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式研究是一种理论反思,也是一种理论批判,属于元问题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范式研究也是一种元文艺学的研究。从理论范式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主要形成了三种理论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文艺学、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文艺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文艺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艺学学科要在当下语境中突破发展困境、获得新的适应性,既需要全面"自诊",通过梳理本学科的知识形态和话语实践而作出深入的、持续的反思性研究,同时也需要采用"介入"疗法,针对学科危机的本源问题--新时期文艺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借助社会学考察分析的范式来提供全新的知识清理视野.我们可以从反思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多重学理逻辑上剖析文艺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从而确认中国式生产路径及其特色,为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科发展走向提供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文艺学学科面临着整体性危机,它包括研究意义的危机、研究范式的危机和现代学术制度所导致的危机,目前的文化诗学理论有效解决了研究范式的危机,但缺乏对整体性危机的回应,所以文化诗学需要在研究对象上由文学文本拓展到电影和电视剧等审美性文本,并作为一种批评阐释实践的方法,在对文本的互文性关系进行批评阐释实践的基础上,使文本研究的知识生产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建构中.  相似文献   

4.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为以涂尔干、戴维斯和摩尔、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分层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韦伯、达伦道夫为代表的冲突论分层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分层研究的理论逻辑,为中国的分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中国的分层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分层理论或者冲突分层理论去分析,冲突理论与功能理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社会分层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派观念和中国科学哲学“语境论学派”的学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地看,学派就是共襄旨趣的文人学者群体,这种最能彰显德治的共同体方式也许是拯救学术的最佳选择。在科学哲学面临世界性学科建制萎缩、理论失效和跟踪西方随波逐流窘境的三重危机之际,中国科学哲学家基于对关于科学的各种哲学问题和科学哲学发展问题的梳理,对各种研究范式的反思,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整体论思想与语境论思想的衔接和整体论哲学的重新构造,凝结形成了自己的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展示了具有中国气派的主动应对困局和勇于创新的胆识。  相似文献   

