历史哲学思想中理念的“星丛”,同时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本体论地位。本雅明以“光晕的消失”对机械复制时代传统艺术的式微进行批判,围绕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与“主体性”密切相关的现代性难题。今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我们带入了“数字化生存”阶段,借新媒介技术创作的数字艺术声称再造了一种全新的“光晕”。然而“光晕”从诞生之日起实际上就关涉着人与艺术的本质问题,其消失或恢复的背后关联着复杂的历史性问题。本文沿着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对“光晕”的原初概念及其消失进行重新理解,可为数字时代艺术再造“光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