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计算恩格尔系数如实反映贫富水平□文/江苏丹棉集团有限公司林通华“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水平。在小康水平指标中,...  相似文献   

2.
“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水平。在小康水平指标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是德国的经济学家恩格尔提出的,他在对许多工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后,发现收入、支出与生活水准的关系是:家计越贫困,从收入中支出的饮食费所占支出总额的比例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张英 《贵州统计》2001,(7):37-38
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的,也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贵阳市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成为历史的转折,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人们生活整体水平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基础上,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0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巳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康进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部战略目标。所谓小康生活水平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见附录)规定的指标测算,从总体上看,到1997年我国已走完温饱阶段5/6的路程。预计到2000年,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步阶段,有3/4的人基本上能过上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统计与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所谓小康是指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还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是以物质生活为核心的,落脚于人们衣食住行用五方面的生活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7.
知识卡片     
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 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  相似文献   

8.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根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2。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成真。上个世纪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胜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对小康水平的研究日趋深入,但迄今为止,尚未就此提出一个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标准。在众多的意见中,最主要的有“产出”与“消费”两大观点。“产出论”认为,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和同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是判断小康水平的唯一标准。不过这一标准忽视了人民生活消费的质量方面,特别是用于国内比较时,一些高产出的行业或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伴随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大力推动,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二十年正式确立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明确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浅议全面小康社会与总体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 《山西统计》2003,(4):13-13,15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我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还反映了党对小康内涵认识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惯用的“小康生活”以及世纪之交的“总体小康水平”已改变为今天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内涵也增加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加深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必须明晰全面小康社会与总体小康水平中小康生活的联系与区别。一、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具有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双重内涵“小康”是具…  相似文献   

12.
提高收入水平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邱晓华,万东华所谓小康,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和追求的殷实生活,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的小康图象是。“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  相似文献   

13.
小康不是梦     
实现小康生活,是千百年我国人民梦梦寐以求的追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城镇居民生活走过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不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至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地党政领导正在抓建立小康示范村的工作,使人们生活水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宏伟蓝图,测定小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适用性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的公认,那么恩格尔系数测定小康水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应用恩格尔系数来分析我国小康进程、评价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我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还反映了我们党对小康内涵认识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惯用的‘小康生活”以及世纪之交的“总体小康水平”已改变为今天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内涵也增加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加深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必须明晰全面小康社会与总体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和推动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进行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伟大的三十年,是青海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三十年,也是全省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的篇章的三十年。三十年里,全省工业现代化体系初具规模,城市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青海和全国一样,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城镇居民,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膳食结构大大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生活走向富足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和进步。每个人都在重新审视和修整着自己的人生坐标,都在努力寻找着最佳生活方式,这就是物质生活水平变化之后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为,发展经济本身从来不是目...  相似文献   

17.
应澄清人们头脑中模糊的小康概念灌南县农调队李明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随着2000年脚步的越来越近,人们越来越关心“小康”、议论“小康”。但现在部分干部群众对小康的标准缺乏完整的了解,错误地认为只要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8.
徐睿 《山西统计》2001,(9):19-19,2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跨过新世纪门槛后.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面对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问题.如何做好适应买方市场、调整农业结构的文章;二是我国入世在即.刚刚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束继下解放出来的农民群众.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是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力量薄弱的农村怎样跟上知识经济、农业新科技革命的潮流。由于我国农业正处于这样一个困难较多的转折时期,导致农民来自农业…  相似文献   

19.
王飚  侯玉环  王彦 《统计研究》1989,6(4):58-60
制订划分农村居民贫富的标准是考查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不但直接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是考察政府的一些重大改革政策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依据。对制定农村的发展计划、扶贫政策等措施,估价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现行划分方法的弊端 划分农民贫富标准的现行方法是一个阶段性的静态标准。1982年国家统计局把我国贫富农民的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收入100元提高到150元,1985年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定为贫困线, 200-500元为温饱; 500-1000元为宽裕;1000元以上定为小康水平,这种静  相似文献   

20.
《广西统计》2000,(6):14-16
“九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全面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重大决策以及“1234610”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紧紧依靠广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宏观调控目标,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