6.
肖明华 《中州学刊》2012,(3):188-193
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讨论十余年的中国文论“失语症”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纠缠于此却没有必要.因为这会忽视当今文艺学研究共同体已然迈进了一种反思型的研究范式之中的事实,更会对反思型文艺学研究的特征、效用等进行不必要的忽视.反思型文艺学研究具有从“口头禅”走向“真觉悟”、从平常误识走向科学反思、有自觉的知识建构等重要特点,这无疑可以避免对当下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作意识形态的屏蔽的局限,并让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范式等都得以转型,同时也捍卫了较为科学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虽然反思型文艺学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是文艺学研究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1 2月 3日至 4日 ,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文艺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70多人会聚一堂 ,共同探讨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面对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研究、文化诗学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发展潮流 ,本届研讨会提出了“文艺学学科的拓展与边界”的中心议题 ,着重探讨了当代文艺学面临的危机与自身建设、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与反思以及高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等问题。与会专家都提到了当下文艺学面临的危机问题。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指出目前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对传统的文艺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以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达伦道夫、科塞为代表的冲突论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逻辑,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启示.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论或者冲突论去分析,功能论和冲突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反思——赵宪章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军:这些年来,围绕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此起彼伏.但真正构成对文艺学学科合法化危机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两条:一个是"文艺学"这个学科出身不好,沿用了前苏联的名称和路数,这给许多人以口实,认为文艺学没办法与西方学术接轨.二是文化研究引进中国之后,其研究方法和关注对象都大大超越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其重灾区就在文艺学.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西学热主要是"美学热"、"方法热",多多少少还推动了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的话,而现在的"文化研究热"则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现代文化理论,失去了激活文学的因子.您对当前的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亚丽 《齐鲁学刊》2007,2(1):105-107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大致形成了三种范式进化论范式、阶级论范式和现代性范式。以这三种文学史范式为参照,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范式认同仍然存在危机,面临种种新的文学史范式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将有助于本学科文学史范式的再生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以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达伦道夫、科塞为代表的冲突论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逻辑,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启示。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论或者冲突论去分析,功能论和冲突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质不同于性质,它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最高性质。文学本质问题与学科体系互相关联。文艺学可以划分为元文艺学、一般文艺学和各别文艺学三个层次。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并非一般文艺学,而是各别文艺学层次上的一种理论,它是从社会角度观察文学的结果,是文学社会学或文学政治学,它所阐明的是文艺的社会政治属性而非文学本质,文学本质问题则是一般文艺学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文艺学关于文学本质的结论与意识形态论文艺学关于文学社会政治属性的结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王坤  蓝国桥 《学术研究》2008,1(3):151-155
文艺学目前正面临多重挑战:文化转向所带来的"无边化"、进入图像时代所带来的"文学终结论"、后现代思潮中的反本质主义思路.如果把这些挑战理解为危机,那么造成危机的根源之一,应该还是与经典的距离.西方文论史和中国文论吏都表明:优秀的文论著作是以研读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为基础的.在印刷时代与电信时代并存的社会,研读经典作品还要考虑结合图像文本,重视表演语言文本.重视经典作品.是为文艺学的发展带来学科生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产生经典文艺学与非经典文艺学的分野,文艺学仍然不能脱离经典作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统辖性的理论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原理同中国文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三代领导人论文艺一以贯之的理论立场和精神品格。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理论、江泽民文艺论述对于21世纪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启示意义,首先便突出表现为它的中国问题意识。密切关注并紧紧抓住当下文艺领域的现实问题,应该成为文艺学理论创新的支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历史合力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精髓。合力论对于文艺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正越来越得到理论界的重视。文艺的整体性召唤着研究这一整体的方法的整体性。本文认为,唯有诸种文艺学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交融,才能更科学、更深刻地把握住多层面的文艺整体。文艺学方法辨证综合的意义在于把“历史合力论”的思想从本体论贯彻到具体的方法论。同时,这也是“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实际阐释。文艺学方法的整合是一种趋势,是以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为主导方法的诸种方法型态矛盾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当前文艺学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政  霍俊国 《晋阳学刊》2003,(5):100-104
目前的文艺学研究模式出现了“断层”现象,存在着研究泛化、缺少系统性、基础理论薄弱、研究者的心态发生错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艺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建构新的文艺学研究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为此,必须切实转换研究者角色,立足中国现实,廓清研究领域,在具体方法的多元化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力求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理论的三重品格与文艺学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理论必有预设 ,提出了理论存在的三重品格 :人文性、建构性和反思性。以此为背景 ,文章通过对文艺学合法性危机的分析 ,指出了突破认识论基础上的文艺学 ,走向生存论的文艺学的人文性意义。最后文章指出 ,文艺学的出路在于走向文化诗学。  相似文献   

18.
库恩认为,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科学革命结束了科学危机时期争论不休的混乱局面。新的范式对重要理论问题较为成功的做出了全面解释,在竞争中赢得了科学共同体的信任。科学革命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必然性融入了前后相继的范式起源和转化的各个阶段。库恩将范式选择的依据归诸于共同体的心理和价值选择,这难免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文艺学方法论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80年代关于文艺学方法论的讨论是新时期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次讨论以 1985年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985年之前 ,讨论的重心是以所谓“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理论的移植为标志的文艺学方法科学化问题 ;1985年之后 ,讨论的重心是以文学的“主体性”为标志的文艺学价值取向问题。关于文艺学方法论的讨论打破了僵化的文学观念和单一的文艺研究模式 ,促进了文艺学方法论研究从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变 ,并最终使新时期文学研究向科学化、系统化和多元化迈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经济学范式是以生产关系理论为中心的“生产关系范式”,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形成了以经济运行即资源配置理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范式”,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试图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调和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的折中范式.这三种范式在理论上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在实践上都不适应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要科学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正确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就必须对这三种范式进行认真反思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行性、适应性与综合性原则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为中心的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