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文证实了20世纪80年代公布的河南1949-1963年的人口数据是当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利用当年的分年龄人口数据作队列分析,证明了大饥荒确实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这种损失在少年儿童与老年人中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容易发生漏报。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漏报的社会原因,利用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证明了人口死亡漏报确实存在。为了估计出实际的人口死亡水平,对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推敲,根据登记的人口和死亡率数据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男性的预期寿命为67.97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1.34岁,均比人口普查登记资料算出的结果小1.5岁左右。  相似文献   

3.
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采用人口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以县级政区为基础,以虚拟的"府"级政区为单位,重建1959~1961年中国各地非正常死亡人口数。计算结果表明,1959~1961年中国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多达3 250万。将1959~1961年的分府死亡人口与1851~1875年的分府死亡人口进行对比,可知两个时代的人口非正常死亡呈强负相关。文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民间关于饥荒的"历史记忆",而与各个区域人均拥有的资源及粮食无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各民族不同的人口规模,提出了计算年龄组死亡率的不同方法,由此得到了各民族在20世纪90年代末关于人口死亡的指标。计算结果显示,从总体上说,中国各民族与10年前相比,死亡力有所下降,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女性婴儿死亡率高于男性的民族数增加,一些民族至今还保持着较高的死亡力。另外,对死亡变化出现异常的情况,本文从死亡的随机误差作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我国非正常死亡3000万人是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和原因分析.文章以1955 ~1957年平均死亡人口作为基准,结合1953~1964年死亡漏报及其纠正的状况,可以估算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00 ~ 500万人.非正常死亡人口在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上的差异.此外,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非常复杂,难以从单一的因果关系中寻求答案.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批非正常死亡人口是以饥饿死亡类型为主、其他死亡类型为次;以抗灾能力不强引起为主、以地方救灾失误引起为次.尽管非正常死亡几百万人的教训值得反思,但不能抹杀中国政府应对饥荒所做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效,更不能借此上纲上线,意图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回顾与再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中国近30年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的卓著成绩,一般认为,主要是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基础的作用。国内外一些研究还具体地量化了二者的比例,前者所占比例甚高。不过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正相关、较少相关、不相关三种观点力陈各自所见,引起热烈讨论。本刊将翟振武、原新、梁中堂等三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同时刊发,目的在于开展学术争鸣,促进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水平、模式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文章运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和两次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死亡数据建立了时序关系,有规则地进行了调整和修正,并编制了新的简易生命表。文章系统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在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将年龄结构死亡模式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动的影响做了分解,考察了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动对期望寿命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历史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以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开展为节点,主要从生育目的、意愿生育子女数和意愿生育性别三个维度来探讨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情况,摸索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国家和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灵活而更具可操作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政策在调节生育率水平的同时兼顾人们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持续升高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和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女孩死亡水平偏高导致失踪女性现象严重,使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文章使用全国5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对普查数据修正的基础上,分时期估计了1900~2000年中国失踪女性的数量和比例,研究各时期失踪女性的特征和主要原因,并讨论了估计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代表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和美国在2021年陆续发布2020年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人口观念的转变,两国在人口数量和结构特征层面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例如总和生育率低于替代水平与大规模老年群体叠加造成的结构性老龄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与高度城市化共同带来的协调发展困境,整体劳动力市场萎缩与家庭内部经济支持的矛盾等。因此,基于国别人口学的研究视角,关注二战之后美国人口国情,研究美国人口各要素变化的特征及其趋势,为准确把握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科学应对我国人口问题提供更加现实的研究依据和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21世纪美国人口变化的新特征。一方面,从数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出发,总结其在总量、年龄、性别、城乡、地区、族裔、劳动力、家庭等方面变迁的主要特征,并综合其人口动态变化与静态形势的发展特点,对未来美国人口变化的基本趋势做出一定预判。