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犯罪是目前城市犯罪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上海流动人口犯罪比重已占到城市犯罪总数的60%左右,并呈继续上升趋势。透过新闻资料对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上海流动人口犯罪表现出了犯罪的一些共性,也反映了上海城市犯罪的一些个性特征:侵财型犯罪比重大;流动人口共同结伙犯罪、团伙犯罪比重较大;犯罪成员年龄结构轻;犯罪发案时间季节性明显;罪案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首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应加强社会公平性建设,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和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广东省东莞市33个街镇230家企业和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性分析与Logit计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因素、个人适应因素、职业认同因素以及社会资本利用因素等四个素质结构方面探讨了对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提高流动人口素质结构从而加快就业结构转变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流动人口婚育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流动人口的婚育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对流动人口作了界定,并分析了广东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其对婚育行为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使计划生育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图化解流动人口的婚育问题带给城市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婚姻满意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调查研究"课题收集的数据,从流动人口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和对配偶的满意度来描述流动人口的婚姻满意度状况,并对流动人口各方面的婚姻满意度随结婚年数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多视角多因素的综合解释模型,对流动人口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夫妻关系维系因素、冲突解决方式、婚恋意愿、权利模式等是流动人口婚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西安流动人口与经济和谐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小玫  张坤 《西北人口》2008,29(2):83-85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追求。流动人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形成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诸多不和谐因素。本文构建了衡量流动人口和谐度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西安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性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际圈子迅速扩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以及流动人口自身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对其婚恋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学界和政府对此关心仍然不够。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发现:除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户口和受教育程度等基本特征外,迁移流动行为也与通婚圈扩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流入地的居留时间、迁移流动地域范围和相对结婚时间都与跨省通婚有关,地理通婚圈扩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标志,但也不能忽视通婚圈扩展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人口流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丰  奉莹  徐冬 《西北人口》2010,31(2):49-52
流动人口的大规模涌入,使广东省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其他省份发展慢。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分析了流动人口对老龄化程度造成的弱化影响。按包含流动人口和不包含流动人口的两种统计口径.广东省人口老化指数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前一种计算方式将大大低估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使广东的老龄化系数低于其他沿海发达城市。而省内流动人口的分布不均,是造成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地区分布不均、城乡发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绘制人口地图,发现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与流动人口分布呈反向的阶梯性分布规律。通过绘制人口地图,还分析和比较了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与老年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出流动人口对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是经济人口大省和全国人口流动主要目的地,识别其流动人口的典型化特征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积极作用。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的构成和来源地情况,研究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特征,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广东省流动人口具有规模大、年龄结构轻、抚养比低、受教育程度高、分布聚集度高等特征,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口红利。本文提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提升流动人口规模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分布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格局协调匹配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湘满  翟晓叶 《西北人口》2013,(6):106-110,116
2012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了第五次“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在湖南省抽取的样本分布在长株潭等14个地市,本文以该样本数据为基础,选取流动人口融入意愿、对城市喜爱程度、对城市发展关注度、城市居民接纳态度等四个指标来衡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运用OLS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流动人口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会公共政策等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社会融合度;受教育水平越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社会融合度。  相似文献   

10.
梁宏 《人口与经济》2020,(1):100-112
目前,年轻流动人口代际特征的界定已得到学界的很多关注。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的新生代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已有的"二代流动人口"界定标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作为"二代流动人口"的界定标准,出生地信息是不适合的,第一次外出流动年龄段不仅是合适的,而且对年轻流动人口的意愿、观念等问题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另外,体现了"乡—城流动"、"外出打工"等生活、工作方式代际传承特征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年轻流动人口的意愿、观念等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建议为准确地界定年轻流动人口的代际特征,需要流动史专项调查数据的支持;在不具备流动史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一次外出流动年龄和父母外出务工经历特征作为年轻流动人口的代际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流动人口证件管理演变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锋  侯佳伟 《南方人口》2009,24(3):35-41,56
通过对北京流动人口户籍、就业、居住和计划生育证件的管理政策及其法规实施演变的分析,本文认为流动人口证件的管理经历了从无证管理到多证协管,再到一证统管的过程,《暂住证》贯穿整个有证管理历程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文章进一步使用“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持证情况及影响因素,发现身份证持证率(97.5%)明显高于暂住证持证率(84.5%),并且身份证持证率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众多个体特征对暂住证持证率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就业情况、来京年份和所在功能区等因素。从理论上讲,由于《暂住证》受个体因素影响较大,普及范围不如《身份证》,流动人口管理可以取消《暂住证》,而仅以《身份证》作为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梳理人口流动对产业集聚反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产业集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接纳省际流动人口较高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突出于“省际流动人口低流入区”,省际流动人口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反馈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同时流动人口的各种结构特征愈加明显。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劳动力来源、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力图在充分认识广东省流动人口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对隐藏在流动人口结构特征后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现象的经济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流动人口"或"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外二代移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二代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划分方式,通过与现有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从理论上进行对比论证了"二代流动人口"群体在未来流动人口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最后为人口普查和各项有关流动人口的专项调查提供了数据采集方法上的建议,并提出了未来一些相关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东  刘伟 《西北人口》2004,(3):26-29
流动人口的选举权问题已影响到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生活,流动人口的参政可以反映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发展。本文仅就其现状,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初育年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旭彬  王玲杰 《西北人口》2007,28(5):17-20,24
在对流动人口的初育年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同时纳入了包括流动人口的个人背景、流动经历、配偶背景和婚育状况这四个方面的11个变量,研究流动人口初育年龄的影响因素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本文根据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结构、分布、经济状况和居住状况等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流动人口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其家庭化的趋势明显;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的最主要原因;流动人口在京滞留时间较长,很多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流动人口的流动渠道和实现就业的渠道具有“非正规”的特性;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但在进城后流动劳动力继续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另外,本文也探讨了在京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居住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仪  刘红亮 《西北人口》2013,(1):63-66,72
近年来,甘肃省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对政府决策和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2010年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基础上,从数量变动、来源结构、分布、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流动时间、流动原因、就业结构等方面总结了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结构特点和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流动人口迁移距离性别差异的考察发现:(1)女性流动人口的平均迁移距离长于男性23.1千米,个体因素、迁移特征、经济社会因素对男性、女性流动人口的迁移距离存在着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少数民族和农村户籍的女性流动人口的迁移距离明显长于男性。(2)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迁移距离不断增加,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流动人口的迁移距离分别增加0.062、0.058、0.098和0.170个单位。(3)女性流动人口的迁移受到距离的阻抗作用强度弱于男性,距离每增加1%,流入的女性流动人口规模降低1.090%,而男性为1.275%。(4)引入经济发展差距(GDP)和收入差距变量后,各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发生变化,女性表现出学历、收入水平越高迁移得越远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六普”资料,对中国流动人口在地级区域层面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研究,在分析过程中着重对比了“六普”与“五普”的差异、省内流动与跨省流动的差异.研究结论如下:(1)从分布特征看,“六普”流动人口的分布集中趋势尤为明显,一些重要的人口流入地的流入强度表现出“强者更强”的特征.(2)从空间集聚状况看,显著热点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五普”相比,中国流动人口集聚地最显著的是长三角而不是珠三角.(3)对比跨省流动人口和省内流动人口,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沿海集中连片、中西部一枝独秀”的特点,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出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省内流动人口分布相对均匀,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省内流动人口数量要远大于跨省流动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