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由厦门市湖里区工会和厦门仁德医院共同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关爱外来女工、携手迈向健康”湖里区妇女安康工程已经结束,体检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外来女工患有各种疾病,而其中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自己患病,外来女工的腱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广州流动人口未婚青年女工生殖健康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旨在通过与城市外来青年女工的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 ,明确影响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的高危行为和决定因素 ,以便从中发现带有普遍的、共同的特征 ,并就如何为城市外来女工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多重边缘者:基于对D村光棍群体社会地位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练 《南方人口》2011,26(6):8-15
本文将光棍群体放在村落共同体转型背景下进行理解后发现,光棍群体社会地位低下,处于村落社区末端,他们在家庭内部、人情交往、公共生活和政治参与四个层面均被村落社区完全排斥在外,从而处于多重边缘地位。改善光棍群体的社会地位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加强村落共同体内部的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妇女生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数量;4.子女质量。由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生育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进行了婚姻家庭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0—54岁已婚妇女2162名。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所调查的妇女分为如下三个群体:1.1949年以前出生的妇女群体;2.1950—1959年出生的妇女群体;3.1960—1972年出生的妇女群体。  相似文献   

5.
吴祁 《南方人口》2014,(3):51-61
近年来,自农村进城照顾孙辈的“候鸟式”老人群体已颇具规模,因其流动性大、缺乏空间集聚性及无明确群体意识等特质,群体权益尚未引起各界关注。本文在呈现该群体的“照顾孩子及料理家务”、“闲暇时间及活动”、“与子女关系”、“与老家关系”等四个次领域生活场景的基础上,呼吁政府、社区及非营利组织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及相应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北京、广州、贵阳、太原和上海市分别进行了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访谈,调查对象为25岁以下的外来已婚和未婚女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外来未婚青年女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有性生活经历,然而她们缺乏生殖保健意识,缺乏基本的避孕知识,不了解获得避孕药具的途径,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社会、心理、经济各方面的障碍.只有很少未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因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导致非意愿妊娠的结果往往是人工流产.在外来青年女工未受保护的性生活中,男方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底原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以来,生育保险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给广大女工带来了福音。但总的来说,目前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的开展情况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推行难的困境已不断凸现。维护女工权益,保障女工健康,不断加强生育保险的投入和有效利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现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促进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的不断完善提供一点思路。一、现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1.部分企业领导对生育保险缺乏正确认识。部分企业领导对生育保险缺乏正确认识,生育保险尚未被真正列入…  相似文献   

8.
刘畅  张宗利 《南方人口》2022,(5):66-80+37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四期数据(CHARLS 2011-2018),以村庄中老年群体为参照对象,实证检验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同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存在显著的健康同群效应,本村中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越高,个体的健康状况越好。采取不同健康衡量指标、构建虚拟同群、寻找工具变量进行参数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从群体特征来看,健康的同群效应更为显著地发生在女性、文盲和低收入的农村中老年群体,信息获取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的差异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通过考察本村中老年人吸烟、饮酒、健身和参与医疗保险等行为表现,本文证实健康行为在群体内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进而合理解释了健康同群效应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制定中老年群体健康干预政策以及推进中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文政 《西北人口》2014,(1):109-113
当前,西北民族地区持续的社会流动背后,也凸显了乡村社区管理的新危机.本文在对社会流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突出的社区文化蚀化、新型管理主体缺失、社会保障运行水平不高、特殊群体关注不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重塑社区文化、培养新型管理者、“量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和积极开展社会工作等四个方面做了对策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0.
梁宏 《南方人口》2014,(3):10-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界对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呈现数量、结构、质量并重的局面。本文利用2012年CLDS数据,对中国劳动力群体进行了基于雇员、雇主、自雇、务农四种从业状态的人口学描述,并分析了四种从业状态的劳动力群体在人力资本、工作时间与场所、收入与社会保障、工作评价、工作价值观及社会阶层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湘华 《南方人口》2010,25(6):15-23
利用广州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广州市不同身份人口的养老保险获得现状,并实证检验本地市民、本地农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四群体在养老保险获得上存在的差异,并探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系统共有职工近五十万,其中有女职工二十七万多,分布在十八个区、县的四百七十五个企、事业单位。多年来,我们遵照党中央关于计划生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从本系统企业多、分布广、女工多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又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了中央七号文件精神,从组织网络、思想工作、政策落实、服务群众等方面着手,使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规模、生存状况、成因和治理对策等多个方面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的中国移民规模逐渐增大,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变化,中国移民的构成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对俄罗斯边境地区四个州的中国移民情况调查表明,中国移民群体在移民类型、目的、法律地位、地区来源和去向、技术水平和行业分布等构成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虽然中国的劳动移民在整体上还没有对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和人口就业领域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但在俄罗斯东部,特别是在贸易、建筑业和农业等领域,移民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流动劳动力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影响其收入的因素既具有居民收入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特殊性。现有的研究一般以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等为基础,来分析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甘肃省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试图从流动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就职行业、流动去向及工作稳定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春怡 《西北人口》2011,32(1):79-82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转型期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城市低保群体产生社会疏离的原因,并就其社会融合的可行性路径问题从工作福利政策、技能培训、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加强文化关怀、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促进增权等几个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辽宁省大连市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属地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的理念,在全市开展“关爱新市民,关注农民工和环卫女工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年广东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在城乡分割与区域分割的视角下,将女性人口区分为四群体:本地女性市民、本地农村女性、外来女性市民和外来农村女性。分析了不同户籍身份女性人口获得基本社会保险差异的基本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了社会保险获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支持理论受到我国社会工作者和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处在危机之中可以获得的资源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他人、来自群体、来自社区等。根据资源支持的不同性质,社会支持可以分成四类,一是尊重的支持,指的是个体被他人尊重和接纳。又称作情感性支持表现性支持、自尊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河南省新乡市Y社区的个案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老年人群体发生了社会隔离。这种社会隔离体现在制度、社区、家庭、自我四个维度,集体失语导致制度隔离,社会资本流失和国家在场导致社区隔离,代际关系嬗变导致家庭隔离,身份标签化及自我认同困境导致自我隔离。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应对策略为拒绝搬迁和跟儿子走。提出了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路径:构建老年人利益诉求的制度吸纳机制;重塑社区公共空间,构建老年人社区行政吸纳机制;积极探索农村老年人居家照顾新模式,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促进老年人社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