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英语专业大学生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就业压力,由于人才饱和和专业的局限性,其就业前景很不乐观,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意义,讨论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对未来职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它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本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阐述目前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忽视学生积极潜能的开发和培养、缺乏积极应对压力的辅导措施以及缺乏积极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本文旨在构建以校园文化为纽带的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模型,以提升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所有人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从共同养育的积极模式、积极的文化编码、积极心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其教育存在关注消极情绪,忽视积极力量;强调行为问题,埋没个性优势;加重内心压力,难以积极应对等诸多问题。因此,家长、监护人、教师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发现孩子的才干和优势,使其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培养乐观型解释风格,训练积极主动式回应,并在课堂内外嵌入积极教育,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个体的积极性层面。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在组织中管理者应积极开发员工自身的"本能"积极性。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和生活风格等理论进行阐述,结合积极心理学对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三个方面。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袭了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应采取观念的变革、方法的提升、关系的重建、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进行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 ,心理学面临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挑战。从内部看 ,一百多年的历史使心理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方法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 ,而造成心理学支离破碎的局面 ;从外部看 ,分子神经学、社会生物学、释义学等都对心理学的问题展开研究 ,对心理学造成巨大压力。心理学如何面对压力 ,成为 2 1世纪的带头学科 ,关键在于其发展方向———科学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1):126-127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既重视学生的共性培养,又重视其个性发展;提倡学生自我预防的新预防观,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可以拓宽心理教育渠道,丰富心理教育内容,提升心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自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对积极心理的过度追求和对消极心理的一味忽视,使得积极心理学走向了"积极"的极端。针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需要澄清和反思两个问题,即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否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推翻。积极心理学应该辩证地对待"积极-消极"观,同时寻求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突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重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化差异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及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乐观、美德、力量、爱等积极方面心理特质的一门学问.而高校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正好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压力管理     
压力给很多个人生活、学校发展及社会和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结合自身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对工作压力的切身体会,从心理学、管理学及行为组织学角度深层次解析了压力的本质及如何管理压力问题。适度的压力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过高的压力对学习起到消极作用。压力产生的本质是学校要求高于学生个体学校适应能力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和体验。提高学生个人学校适应能力可增强学生个人承受学业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近期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4.0分别对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近15年来积极心理学核心论文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国内外相关研究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探究积极心理学领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国外在发文数量和研究力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科研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国内外研究热点相似,但国外研究侧重于影响机制、实践应用等纵向深入的研究,国内侧重于理论介绍和理念应用等横向分散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未来应增强研究力量,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加强学术创新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概念,很快积极心理学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甚至有人将这场运动称为心理学的革命。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解决消极心理问题,更要帮助人们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本专栏的4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发展心理、临床心理和教育心理四个方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介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缺失进行了梳理,强调了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设计符合学生积极发展的入学课程教育目标"、"突出全员教育的作用"、"开创以学生为主体的入学教育形式"、"加强入学教育特色化建设"等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它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发展背景,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和主要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组织系统。相关研究成果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已经比较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有助于个人、集体和组织兴盛繁荣的条件和过程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思潮,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大领域。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分析是教师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判断或解释的过程。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行为观察分析呈现消极性、经验取向以及表面化三个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提倡关注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关注幼儿内在的正面人格特质。因此,促进教师从正向视角对儿童行为进行积极、肯定的分析是积极心理学对教师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最大价值。同时,积极心理学是正向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基本理念,帮助教师努力理解儿童;积极心理学是正向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思想基础,推动教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积极心理学创造正向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心理空间,促进教师建立关怀型师幼关系;积极心理学是正向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突破点,激励教师发现幼儿偏差行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深化正向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意义,助力教师优化幼儿园课程;积极心理学延续正向儿童行为观察分析的精神,提升家园共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