另一方面,参考美国应对相关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可以通过引入海外人才,鼓励老年人再就业,政府和市场合作促进西部开发,发挥大都市区龙头作用,更好地应对我国目前面临或未来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育龄妇女递进生育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以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分孩次递进生育模型,重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育龄妇女递进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连续变化的历史过程,分析中国生育转变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深入研究中国生育问题和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新旧世纪之交,最有意义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反思和总结。尽管我们并不期望着这种总结能够带来像政治家思考那样惊天地、泣鬼神般的社会效果,但澄清思想、辨明是非、认识自己、启示后人仍然应该是我们总结历史的基本出发点。 百年中国,风雨百年,其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政权更迭、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新政权,使中国的百年历史、百年思维、百年文化截然两段,呈现出完全崭新的面貌。当然,从外在看,中国依然是中国,泰山依然高耸,黄河依然咆哮,人口之流依然默默地流淌,学者们依然争论不休。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深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对广西10个县新修地方志中的人口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1959~1961年的人口数据为分析重点,结果发现,两套县级人口数据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工”,其意为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来降低这3年的灾情。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鞍钢 《人口研究》2003,27(6):14-17
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何为庞大的劳动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始终是中国政府首要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丧偶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四普”和“五普”资料,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丧偶人口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丧偶人口在年龄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在性别上呈现男性化的倾向。城乡丧偶率在不断扩大,农村丧偶老人较城市丧偶老人而言有更大的增长。女性丧偶人口的整体文化程度仍然低于男性,随着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女性和男性丧偶人口的差别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女性丧偶人口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不同职业的丧偶率差异较大,就业层次越低,丧偶率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职业人口的丧偶率差距渐渐缩小。不同年龄的丧偶人口在家庭规模分布上差异较大,丧偶人口居住的家庭在不断小型化。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南方人口》2014,(4):60-69
本文利用1938-1940年间的满铁实地调查数据,讨论了中国华东与华北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同特色对女性在小农经济家庭中的经济角色差异的影响。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控制住可能影响家庭经济福利水平的家庭特征变量及县区特征变量,检验结果显示,20世纪30年代,华北地区女性在家庭中作为男性的辅助劳动力,女性劳动力占有比例对家庭经济福利水平毫无影响;而华东地区女性主要从事副业生产,对家庭经济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华东与华北地区的不同的小农经济结构导致女性劳动力在小农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经济角色。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我国婚育模式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平稳缓慢上升,育龄妇女平均初育年龄在波动中小幅度上升,已婚育龄妇女的平均初婚初育间隔呈波动式扩大。  相似文献   

18.
人口的预期寿命和年龄死亡模式是评估人口健康水平、掌握人口发展规律的重要指标。人口普查为掌握年龄死亡模式的变动特点和人口预期寿命水平提供了基础数据,然而根据以往研究文献和对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死亡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需要对这一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修正。为此,本文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特点对布拉斯-罗吉特模型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符合观察年份的死亡模式,获得模型参数,进而实现对2010-2020年死亡数据的校正评估。结果显示2020年人口普查获得的死亡数据中低龄组男性漏报率高于女性,0-9岁男性平均漏报率为75.33%,女性为57.69%,男婴死亡漏报率为85.08%,女婴死亡漏报率为77.80%;70-90岁高龄组死亡漏报率男性平均为22.55%,女性为20.75%,90岁及以上的死亡漏报比较低;老年阶段男性漏报率普遍高于女性。2010年婴儿死亡概率为21.15‰,2020年为8.80‰;2010年出生预期寿命为74.82岁,2020年为78.21岁,10年间预期寿命增长了3.39岁。通过比较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年龄死亡模式呈现“低龄降低,中龄平稳,中高龄先缓升后陡升,高龄略有回降”的变动态势。这表明进入老龄前期人口死亡概率降低带来一个虚弱累积的过程,达到一定年龄(70-80岁)后,老化速度就会加快虚弱累积的效应,带来更高年龄组失能或死亡概率的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王跃生著生活·读书·新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跃生撰写的专著《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2006年8月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是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和三联书店联合推出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十辑)中的一种,为作者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制度人口学”的系列成果之一。这项研究将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放在制度变迁背景下进行考察集中探讨20世纪30-90年代冀南农民的婚姻、家庭和生育行为特征及其变动趋向,试图通过对一个典型区域的观察,透视全国农村婚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省际间人口迁移的人力资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人口迁移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区域间人力资本的流动情况更能反映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采用教育年限来计量东北地区及其各省迁移所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得失,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在1995-2000年间经历了较严重的人口流失和人力资本流失。但东北地区内部又表现为辽宁省人力资本大比率的流入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人力资本大比率的流出。东北地区省份间出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反映了东北三省对人口与劳动力吸引的不同的社会与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