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加快,全球化语境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最重要的时代话题之一。全球化语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研究影响程度如何?是利是弊?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研究如何应对?出路何在?以及中国学者应建立何种学术规范?文章综述了部分广东学者的观点,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文学理论的文化研究转向”是当前中外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也是极具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一个论题。如何重新认识文学艺术的“自律”问题,怎样看待文学理论、艺术美学与文化研究的密切关系,文化研究如何推动文学理论及艺术美学研究的深化等等,日益成为一个引入注目并大有可为的学术空间。在这一领域,欧美学界已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学者的研究也逐渐显现出自身的特色。加强在此领域的沟通与交流,深入对话,和而不同,将会为全球化语境中的学术研究增添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11日至13日,由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1世纪: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致力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全球化语境与会议主题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开幕式的发  相似文献   

4.
由东南大学“9 8 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联合上海大学等单位举办的2 0 0 6“全球化视野中的艺术史论”国际研讨会于2 0 0 6年5月1 9-2 1日在上海大学召开。与会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艺术学科的定位、艺术史观和研究方法、门类艺术研究等三个方面的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对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茅盾研究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1年 4月 2 3日至 2 4日在牡丹之乡菏泽召开。与会学者约 40人围绕“茅盾与中国新文学”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现将主要学术观点作一综述。  一、茅盾既是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大家 ,又是创作实绩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其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著的  与会学者认为 ,中国新文学自五四发其端 ,已走过了 80余年的历程 ;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固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相应的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潮引发的结果 ,但也是与新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与文论如何定位和发展 ,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困扰学者们的难题之一。本期“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与文论笔谈”专栏 ,发表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童庆炳教授等6位作者的笔谈文章 ,从文学的表达情感形式、对自然形象在全球语境中的个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12日至13日,由石河子大学经济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西向开放与西部跨越式发展论坛”在石河子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新疆大学等6所高校及企业、政府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亚区域能源合作开发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基于边疆安全的中国西部边疆城镇化道路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中国新疆产业分工与跨区域合作研究”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由首都师范大学、南安市人民政府和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5月 2 8日至 31日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与会代表 ,有来自我国香港和内地、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及各方人士六十余人。大会在学会会长张建业教授的主持下 ,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李贽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加深对李贽的研究 ,这对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 ,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学者还本着百家争鸣的精…  相似文献   

9.
题为“惠特曼2000: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诗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英语系与美国衣阿华大学英语系共同主办,核心议题包括: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重新认识惠特曼及其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考察他及其作品在当代世界各主要文化语境中接受与研究的状况,尤其是探讨他在19世纪下半叶提出的全球化概念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来全球化浪潮以其巨大的物质与精神力量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这已经成为了历史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影响逐步深入,文学研究者们面对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全球化与民族性的二元张力结构,以庄严的使命意识与价值焦虑提出了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与文论的“失语症”等前沿话题。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者众说纷纭,洞见迭现,张荣翼的《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下文简称《冲突与重建》)就是其中颇富创意的论著。该论著通过研究20世纪以来中国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它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文学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学研究逐渐向文化研究转向,由此带来文学理论研究的泛化。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史大会是由国际经济史学会主办,每3-4年召开一届的经济史学界盛会.大会的议题往往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的讨论内容,学者们围绕着"贫穷和不平等"两个主要议题,从不同的视角、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和不平等;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是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部分,特别是从经济发展的量和结构两个面刻画中国经济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和山东省茅盾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化语境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巨匠”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5月 8日至 10日在山东省新泰市青云山庄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近 4 0人围绕文学的世界化趋势和世界化语境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巨匠的历史性评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文学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1 2月 1 0日召开了中国入世两周年国际法研讨会。与会国际法专家学者对中国入世两年来的利弊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一、中国与WTO关系的再认识。与会专家认为入世两年后 ,应重新审视中国与WTO之间的关系以及WTO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语境正呈现出多元文化形态。西方文化与文学理论特别是带有某些后现代特征的文化研究理论对我国文化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并力图改变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话语功能。文化交流、科技进步和资讯的发达将使原来封闭的文化生存状态不复存在 ,代之而来的是不同文化间的冲撞和融通。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更要保持民族文化身份 ,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1 1月 2 3日 ,由武汉理工大学承办的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专业委员会 2 0 0 2年研讨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召开。在此次年会上 ,全省与会专家、学者及武汉地区经济法实务工作者围绕“WTO与中国经济法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一直是经济法学中存在较多争议的领域 ,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推进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成为本次大会讨论的重点。有的学者指出 ,加入WTO的影响在于它能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7.
童庆炳所言为回应美国学者米勒对文学可能在全球化语境中消失的担忧而发 ,指出只要人类还有情感 ,而且文学仍然是表达情感的形式 ,那么 ,不管Internet再发达 ,文学都不会消失。王一川把“自然形象”的审美放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个案研究 ,认为“全球化并不是带来全球同一性 ,而是加剧了主体的内在冲突 ,激发了寻求全球性语境中的差异和独特个性的冲动”。陶东风从全球化眼光指出赛义德等人理论被引入中国后所导致的异变 ,指出任何文化 (包括文学、文论 )都是被建构的 ,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并以麦当劳快餐在中国的“中国化”为例 ,形象地说明了本真性的不存在。李春青重点凸显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困境与如何应对的方法 ,指出古代文论研究应从考据、还原中超越出来 ,而对人类生存的现实问题予以阐释 ,生发出新的意义。李王君平呼应季羡林、汤一介先生的看法 ,从全球化语境中观察中国文学与文论所面临的尴尬状况 ,以及消除的对策 ,特别分析了影响中国文学与文论向全球传播的三种心理障碍等。王钦峰所提出的在全球化语境中 ,文学与文论如何复归人文本位 ,如何在技术入侵、俗滥符号等狂轰滥炸下突围等 ,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21日至24日在呼和浩特举行。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蒙古族经济史研究的对象、内容与范畴问题。与会学者认为,蒙古族经济史是研究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蒙古族历史发展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13日至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古籍数字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对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因此,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古籍数字化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委委托我校主办的国内首届西方文艺理论教学研究会于今年6年25日至7月1日在我校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十几所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会议就我国高校开设西方文艺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西方文艺理论的关系、古与今的关系、史与论的关系、中与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学者相互介绍了各校的教学现状,总结了教学工作的经验,研究了如何提高西方文艺理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