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18):114
<正>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山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闲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早在上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2,(10):114
<正>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民族论坛》2012,(16):114
<正>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界内已有学者提出"武陵民族走廊"概念,并为之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硕果颇丰。而在新世纪新时期,由国家政权主导对该区域的重新整合、规划与引导发展,势必会对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民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2,(24):114
<正>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度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的连片特困地区。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省市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2,(14):114
<正>2011年10月,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  相似文献   

8.
《民族论坛》2013,(2):114
<正>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一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3,(4):114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一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12,(15):48-52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省市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界内已有学者提出"武陵民族走廊"概念,并为之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硕果颇丰。而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由国家政权主导对该区域的重新整合、规划与引导发展,势必会对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等多方面造成更为直接的影响,此种以区域发展为前提所导致的社会变迁,为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视角与内容,不少专家学者都对重新整合后的武陵山片区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为该区域的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武陵山片区迎来了国务院"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战略推进中的"先行先试片区"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范围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规划》对武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2,(1):18-23
<正>2011年,湖南14个市州的民族工作部门,不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少数民族散居区,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全省民委主任会议、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为主线,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题,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共同开创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江永:努力实现女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南省江永县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处岭南瑶族文化旅游"金三角"。全县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其中有瑶、苗等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区地处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边境交汇处,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俗称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涵盖60余县(市、区),总人口约3000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48.9%,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非优区,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可开发性。本文以云南省镇雄县彝族文化为例,就如何开发此种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省80个列入"国保"名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对象,结合村寨现状问题,从各村寨民族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入手,提出民族村寨资源整合与营销思路,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在区域与类别层面上的整合、民族文化营销体系的建立、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有机耦合、各村寨组团的核心功能确立,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6个少数民族1202名6~14岁儿童进行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的认同程度并不高,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对他文化认同程度的差异性较为显著。(2)少数民族儿童已具有对他文化识别的能力,随着少数民族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文化的识别能力逐渐增强;少数民族儿童初步具有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意识,但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的认同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认同性危机。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论坛》2012,(15):14-17
<正>武陵山片区跨湘、鄂、渝、黔4省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邵阳、常德、益阳、娄底7个市州37个县市区属于该片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地。党中央、国务院武陵山片区开发的英明决策,使湖南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令湖南各族人民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19.
吴端 《民族论坛》2010,(11):4-4
<正>2010年11月2日至8日,湖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福城郴州举行,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来自全省14个市(州)和17个县(市、区)的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5个少数民族,6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民族地区有一个自治州(辖8县市)、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区和100个民族乡,民族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